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研究
2016-03-14王红
王红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围绕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等内容,分析现实病案资料中,可以被引入当前护理服务的对策和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3例儿科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儿在护理中出现风险事件、不良反应的例数及发生率,研究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1例、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分别为2.5%、7.5%,情况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4例、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分别为12.12%、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儿科护理中的风险问题,杜绝、降低护理风险,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是保证儿科护理服务效果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管理;防范措施;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04-02
前言:
儿科护理关乎到孩子生长发育规律、患儿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重要工作,当患儿在成长期生病时,医院可通过必要的医疗手段、护理手段,消除孩子的疾病痛苦,让他们摆脱疾病,继续健康成长[1]。但同时由于患儿的身体、心理是不受控制及管理的,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儿科护理服务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成倍出现,为此,笔者从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两方面入手,研究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水平的办法和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3例儿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1例、女22例,年龄在4个月-10个月不等,平均年龄(6.34±1.21)月。门诊诊断报告显示,73例患儿所患疾病病症不同,主要包括感冒发热、急性肠炎、呼吸道感染、外伤、脑炎等,因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表现及治疗服务等多个方面皆表现出不同,差异无明显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性综合治疗,接受差异化护理服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内容包括:①患儿姓名、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的科学统一管理,在护理中对患儿身份及疾病资料进行统计、记录,接受检查、安排服药、给予特殊照顾时,都要核对姓名,避免错误用药、延误病情等风险问题[2]。②观察及发现风险,患儿的思想和行为难以控制,故需要护理人员时刻注视、观察患儿的一举一动,并与患儿家长一起配合护理,如:始终让患儿在家长或护理人员视线之内活动、接受治疗;将对患儿有身体伤害或存在误食风险的食物隔离、清除出去;患儿在治疗中出现异常表现,异常哭闹、流口水、呕吐、面色潮红等等,需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做进一步检查。③细致护理,围绕医疗工作展开的护理服务需要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分析、配比,如:患儿需要输液消炎,整理患儿检查报告,在输液前排除过敏风险;患儿要住院观察,需与家长沟通联系,对患儿一些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进行细致掌控,避免其因错误饮食而加重病情;患儿病情紧急、变化复杂,需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对患儿用药后表现进行严密观察,并留存治疗依据,掌握患儿治疗的有效证据、依据等等;患儿年龄过小,在用药剂量处理上需与医生做密切沟通和反复斟酌,避免用药剂量过大,给患儿造成毒副作用[3]。
对比两组患儿风险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现实病案资料为依据,提出有效防范措施与对策。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1例、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分别为2.5%、7.5%,情况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4例、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分别为12.12%、2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本组研究证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问题很多,儿科护理极易出现因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风险管理意识差、防范能力不足而诱发的风险事件和不良反应。资料中,采用风险管理的观察组40例患儿,依然有风险事件、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事件1例、不良反应3例,发生率分别为2.5%、7.5%。此外,仅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风险事件4例、不良反应7例,发生率分别为12.12%、21.21%,风险因素及不安全问题更多。上述数据说明,针对于患儿的护理工作,问题比较严重,风险因素种类多、表现形式及内容复杂。
笔者认为,要想预防风险,发挥风险管理作用与效果,需在以下几方面做工作调整,如:了解患儿真实的疾病状态,掌握患儿基础资料,当发生突发病情时,或观察到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与相关医师联系,及时救济、紧急处置;又如:特殊药物的应用注意[4]。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药物应用管理问题的关注,对用药后患儿的病情变化及反应严密观察。同时,还需将所听到的医嘱进行重复,或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反复确认患儿是否处于安全的护理工作环境中。只有不断反复查验、一丝不苟的执行护理工作,拥有风险管理意识,方可从本质上杜绝、消除风险因素的干扰,将防范对策融合到具体的护理行为当中,保护好患儿的健康及安全[5]。
众所周知,各类护理工作都有不同的服务侧重,儿科护理的侧重是与患儿家属沟通好、正确严格按照医生嘱托辅助患儿接受治疗、服药,积极落实风险管理并对风险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防范,给予患儿其他的疾病恢复帮助。虽然工作内容、性质大体相当,但深究护理服务的本质便可以发现,儿科护理要想落实到实处,护理工作还需做诸多努力。
参考文献:
[1]香祝浓,杨菲菲,张旭.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2(19):119-120.
[2]权春艳.小儿科的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策略[J].中国实用医药,2013,20(118):267-268.
[3]叶训琴,李晓东,王明飞.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3,10(124):163-165.
[4]张天琼,刘玉碧,张甜.基于当前儿科护理理念与服务标准探究小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0(10):168-169.
[5]任嘉凝,尚玉英.儿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5,10(26):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