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国杰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的学术贡献

2016-03-14王文东

道德与文明 2015年4期

王文东

[摘要] 罗国杰教授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推动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他的贡献具体在于:梳理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源流,总括其内容,提炼其精华,把握其精神,分析其特点,研究其方法,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为重要基础和立足点,广纳不同学术资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和“新德性论”;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重要价值资源,创新理论、传承文明、咨政育人,创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秉承弘道立德、躬行实践之古学传统和道德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关键词] 罗国杰 中国伦理思想史 学术贡献

[中图分类号] B8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5)0-1-0013-04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罗国杰教授主持组建新中国高校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编撰伦理学三大教材(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伦理思想史、西方伦理思想史).融贯古今中西伦理思想,拓展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视野.创建了新中国伦理学体系,并在相关领域卓有建树。就中国伦理思想史而言,罗国杰教授虽身经革命建国、“文革”内乱、改革开放等复杂时期,但对古学传统的兴趣丝毫不减。他在2011年的《学术自述》和之前撰写的《罗国杰生平自述》中回顾学术生涯,认为中国伦理思想是其一生时时关注的重大学术问题;在《学术自述》中“对伦理学问题关注的五个方面”部分把关注“正确对待传统道德”作为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所关切的五个伦理学学术问题之一;在“我的伦理思想的初步形成”部分,更是把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看作影响自己思想的三个基本因素之一。检视其学术历程,笔者认为:罗国杰教授正是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之心得,总结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结构模式、基本原则,并融通古今中西,建构了伦理学体系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推动了当代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发展。

一、梳理中国伦理思想史之源流,总括其内容,提炼其精华,把握其精神,分析其特点,研究其方法,继承、弘扬与创新发展

罗国杰教授坚持认为现代伦理思想是历史伦理思想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发展,因此他自觉注重伦理思想传统与现代的承接发展,其中既注重古代传统道德,也关注革命传统道德;既注重对各家各派总体思想的概括,也注重对影响最大的学派思想的提炼;既注重传统道德义理内涵之分析挖掘,也注重其精神价值的现代阐释。他徜徉于经史子集之间,贯通史料、流派、古今,作了许多开拓性工作。(l)对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历史分期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的地位、价值及意义做了明确界定和分析。(2)将伦理思想史各家各派研究的主要问题概括为十大方面:一是“道德原则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简称为道德同利益的关系问题”;二是“道德的最高理想问题”,“就是人生的最高准则,也可以说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三是人性问题;四是道德修养问题;五是道德品质形成问题;六是道德评价问题;七是人生的意义或人生的价值问题;八是道德的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问题;九是道德规范问题;十是德治和法治问题。这些问题又包含一系列具体问题.它们综合构成了传统伦理学的基本问题。(3)依据对伦理思想史十个问题的研究将传统道德的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一是重视人伦关系,二是重视精神境界,三是具有爱人精神,四是重整体精神和公私关系,五是强调道德修养,六是重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方式。“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自成一个系统。人伦关系或人伦价值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起点,精神境界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支柱,人道精神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整体观念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归宿,修养践履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本要求,而推己及人则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方法。”(4)儒家伦理思想与墨、道、法诸派思想相比有自己的体系、特点和地位,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儒家伦理思想核心内容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仁爱思想,二是强调整体精神,三是提倡人伦价值,四是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五是强调修养践履。传统整体主义与现代集体主义都调整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集体主义也强调整体主义,但与传统整体主义在本质上有所不同。(5)对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的内涵、本质特征、基本内容做了精当的概括。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新的升华和质的飞跃。“中国革命道德,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最终目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和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高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旗帜,形成了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革命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核心、原则和奋斗精神,这是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文化的精神动力。(6)对正确对待古代传统道德和革命传统道德的态度、目标、原则、意义和方法等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有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社会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国社会思想上的主旋律,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从这个总目标出发,罗国杰教授提出对待古代传统道德的16字方针,即“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和古为今用”。“批判继承”是总原则,“弃糟取精”是重要要求,“综合创新”是总结出新的成果,“古为今用”是主要目的。他认为:“从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来看,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弘扬中国的革命传统道德,发扬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国革命传统道德有利于加强、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有利于在全国人民中树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有利于培养“四有”新人,有利于改善全社会的道德风尚、抵制一切腐朽思想的腐蚀、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7)总结了研究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方法,包括客观公正的介绍或实事求是的态度、系统辩证的深入研究、历史的阶级的评价、批判地继承、比较(中西比较和相关学科的比较)。

二、以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为重要基础和立足点,广纳不同学术资源,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和“新德性论”

罗国杰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将中西伦理思想史研究同步进行,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兼收并蓄,开放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了独立的伦理学体系.成为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重要开拓人和奠基人。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较之西方伦理思想史研究,在他的整个伦理学事业中似乎更具有基础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的支撑、归宿作用,其中有两个方面尤为突出。第一.以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以伦理理论、道德规范和品德修养为结构,创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罗国杰教授在长期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中认识到:“道德与利益的关系”问题较之其他问题更为重要,这个问题一方面涉及“道德的根源、本质、社会作用和发展规律问题”,另一方面涉及“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伦理思想史》讲义稿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此都有论述。他还认识到系统的伦理思想包括三个部分.即有关道德起源、本质和发展等问题的基本理论.引导人的行为的规范体系,促使人的品德培养和修养形成的实践方法。一种成熟而完善的伦理体系一般依赖理论基础、规范系统和实践方法这三大重要坐标定位,理论基础使伦理体系具有牢固的本根或依据,而有效的规范系统、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则使伦理体系切实付诸现实而不流于形式。没有伦理规范体系,伦理基本理论就流于疏阔;没有伦理规范体系,道德实践方法就失去了依存的意义和根据。理论基础、基本规范和实践方法的统一使伦理体系具有完整性、完善性和现实性,能够应对现实挑战、解决道德问题,实现自我更新,从而体现其生命活力。在1982年撰著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一文中,罗国杰教授界定了道德概念、伦理学研究对象,分析了伦理学的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特点。以此为框架,他主编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1 982年),该书共17章,最后一章算作一个附录,其余1 6章实际上可分为理论、规范和实践三大部分(前6章为理论部分,中间5章为规范部分,后5章为实践部分)。笔者认为,这本书在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史中的里程碑地位不仅在于其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基本方法系统地贯彻到道德现象的研究中从而自成一家,更在于其体系结构和建构方法与中国伦理思想史主流将理论、规范、修养并重的传统相一致,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其后出版的一大批教材的构成逻辑。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为特征的伦理学体系结构,在1983年发表的《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特征》一文中有更深入全面的阐述。这篇文章可以看作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和探索。在1985年他与人合著的《伦理学教程》和1989年主编的《伦理学》两书中,他对以理论、规范和实践三大部分为基本结构的伦理学体系的细部作了具体分析和阐述。第二,以中国传统德性主义为核心.综合比较分析西方道义论和功利论之得失,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新德性主义”思想。罗国杰教授非常重视以心性修炼和品德养成为核心的德性伦理传统.《学术自述》云:“儒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道德的所有方面都贯彻着一种‘德性主义的思想。因此,儒家思想的核心和基点就是它所反复阐明和强调的‘德性主义。“他追述自己的思想历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德性论”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德性主义”,其主要特点是:(1)追求为人类理想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2)新的“德性主义”强调和重视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应抱有崇高的“道德理想”,都应当具有达到这种崇高道德理想的追求;(3)新的德性主义具有先进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要求;(4)在道德行为的动机和效果的关系上主张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5)极端注意人的道德修养,提倡“修身”、“慎独”,把个人的“自我完善”看作道德行为的重要方面;(6)重视一个人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对民族所应负的道德责任。‘新德性论”以伦理史考察与哲学沉思为前提,既基于中国伦理思想由历史到现代的转换和发展,又以世界其他多重伦理智慧为理论之源,其旨趣在于从精神追求、道德理想、基本原则、评价标准、实践方法、道德责任等层面阐释人是追求德性的存在。

三、以中国伦理思想史为重要价值资源,创新理论、传承文明、咨政育人,创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

罗国杰教授将中国伦理思想史尤其是儒家道德传统所重之人伦、境界、仁爱、整体、公私、修养、践履、推己及人等智慧和心得融入对社会道德问题的思考。从传统、国情、文化出发,他尤为关注社会道德建设,多次为国家治理和建设建言献策。他撰写或编著的《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1988)、《道德建设论》(1997)、《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2000)、《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2011)等论文和专著,在分析研究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面临的形势和阶段性特征、道德生活变化的趋势、道德发展的特点、道德建设的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若干关键性问题:(l)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道德建设要坚持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和价值导向的一元化相统一、道德要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协调、公平和效率相一致;(2)提炼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体系结构及各因素之基本意义和相互关系,具体分析了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主要领域之根据、必然性等;(3)分析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具体要求上的层次性,对集体主义原则进行了多次全面、科学、辩证的理论阐述,并对其实践要求作了无私奉献、先公后私、顾全大局诸方面的层次划分;(4)依据人的价值取向多样化状况和道德修为努力达到的程度,将道德修养划分为自私自利、先公后私、大公无私三个层次,将道德境界划分为共产主义道德觉悟(即“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觉悟(即“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合理利己主义、极端自私自利四大类型;(5)阐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动作用的理论,提出既要重视个人利益,更要强调奉献精神,抓住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加强道德教育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6)研究了如何继承发扬中国古代的优良传统道德,使之同中国的革命传统道德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结合,促进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7)在道德建设活动中,强调要注重把道德理论、道德实践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8)明确指出加强道德建设必须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同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9)强调依据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以德治国,是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前提;(lO)提出道德建设要有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思想道德教育学科要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之上。

四、秉承弘道立德、躬行实践之古学传统和道德精神,立德、立功、立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罗国杰教授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一贯认识是通经致用、德行一体,践履和修养德性不仅是伦理学研究的根本,更是人生所求。《学术自述》云:“从实践上看,伦理学产生的目的,最根本的就是要在生活实践中,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要求;从理论上来说,就是要把这种现实的要求提高到理论上来,并进一步指导实践,我们对青年学生、国家公务人员和其他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各种具体学科,只能作为辅助的学科与伦理学的实践联系着.而伦理学则是所有思想教育学科的基础和归宿。”将伦理学理论落实在实践中,罗国杰教授作出了很大贡献。(1)培养和影响了一大批伦理学专业研究人员和道德教育人才。从受命主持组建中国高校第一个伦理学教研室,主编新中国第一部伦理学教科书,到面向全国举办伦理学教师进修班和研究生班,罗国杰教授都十分重视培养教学科研基本骨干队伍和道德教育人才。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多年,主持建立了本、硕、博伦理学人才培养体系;任中国人民大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心主任、全国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前后主编了四套伦理学教材和多部、多类思想道德修养教材,在伦理学和思想道德教育领域影响广泛。(2)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和德性魅力履行了一个伦理学者探求真理、追寻善德、服务社会的职责和使命。思辨哲人费希特认为“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他应当熟悉他自己的学科中那些在他之先已有的知识。……他应当不断研究新东西,从而保持这种敏感性,并且要尽力防止那种对别人的意见和叙述方法完全闭塞的倾向,这种倾向是经常出现的,有时还出现在卓越的独立思想家那里。……传授技能总是学者所必须具备的,因为他掌握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罗先生志道据德,所以不属停于哲理思辨的学者,他立足于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位创新思想、服务社会、实践道德的儒者。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堪为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