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语境中的道德认同

2016-03-14王晓丽

道德与文明 2015年4期
关键词:自我概念道德行为

王晓丽

[摘要] 道德认同是以道德来标识自我,以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社会认同形式。实现知行统一是道德认同理论兴起的现代背景;与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对道德行为的动力作用说明了道德认同解决知行不一问题的机理。在当下中国的语境中,道德认同天然和人生价值相结合,其建构过程中家庭教养和道德机会的提供成为关键。

[关键词] 道德认同 自我概念 道德行为

[中图分类号] B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 0-1-0044-07

道德认同研究肇始于布拉西,他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把心理学领域的自我发展理论引入到道德发展研究中,创造了道德发展研究走向的重大转变:由道德认知转向道德认同研究。认知视野下,道德发展研究强调道德判断,认为以道德判断为核心的道德认知能力的提升意味着个人道德能力的发展。认同视野下,道德发展研究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认为道德行为能力的发展意味着个人道德能力的发展。同时,作为道德认知发展的道德认同理论,也是对现代社会知行不一道德问题的理论反思。

一、现代语境中道德认同释义

(一)道德认同的概念

关于道德认同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阐释,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

1.道德认同的本质是德性对于个体自我的重要性或中心性。阿奎诺认为,“道德认同是围绕着一系列道德品质组织起来的自我构想”,道德认同作为自我图式,如果居于自我的中心或重要位置时,那将是一个习惯可及的图式,容易在相应的情境中被启动。哈迪认为,道德认同是个体在道德向度上对自己的理解和定义。也有学者把道德认同界定为:道德认同与自我意识相关,与持久品质相关,受社会环境影响。

2.道德认同是激发道德行为的一种自我规约机制。埃里克森认为认同就是在行为中成为真实的自我,这一观点得到道德认同领域学者们的认可和发展。布拉西等学者认为道德认同是激发道德行为的一种自我规约机制。哈特指出,道德认同是“和自我意识相关的一种承诺,它推动和保护利他行为”。多蒙和哈特主张,“有理论和经验两方面的理由认为,德性居于自我核心或许是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和谐的唯一的最有力的决定者……那些自我概念围绕着道德信仰展开的人们,极有可能把自己的信仰贯彻到与自己的生活相一致的行为中去”。

3.道德认同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何建华认为,“所谓道德认同是指道德主体在原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于自身的道德结构,同时又不断改变自身的道德结构以顺应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所采取的自觉接受、自愿遵循的态度”。大部分中国学者采用了这一界定,杨韶刚在《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中指出,“道德认同是指道德主体在原有道德图式的基础上不断同化社会道德规范于自身的道德结构,同时不断改变自身的道德结构以顺应社会道德发展的过程”。陈旸、张惠贞、王耀华、梅萍等学者都从社会化的角度对道德认同进行了界定,尽管说法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相同的道德认同内涵。

从道德认同现有的研究可知,道德认同以自我概念为存在的依据,它是道德行为的动力,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形式。因而,单独围绕道德行为或道德自我的重要性来进行概念界定,都不能全面说明此概念。本文认为,道德认同是以道德来标识自我,以成为有道德的人作为人生追求的一种社会认同形式。

(二)影响道德认同的因素

自从布拉西开启道德认同研究以来,道德认同成为学者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在这个研究领域中,道德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众多研究成果中,哈特的道德认同形成模型(如图1)最为系统,且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

从图l中可以看出,影响道德认同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人格、社会结构、道德认知、自我一认同、道德行动机会。其中,“人格、社会结构是背景性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控的两个因素,对道德认同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影响;道德认知、自我一认同、道德行动机会是影响道德认同形成的直接的、相对可塑的、相对可控的三个因素,也是人格和社会结构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而且三者与道德认同存在交互因果关系”。

二、现代语境中道德认同的彰显

在传统社会中,道德认同天然蕴含在人的功能性存在之中。现代社会中,人摆脱了各种天然的社会关系成为孤立的个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分裂,道德认同问题突出。

(一)传统语境中的道德认同

麦金太尔在《德性之后》中对传统道德体系进行了较为权威的说明。道德体系是由“未受教化的人性概念”、“合理伦理戒律的概念”和“认识到自身目的后可能形成的人性概念”三个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这是一个天然蕴含道德认同的道德体系。其一,伦理化的人际关系保证了人的一生是不断道德化的一生。在传统社会中,人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关系而存在,“成为一个人也就是扮演一组角色,其中每一个角色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目的:家庭成员、公民、战士、哲学家、上帝的仆人等。因为个体寄居于一定的社会角色中而存在,社会角色赋予个体以一定的价值要求,个体的一生也就是不断追求社会角色要求的一生,此过程就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形式中。其二,成为人就意味着成为“好人”,因而道德在自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传统社会的道德体系中,人是一个功能性概念,“人”是自发状态与理想状态的统一,且蕴含了由自发走向理想的途径。由自发走向理想要依赖道德,这一过程在保证道德存在合理性的同时也说明道德之于人的核心价值。传统道德体系所蕴含的这两点恰是道德认同的两层含义,因而道德认同天然蕴含在这一道德体系中。

梁漱溟通过“中国人的向上心强”说明了中国道德体系中道德认同的运行机理。梁氏认为,“一切生物都盘旋于生活问题(兼括个体生存及种族繁衍).以得生活而止,无更越此一步者;而人类却悠然长往,突破此限了”。人类不同于其他生物之处在于人类有向上的观念,即要求生活的合理性。对合理性的追求过程是人类不断纠错的过程,对于错误人类有不甘心的情怀,这是人类的“向上之心”所致。因为有向上之心,所以在行为中追求“至善”,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实践“理”的一生。人类的“向上之心”、“至善之求”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体现为追求人伦关系的“应是”。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个体依赖家而存在,“所有的人,不是父,即是子。不是君,就是臣。不是夫,就是妇。不是兄,就是弟”。“五伦”构成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任何一个人都要放入这“五伦”中才能得以界定,处于一定位置上的人必须遵循那个位置所要求的责任,这个责任要求也就是道德规范,梁氏的这一思想和麦氏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国人的“向上之心”与“五伦”的社会关系相结合,道德认同自然发生。

更为重要的是,传统社会中的道德神圣性保障了道德认同的实现。道德在传统社会中具有“绝对命令”的意味,“它(义)是绝对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这种绝对性是通过道德起源的神圣性得以保障的。在中国文化中,周王用“以德配天”来说明白己得天下的合理性,确立了道德的至上地位。在西方的传统文化中,“上帝”是万物的创造者,人类智慧的产生是一个错误,人的一生是赎罪的一生,自我修行(道德)是死后走向天堂的唯一通道,因而道德是人类得到救赎、通向美好生活的阶梯。

(二)现代语境中的道德认同问题

对外力的依赖和社会结构的保障使得道德认同在传统社会中是一个天经地义、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进入现代社会后,自然科学的长足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道德认同的保障体系荡然无存,道德认同问题彰显出来,道德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其一,道德失去了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支持。“几乎所有现代性的解释者都强调个人主义的中心地位。从哲学上说,个人主义意味着否认人本身与其他事物有内在的关系,即是说,个人主义否认个体主要由他(或她)与其他人的关系、与自然、历史、抑或是神圣的造物主之间关系所构成。”现代社会是以打破传统的自然血缘关系为前提的,人们摆脱了“始发纽带”来到城市、进入工厂工作,业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成为社会的主要人际关系类型。业缘关系是一种再生性人际关系,它并不天然具备像血缘关系一样的伦理特征,道德生活被经济生活所替代,道德认同不再是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联的过程,它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

其二,道德失去了“绝对命令”的地位,道德失去了神圣性。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破除了一切外力的影响,人们只相信科学不相信外力,只相信自己不相信神灵,“神”、“天”、“鬼”、“佛”等观念被摒弃,道德失去了外在的威力支持,道德的威慑力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对人类自身的信仰、崇敬,道德的生存依据由外力移到人自身,“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没有上帝的情况下渡过的”。

简言之,在传统社会中,践行道德是一种“绝对命令”,是一种无须追问理由的必然;在现代社会中,践行道德的依据由天上走入人间,没有“绝对命令”的权威,仅剩理论论证的合理性。失去了传统语境要素支撑的现代道德,必须在现代语境中寻找其存在的依据,进而重拾其价值。在这一背景下,道德认同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界。

三、现代语境中道德认同的价值

当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失去了天然的联系和统一的保障之后,道德成为困扰社会的问题,道德的价值受到质疑。自此,学者们开始了重建道德的努力。道德认同的提出是为了填补“道德鸿沟”,即由道德认知并不必然推出道德行为的困境。道德认同被学者们认为是道德行为的动力,并且说明了道德认同引发道德行为的作用机制。

(一)道德认同唤起道德行为

1.理论说明

布拉西认为,人具有自我一致的追求,愿意过一种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的生活。自我一致性理论是道德认同动力功能的理论基础,为此需要说明自我概念、道德认同、作用机制三个问题。

(l)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觉知,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与他人区别开来。”伯恩斯把自我概念理解为自我态度系统,把自我概念划分为认知自我、理想自我和他观自我三个维度。卫斯波尔建构了包括数学学业自我概念、语言学业自我概念、身体/人际自我概念、道德自我概念、艺术自我概念、情绪稳定性和自尊等内容的自我概念理论模型。从本质上讲,自我概念是一种对于自我形象的反思性建构,是对自我的认识。

(2)道德认同的内容。道德认同以自我认同理论为基础,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含义:第一,自我意识层面,时间维度的自我内在一致性地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第二,自我潜意识层面,对自我意识层面内容的潜意识层面追求;第三,意识层面,意识和潜意识层面统一,这种综合统一发生在青年期,青年期是自我认同自觉的关键时期;第四,社会层面,自我一致性的认同在社会层面上体现出来,个体认知和行为、自我和集体达成统一。从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说明中可知,自我认同包括内在统一、外在的统一以及内在与外在的统一,且这三种统一形态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稳定性和连续性。道德认同是自我认同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当道德居于自我概念的中心、道德追求成为人生目标时所发生的自我认同。它也包括道德自我内在(知、情、意、信)的统一、道德自我外在(行为)的统一以及道德自我与社会的统一,且这三种形式的统一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3)道德认同的作用机制。在道德认同概念中蕴含了个体保持与自我概念一致的追求。布拉西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想要成为某种人,所以道德的行为往往受到维持个人的自我形象支配而不是服从道德标准,他把道德认同作为道德自我的核心。布拉西认为道德调节的自我模式结构主要包含道德责任判断、自我同一性和自我一致性三个要素,道德认同对于行为的动力作用通过这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首先,道德行为建立在责任判断的基础上,责任判断强调对自己判断善的行为负责。道德责任判断引发道德行为,即当人们认识到自己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时,才会选择道德行为。“如果道德价值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或认同非常重要,那么他就会感到一种高度的道德责任去实施道德行为。”其次,道德自我是责任判断的依据。当道德居于自我形象中心时,成为有道德的人是人生价值的目标,阿奎诺认为,“有道德的”人的实质是在自我系统中道德认同居于核心地位并引领个体做出道德行为。同样,如果居于核心的是其他的认同,那么个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与它所信仰的价值或目标相一致的特征。这种行为和价值、信仰统一的支配力量是个体的需要,是个体维护自我一致性的需要。魏长领、喻岚就认为,道德价值与人生价值在个人的人生终极目的和生活意义上具有同构性,道德信仰的确立与人生信仰的确立往往是同一个过程。道德信仰作为人生信仰的一个组成部分,调节着人们的道德行为[20];最后,自我一致的保持使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全面实现。这是指个体会围绕着自我概念,形成内在与外在、此时与彼此道德行为的统一。

2.实证研究

道德认同对于道德行为的动力作用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道德认同的测量主要是基于道德特质概念的认同,其思想来源于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观点。阿奎诺和里德对道德认同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编制了道德认同测量问卷( Moral IdentityMeasur. MIM).对道德自我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基本上都采用此量表,或者在此量表的基础上加以改动。近年来国外学者主要进行了如下实证研究:道德认同能预测道德行为意向(Aquino,K.,Freeman,D.,Reed.A.,Lim.V.,&.Felps,W.2009)、慈善捐献(ReedA,AquinoK.Levy E.2007)、社区志愿者服务(AquinoK,Reed A.2002)、对外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Reed.A, Aquino K.2003)、对恐怖分子的人道主义态度(Aquino K.Reed A.Thaus,etal. 2007)、学术诚实(Wowra S人.2007)、组织公民行为(McFerran B, Aquino K. Duffy M.2010).这些研究初步验证了道德认同的动机力量。反之,道德认同与个体的说谎行为、学术欺骗行为、攻击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Aquino, Freeman.Reed, Felps&.Lim, 2009; Barriga et al. 2001;Revnolds &.Ceranic,2007)。国内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大学生道德认同与志愿服务动机的关系、“90后”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与应对举措(潘红霞,2013);亲社会行为的道德认同培育(何艳丽、王鸿、刘汉利,2014);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分析及培育策略(丁盛芳.2014);道德推脱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王兴超、杨继平,2013)。

中西方理论和实证研究相互印证,说明了道德认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所在。道德价值重拾的关键转化为现代道德认同的培养。

(二)道德认同激发道德补偿

道德自我认同机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生自我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青年阶段是道德认同自觉的关键期。关于道德认同的发展,布拉西也提出了自己的论点。首先,道德认同的内容会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不同的个体、相同个体在不同情境中都会产生不同内容的道德认同。其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必须成为自我认同的一部分。这说明,在不同个体的身上,道德所处自我概念的层次不同,有些居于中心、有些居于边缘、甚或有些不存在,这也可以说明道德认同有高有低。

道德认同水平不同,对于不道德行为后果的反应也不同。一个人做了不道德行为之后,究竟是继续不道德还是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补偿呢?马尔德和阿奎诺的最新研究表明,“道德认同是上述分歧的关键因素,即道德认同水平高的个体,在做过不道德行为之后更倾向于做出补偿行为,而道德认同水平低的个体,在做过不道德行为之后,会做出后续不道德行为”。其作用方式如图2所示。

不道德行为在不同个体中引发不同的后续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道德认同水平的不同。依据道德认同的动力机制理论,高道德认同的人之所以在不道德行为之后有弥补行为,是因为一个具有高道德认同的个体做了不道德行为后,这种行为和他的反思性自我概念相违背和冲突,引起心理的不安和良心的自责,这样个体会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来弥补之前的不道德行为,弥补之前不道德行为的恶、寻求良心的安慰,最终使行为和自我概念达到一致,重新实现道德认同。而道德认同水平低的个体,不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人生追求,道德之于他没有价值或者价值更低,此时个体的不道德行为并不会影响他的自我概念,也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自我不一致的困惑和迷茫,因而会继续做不道德行为。

可见,道德认同是道德行为的动机,这种动机源于人们希望过一种与自我概念相一致生活的需求。当道德认同居于自我认同的核心时,道德认同和自我认同重叠,道德认同居于自我形象的核心地位,道德认同引导和协调自我认同的各种形式,自我行为受到成为有道德人意识的规约,道德行为便会发生。

四、中国语境中道德认同的特殊性及其理论建构

道德认同作为社会认同的一种形式,必然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语境中,道德认同会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和诉求。

(一)中国语境中道德认同研究的特殊性要求

如果说全球化、多元价值文化和网络社会是道德认同兴起的全球普遍原因,那么对人生意义的再思考是道德认同在中国兴起的特殊原因。在中国,对人生意义的再思考以1980年的“潘晓来信讨论”为起点,此次讨论所蕴含的人生意义问题一直持续到现在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而它也成为道德认同研究的一个中国语境。

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中的人性、人道主义问题为背景,以“潘晓来信讨论”为爆发点,国内关于人生自我价值问题的探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1980-1986年,人生自我价值的遮蔽阶段。此阶段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为己”还是“利他”、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其本质是新时期人生信仰的确立问题。讨论在1980年8月走向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在社会上抬头,“潘晓讨论”被迫结束。此次讨论结束后.刚刚觉醒的主体意识又一次被压抑,人生自我价值被遮蔽.学者们基本上认为个人价值是依附于社会价值的.不存在独立的自我价值.讨论的初衷并未得到解决。第二个阶段,1986年至今.人生自我价值的彰显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强调了道德的层次性,强调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统一的思想,至此,个人自我价值得到了认可。遗憾的是在这一阶段学者们把讨论的重点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生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形而下”问题上。“潘晓来信讨论”的主旨(即个体的自我价值如何在社会价值中得到实现的问题)并未得到说明,人们的困惑并未得到解决。

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触及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人关注人生价值问题,以实现人生价值为人生追求。遗憾的是,十年“文化大革命”颠覆了传统的人生价值观,20世纪80年代的人生意义讨论又未真正解决新人生观确立的问题。中国的具体情况加上全球化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并存、网络媒体的介入、市场经济的推力,在人生价值观上,中国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迷茫和困惑,生活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道德问题,政府出台了这样那样的推动道德建设的政策,合力加强道德建设也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可问题仍旧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回顾历史、放眼当下,从人生价值的层面确立道德的价值,使道德成为人生价值观系统的核心,是中国道德认同兴起的特殊背景。道德认同的确立成为解决人生道德困惑的首要任务。

(二)中国语境中道德认同路径的理论建构

依据道德认同的影响要素模型,道德认同的建构需要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共同作用。具体到当下的环境,应特别关注道德信仰的培育和道德环境的净化。

1.道德信仰的培育。在道德信仰的建构中,道德认知能力的培养是基础,道德价值的说明是重点。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小学到大学已形成系统的道德教育体制,且多项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不存在问题。我国学生不践行道德的原因在于不信仰道德,认为道德无用。这说明道德认同的自我价值是确立道德信仰的关键,耍说明此问题需要对道德认同视野下的人生自我发展模式进行说明。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让·梯诺尔在对信仰管理进行说明的过程中所提及的道德认同视野下的人生自我发展模式理论对我们有启发作用。让·梯诺尔认为,当个体关注自身的道德追求时,人生的目标体现为追求人生尊严,人生评价标准是追求自我升华,实现方式是通过参加培训、自我反省等达成精神的升华。当个体关注物质利益时,人生追求的目标是身份地位,人生评价标准是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寡,实现活动是消费奢侈品。让·梯诺尔最终指出,关注道德价值观是推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依据此思维,若在道德信仰培育的过程中,我们着力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说明道德认同对个体发展的价值,道德认同如何协调自身与其他认同形式的和谐共处,对于道德信仰的培育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2.道德环境的净化。道德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形式,个体不是封闭的个体而是开放的个体,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形成自我概念。因而,道德环境的净化有助于道德认同的生成。具体到当下中国的语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道德机会的提供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其一,道德认同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的道德认同状况首先受到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影响在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种影响是通过父母教养风格、父母期待和角色榜样、青少年认为对他们的人生有重要影响的价值观等来实现的。哈特等人的道德认同形成模型说明,家庭影响是道德认同生成的直接影响因素,特别是对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发展而言。Pratt等的研究证实了一个理论: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模式有强烈的影响。那些认为家庭有权威的青少年更易于和父母在价值观上达成一致,而且易于把这些价值观融入自我身上。因此,与家庭价值观的一致、情感敏感、总体的父母一青少年关系品质影响和冲击青少年道德认同。其二,道德机会的提供有效地推动了道德认同的形成。哈特等强调提供给青少年加入群体并积极活动的机会。在群体中青少年可以和同辈或成年人发生关系,这会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在这些群体活动中,青少年会体会到承诺、规范的价值.因此行为机会或者在活动中和其他人合作的机会是提高道德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哈特说:“认同经常发生在限制行为中,这些或者通过和他人交往或者通过根植于社会机构而得到证明。”可见,提供社会活动、社团活动的机会确实有助于青少年道德认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自我概念道德行为
基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自我概念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学生的自我概念与英语教学
混合方法在营销非道德行为成因研究中的应用——以顺序性解释设计为例
刘娟、赵玉生:自我损耗会对道德行为产生负性影响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