APP下载

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

2016-03-14黎自秀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护理干预疼痛

黎自秀

【摘要】目的 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的影响。方法 以6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1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疼痛评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两组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情况,减轻其痛苦,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四肢骨折;护理干预;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93-02

术后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四肢骨折手术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术后疼痛较为严重,疼痛的刺激可促使机体释放大量内源性物质,增加心肌耗氧量,致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术后康复造成影响。研究表明[1],术后疼痛与患者心理状态等存在密切关系。医学不断进步,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术后疼痛护理也是护理的重点之一。鉴于此,笔者将综合护理应用其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四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1.3±3.1)岁,上肢骨折21例,下肢骨折13例;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40.2±3.2)岁,上肢骨折20例,下肢骨折1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包括给予环境护理,保持其干净整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给予药物指导,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循环等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后疼痛属于一种正常现象,可随伤口愈合、功能锻炼等逐渐消失,但严重疼痛可对康复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观察其面色、肌肉紧张度、疼痛特点等,对于疼痛剧烈,难以忍受者给予适量阿片类镇痛药物。②认知干预:麻醉过后患者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受,容易增加其负面情绪,影响术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在术后主动与患者沟通,详细向患者讲解疼痛产生的原因、手术效果、疼痛可能持续的时间,良好心情有助于缓解疼痛,让患者意识到术后疼痛是一种正常现象,可随伤口的愈合逐渐消失,让患者对疼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减轻其负面情绪。③体位护理:舒适的体位有助于缓解疼痛,术后护理人员指导并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并用软枕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肿胀及疼痛。④疼痛干预: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爱好,如看电视、看小说、听故事、听音乐等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或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肌肉及身心的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呼吸、放松肌肉上面,忘记疼痛的存在[2]。⑤功能锻炼:早期功能锻炼能使患者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应告知其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并指导其进行适当锻炼,从而减少肿胀、疼痛,促进恢复。

1.4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量表对患者术后1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情况进行评分,0~10分,评分越高其疼痛越严重[3]。采用自制量表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评分比较,详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详见表2。

3结论

术后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指机体自身对疾病和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的一种修复过程,是人体防御反应的信号,属于正常反应[4]。术后疼痛常伴有不良的情绪,具有较强的个人主观性,若其疼痛得不到及时的改善,则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心理、生理造成影响,延缓患者的康复进程。故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以68例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两组术后1小时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钱立莲[5]等学者以11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患者。本次研究与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康复。这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重视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方式,它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它使疼痛护理更有计划性,目的性、有效性。通过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可正确了解其疼痛等级,并给予针对性护理治疗措施;通过对其进行认知干预,可让患者了解疼痛发生的原因等,让患者正确了解疼痛,掌握缓解疼痛的办法,积极主动参与疼痛的管理,促使其心态平和,顺利渡过围术期。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疼痛情况,减轻其痛苦,对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其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磊.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肿胀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24-25.

[2]张建容.心理护理干预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4):83-85.

[3]梁思斯.系统护理干预对四肢骨折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11):204-205.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护理干预疼痛
把疼痛赶走!
怎么给疼痛分类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
疼痛到底有多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