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2016-03-14高易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全面预算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高易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之下,在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它属于一种全过程、全角度与全层次的企业管理模式,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发展利益的最大化获得,在现阶段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全面预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需要继续对其进行完善,这样才能促进国有企业资源的有效分配与利用,实现最终的利益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全面预算 问题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一种常见有效的方式,主要就是利用预算来对企业中含有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与配置,对企业中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管理,最终达到企业经营的发展目标,全面预算的实施主要就是指在企业内部的展开的一种管理形式,既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还能增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增加。

一、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国有企业对全面预算的管理体制认识不足

在我国的一部分国有企业中,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还没有一个综合的认知,对于全面预算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财务机构开展财务核算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财务报表以及数据等等,通常认为全面预算在国有企业中单纯的依靠财务部门进行管理就可以,局限在这一部门的管理范畴之内,其他部门则不参与。所以,在具体的实施中其他的部门并没有涉及到实际的全面预算、执行及考核等的工作中来,也就是说这一工作的职责分配不够细致。一旦在管理工作中产生问题就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统一由财务部门去承担,对企业中全面预算系统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没有正确的认识,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树立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与各个部门及基层的单位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全面预算的基础工作不到位,年度预算不科学

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为了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的经营行为与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一致,国有企业需要积极的引入相关的先进国外的管理经验。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由于企业预算工作牵扯到多个层次、部门的内容,而管理人员对全面预算工作的具体的含义与范围等内容都缺少进一步的认知,并且对指标的测算方法的实际实施也不熟悉,大部分是凭借自身经验来对预算进行估计,使得企业预算的相关数据存在不准确的问题,这样的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对国有企业的进步发挥不了实际的作用,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只是走形式,没有实质的成效,反而会对企业的发展形成阻碍。另外,对企业年度预算的不合理计算也是现有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对相关资源的垄断与国家的财政支持有很大的依赖,使企业的发展容易被外界因素左右,而且进步的目标也不清晰、不明确,企业的内部年度规划的制定不合理也不科学,进而造成全面预算工作会与最终的目标相偏离。年度预算的不规范再加上没有专业方面的指导,对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研究不深入,会造成国有企业产生资产闲置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缺少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运行中,通常都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全面预算管理知识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没有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去,也没有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深入的了解,使得国有企业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组织也比较缺乏,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各个部门之间不能进行相互的配合,进而使得企业预算的相关数据信息存在不准确的问题。另外,相关的专业财务知识与工作经验的不足,使得管理人员对预算管理的一些指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打不成一致性,或者也会出现采取的预测手段不合理、不规范等情况,这也是国有企业中信息数据出现失真问题的构成原因。

(四)全面预算工作在执行、评价、考核中的问题

对全面预算的执行工作进行分析、评价和考核对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意义,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重视对预算进行编制,忽略了对全面预算工作的执行状况的分析。在具体的工作实施中没有采取一定的纠正对策,使得企业内部出现的一些经营问题以及存在的经营风险不能获得及时的解决处理,在年度的企业经营结束之后相关的评价及考核设计、制度上存在缺失或者不健全的问题,进而使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与评价工作都不符合要求,消弱了企业员工工作的信心和积极性,严重的就会造成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并且,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还缺少一定的激励机制,在对员工实行考核之后,不能配合相应的激励制度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削弱。

(五)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方式陈旧

虽然市场经济的时代正在逐渐走向成熟,但在大部分的国有企业的运营中一些老旧的思想仍然处于主导,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头脑思想还没有从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对于全面预算这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缺少充分、清晰的认识,这样就会使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管理存在落后的局面,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要求,与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不相适应,因此企业中的全面预算水平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这对于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种阻碍。另外,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的问题,也就是全面预算管理并不能反应出国有企业的经营实际的总体目标,加重了管理方式的落后局面。

二、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的改善对策探讨

(一)增强国有企业员工素质,实现全面预算的全员参与

国有企业内部员工对全面预算的重视程度对其实施的效果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认识,对这一工作加强关注,并且亲身的参与到全面预算的授权以及审批等工作中去,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也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目标尽快实现。从整体的国有企业管理中来看,人员属于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也符合全面预算工作的整体性、全员性参与的特色,在对全面预算的管理目标的具体制定中应形成多层次的规划,争取实现全员参与,而不仅仅局限在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范围之内。另外,企业员工管理素质的提升也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对员工进行全面预算相关工作的培训,使企业员工更加全面的认识预算管理的实际工作内容与目标,实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工作的广泛开展及有效的实施。

(二)加强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

在国有企业的预算工作中预算编制属于其中关键的部分,它与公司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意图有着直接的联系,对预算体系实施的成效也起着一定的决定性。具体的企业预算编制手段的使用需要按照预算的具体类型进行选择,根据国有企业自身项目或者工作的价值链结构,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则进行预算方式的选择,比如预算的更改与替换要经过企业预算部门的批准才能执行,对那些影响较大预算工作需要通过相关组织进行新旧方法的对比测算,对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与汇总交由总经理批准之后才能进行取舍。另外,实行滚动预算也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种方式,其特点就是预算期的连续性,每隔一个月就会根据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后几个月的全面预算实施情况的调整,在确定的预算期后再加一个月,这种预算方法对前几个月的预算程序比较严格,使其能尽量的详细、完整,对后几个月的预算可以适当的进行估计,这样在时间的逐渐临近中就会对后期的预算管理更加细致,反复这一过程实现预算的滚动管理。以这种滚动预算的形式确保企业预算工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使企业的运行具备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发挥出全面预算的计划及控制的效果。

(三)加强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执行

企业应该从明确与规范内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在预算工作的组织、指标管理上的权限、程序等内容,这样全面预算可以得到较强的保障,完善预算管理框架。在国有企业中实行预算分解可以使预算目标得到细化,结合企业的各预算责任主体及责任人的管理活动的开展,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在国有企业进行全面预算中应根据制定的战略目标,从企业全局进行考量,对自身的资源储备情况进行了解,使得对今后的发展预测更加切合实际,进而实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的权利和责任的分解。在这种形式的预算编制完成后就要下达到各个机构开始具体实施,而且还要保持其具备一定程度的刚性,既要注重预算规划的编制也要严格的监督其执行情况,将企业的年度预算进行分解,对其中产生的偏差情况进行及时的修正。国有企业内部的各个责任部门需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报告总结,在实际的执行中还应该建立预警系统,将其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企业业务活动进行控制消除,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运营损失。

(四)国有企业要推动企业全面预算的调整

全面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既可以使企业所有者对经营者实现专门的控制,也使经营层通过管理层内部目标的分解与传递,实现计划控制的手段。国有企业实际运营模式需在领导层之下配置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对预算编制以及审核工作进行统一的负责与管理,可以让企业的总经理与总经济师在组织中成为管理委员会执行主任与副主任,企业中的效益管理组织则可以作为牵头的预算实施部门。根据企业的具体预算、财务预算及投资预算等内容的差异,在企业的运营部与财务部、管理部等部门之中设立办公室对预算管理的工作进行协调,企业中的二级管理部门则可以参照这一模式建立相应的全面预算机构。

(五)加强对全面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

国有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评价体系,首先要从预算执行的质量、进度、完成率等方面对全面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并且认真分析全面预算执行工作[6]。在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工作中,要把预算编制的相关评估及强化、相应指标的完成情况包含其中,对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从而让全面预算的工作偏差率能得到合理的控制。其次,还应对国有企业中全面预算工作的实施进度与实际成效开展实时的监管,与非国有企业的预算指标及相应业务间的不同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其原由,然后实行合理的解决策略,使得企业的预算执行力以及最终实施效果能够得到提升。在全面预算工作的详细落实中,对每一位员工的责任都要进行明确,通过实行奖惩规则,使表现优秀的员工得到奖励,对工作出现差错的员工进行惩罚,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全面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

三、结束语

全面预算在我国的国有企业中的采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它的实施也是一项比较复杂与系统性的工作内容,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需要对自身的现阶段全面预算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进而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全面预算方式的合理编制,增强对全面预算实施的评价与分析,促进国有企业获得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蒋晓锋.我国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视角(上旬刊),2014,09:36-37

[2]安传文.我国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初探[J].财政监督,2007,14:28-29

[3]喻琳.浅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64-65

[4]黄晶.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17:136

[5]王卓琳.浅析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01:173-174

[6]严冬霞.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8,07:22-24

猜你喜欢

全面预算问题对策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预算管理浅析
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全面预算在现代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