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十三五期间如何加强我国的水资源管理

2016-03-14杨维函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十三五措施

杨维函

摘要:水是一种稀缺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而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升级,其瓶颈制约作用日益凸显。本文从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出发,围绕国家提出的《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的制度要求,结合我国在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在整个十三五期间如何加强我国水资源管理进行探析。

关键词:十三五 水资源管理 措施

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水质差,水体被污染,水资源严重贫乏是我国水资源最基本的现实问题。我国是世界上13个少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m3,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用水量却位居世界前列。据国家水利部门统计,2014年在我国的669个城市中,供水不足的有400个,占城市总数的59.8%,严重缺水的有110个,占总数的16.4%。而在人口数超过百万的32个特大城市中,因长期受缺水困扰的有30个,在46个重点城市中水质较差的达45.6%。从国家统计年鉴及中国水资源公报相关数据来看,201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266.9亿m3,比2000年下降1.6%(其中:地表水26263.9亿m3下降1.1%,地下水77450亿m3下降8.9%),年均下降0.11%;人均水资源量2059.7m3/人,比2000年下降6.1%,年均下降0.49%;用水总量6095亿m3,比2000年增长10.9%(其中:农业用水增长2.26%,工业用水增长19.04%,生活用水增长33.4%),年均增长0.74%;人均用水量达455.5m3/人,年均增长0.32%。从数据显示,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在下降,而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在上升,供不应求的矛盾加剧,水资源状况堪忧。(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我国水资源总量波动较大,特别是在2010-2012年这三年中,2010年水资源总量创历史最高,达30906.4亿m3,与上年相比增长27.82%,到2011年急剧下滑为23256.7亿m3,与上年相比下降了24.78%,最高点和最低点增速相差52点6个百分点,而2011年和2012年之间差距也超过50%,水资源总量自2012年以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用水总量增长较为平稳,人均水资源总量和人均用水量分别围绕水资源总量和用水总线波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将会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法治不健全,水资源管理比较混乱

一直以来,我国水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主要有《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等四部,而这些法律对水资源的管理实际操作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程序,相应的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在过去的水资源管理中严重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人治大于法制、滥用职权等违法现象,致使法同虚设,管理上较为混乱。

(二)节水意识不强,行业用水监督疲软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根深蒂固地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行各业用水浪费较大,对水的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手段落后,特别是对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没有一定的计量依据,都是主管部门按规定向用水单位固定收取极低的水资源管理费。就2014年而言,我国用水总量为6095亿m3,其中农业、工业、生活用水分别为3869亿m3、1356亿m3、767亿m3,比重分别由2000年的68.8%:20.7%:10.1%变动为63.5%:22.6%:12.6%,农业用水量年均增长0.16%;工业用水量年均增长1.25%;生活用水量年均增长1.92%。行业用水持续走高,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用水量将持续增长。

(三)重视经济发展,用水管理方式粗放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都比较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引入大批具有污染性的项目,忽视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结果是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为之所付出的代价则是水资源浪费严重,水体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导致水资源严重不足,反过来将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只有加强水资源管理,才能从根本上突破水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只有全面建设节水性社会,才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障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

三、在十三五期间加强水资源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以法律为依托,抓紧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

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强水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以《水法》作为基本法律依据,坚持以《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严格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发(2012)3号文件)《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作为具体的行动指南,抓紧制度的落实和实施,各管理部门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制度要求,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的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废水、污水的排放总量,全面提高水的循环使用效率,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树立依法治水、管水的观念,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二)强化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机制,科学预测水需求

从控制水资源的消耗和强度着手,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控制,健全我国的节水技术指标体系,尽快制定水产品、重点用水行业等先进指标。在十三五期初,即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350亿m3以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60%以上;到2020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m3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并确保到2030年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m3内,水功能水质达标率在95%以上。而2014年,我国的用水总量达6095亿m3,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51.8%。为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水资源管理目标任务,必须强化“三条红线”控制机制,保护好水资源,扼制用水量过快增长。

(三)树立节水意识,加强对非常规水资源的收集利用

要大力推行节水政策,多渠道、多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开展水资源宣传教育,要把节水的观念、意识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提高全民节水意识,让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自觉自愿地改变粗放的用水方式和习惯,形成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风气。加大对重点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统筹抓好“海水、污水、微咸水、矿井水、洪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进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强化责任落实,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进程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将其主要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明确落实责任主体,推动实施水资源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加大对水资源违法行为的查处,细化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要求,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管理等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查,落实责任追究制,不断推进水资源管理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五)通力协作,共同抓好水资源管理

要充分发挥好各主管部门的职能、职责作用,共同做好水资源管理中的相关工作。水利部门要依法,严格做好取水许可的核实,合理调整水资源费的标准,切实履行好职责,将事前预防和事后监督结合起来,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而环境保护部门则要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的监测和治理,地表水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水体,我国地表水总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6.3%,管理和治理难度大。加强水资源管理,不是一朝一夕或仅靠某个部门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总之,水资源是我们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刻不容缓,让我们都积极投入到水资源的管理中,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2012年2月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14).水利水电出版社

[4]刘平.试论加强水利水资源的管理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07)

[5]闵庆来.论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1)

猜你喜欢

水资源管理十三五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新一代水文模拟系统的流域嵌套式强化观测方案设计
湖北省用水调查与用水定额修订
上下游水权交易及初始水权改革思考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及解决对策分析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