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016-03-14冯凌云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3期

冯凌云

摘要:本文就当今中小企业在改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在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结合笔者实践经验得出,进行企业改制过程中,首先要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和界定,其次是本着科学、公正的方式进行股份的分配。

关键词:中小企业改制 改制目标 改制方式

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中的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制度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因素。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点面较广,属于一个十分庞大的企业群体,虽然中小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不管是在技术和设备上,还是在管理和人员上,均较为落后,在资金筹措上也远不如大企业,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一半的国民生产总值,其在我国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相关人员调查显示,在我国中小企业占据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中有60%的工业产值以及40%税收均来自于中小企业。另外,我国有75%就业人员在中小企业中工作[1]。特别是近年来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人们的就业带来了较大压力。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但是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这就造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90年代,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上,这种背景下,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特别是以股份制改革为主导的改革方式,推动了中小企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速度。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先进的企业制度,并明确了企业内部产权。

二、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评估不够规范

在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对资产的评估口径存在着不同之处,主要表现是,出现呆账、坏账或者在坏账准备资金上存在着口径不一致的现象。

(二)运行不够规范

根据相关部门调查表明,改制企业和以往相比,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站在形式的角度上考虑,改制后的企业还在挂着“有限责任”的牌子,还在实施原来的企业制度。站在企业产权关系的角度分析,虽然有专门的评估机构对其产权进行界定,但是一些净资产却没有被入账,这就引起了一定的隐患。

(三)债转股没有开辟融资渠道

因为改制的企业在效益上较差,在融资上也十分困难,经常出现欠发职工工资的现象,这也对职工的资金筹措带来了一定阻碍。例如某弹簧企业职工股本67.5万元,但是其中50%是应付工资转来的。

三、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对股权进行设置,通常需要设置职工个人股、职工集体股以及社会法人股等。采用的方式是,将已经界定后的企业资产配送或者出售给企业职工,职工中包括社会法人。设置股份之前,首先需要对资产进行评估并对产权进行界定,也就是进行原企业资产归属分类的评估和界定,这项工作是中小企业改制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也是首要条件。其次股份制企业中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分工政策。对资产类型进行界定时,一定要使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保证界定口径相一致。将改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以我国的相关法律为标准,通过具有执业机构的中介性组织进行判断,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评估来解决历史上或者现实中的问题。

现代股份制企业中要具备合理的产权结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制度环境,主要方式就是结合改革实际对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为企业改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改制过程中,企业内的资金结构改变,如果相应的配套制度没有得到相应的改革,在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或者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做出科学改革。

进行售股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存量大的资产出售给职工,剩余的部分可以吸引社会上的法人出资入股;对于存量资产小的,需要全部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正常情况下,需要企业全员入股,并且结合职工的职务,分担企业股份,保证均衡持股、分散持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公平持股,进而体现出企业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的经营者,他们手持的股份可能较高,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其手持股份份额,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红。

进行中小企业改制过程中,企业要积极开辟融资渠道,如果有员工不愿入股,应当尊重员工的选择,给予其一定的自主权利。但是需要将未持股人数控制在总人数的5%以内,如果职工因为经济上存在困难而不能购买股份,那么企业可以允许其分期付款[2]。售股后的企业,经过登记注册后,便可以开始运作,企业资产属于企业股东,在运营过程中应当按照人员手持股份进行定期分红.分配时,与劳动合同相结合,每位员工均享受平等权利,从而实现民主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的改制措施势在必行,但是要想改制实施的科学有效,就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同时,改制工作要顺应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充分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大力投入改制成本。并且依靠对职工的改制,为改制的主体提供相应的实惠,改制过后,要将改制成果进行职工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晓玫,钟祯.银行规模与上市中小企业贷款——基于中国上市中小企业银行贷款数据的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3,02:94-111

[2]刘东岳,贾静宇.浅析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股份制改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5,02: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