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2016-03-14贾斌斌闫好原高承兵
贾斌斌,闫好原,高承兵,李 锐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民勤 733399)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贾斌斌,闫好原,高承兵,李 锐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民勤 733399)
介绍了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分析了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及防火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保护区实际,从宣传、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责任落实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森林防火;现状;对策
针对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持续干旱少雨,林区防火道路、通信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实际情况,保护区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遵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制定了相关制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建成完善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体系和联防联护的防火机制,保证了区内森林防火工作的顺利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是预防森林火灾的基础性工作,很多地区对当地的森林防火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防控策略[1-5]。本文对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进行调查,查找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保护区森林防火工作提出建议及对策。
1 保护区概况
1.1 基本情况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2°30′00″~103°57′40″,北纬38°10′08″~39°09′10″,南北长90km,东西宽约6.5~125km不等,总面积为389880hm2。保护区属温带大陆性极干旱气候,具有明显的蒙新沙漠气候特征,气候特点是常年干燥多风,全年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10mm,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644mm,年平均相对湿度47%,年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可达16m/s。
1.2 森林资源情况
1.2.1 林地资源
保护区内林地面积为389882.5hm2,其中:灌木林地面积273520.6hm2,占全区总面积的70.2%;宜林地面积116319.9hm2,占全区总面积的29.8%;苗圃地面积42.0hm2,占全区总面积的0.01%。
1.2.2 天然林资源
保护区内天然林资源以灌木林为主,天然灌木林面积为234104.6hm2,占全区总面积的60%;其中:毛条 12592.0hm2,柽柳 6857.3hm2,白刺73333.3hm2,霸王10000.0hm2,绵刺 10000.0hm2,麻黄9500.0hm2,沙拐枣15000.0hm2,红砂6000.0hm2,猫头刺35000.0hm2,盐爪爪 25643.0hm2,其他树种30179.0hm2。
1.2.3 人工林资源
保护区内人工林资源以灌木林为主,人工灌木林面积为39416.0hm2,占全区总面积的10.1%;其中:梭梭面积35000.0hm2,花棒面积100.0hm2,毛条面积15.0hm2,红柳面积10.0hm2,其他树种面积4291.0hm2。
1.2.4 森林资源特点
1)灌木林多,乔木林少。森林资源以灌木林为主,乔木林较少,植物种类单一,植被种群结构相对简单。
2)区域荒漠植被分布不均。森林资源以荒漠灌木为主,受干旱和风沙的影响,荒漠灌木植被区域分布不均匀。
3)天然林比重高,人工林比重低。天然灌木林面积占全区面积的60%,而人工灌木林面积占全区面积的10.1%。
2 森林防火现状
2.1 人员及机构情况
保护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不动摇,建立了由县政府—乡镇政府—村——社和管理局—保护站—管护点—护林员组成的森林防火行政、业务“双线四级”管理体制,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成立了包括民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林业、公安、财政、发改、水利、交通、交警、消防、电力、电信、气象、农业等15个部门及辖区乡(镇)、各保护站在内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共同制定了森林火灾联防应急预案,健全和完善了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信息报告、森林火灾应急响应机制和措施。保护区管理局下设森林防火办公室,具体处理和协调保护区护林防火日常事务。各基层保护站也成了相应的指挥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提高了处置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2.2 队伍与制度建设
保护区管理局与各基层保护站均成立半专业化的森林防火队伍,管理局组建15人的森林防火应急大队,各基层保护站成立10~25人以上的森林防火中队,各管护点组建森林防火联防分队和各类义务扑火队,由管理局统一指挥并集中组织培训,定期进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知识学习和扑火安全教育的培训。制定了《森林防火值班制度》、《森林火灾报告制度》、《森林防火业务培训制度》及《森林防火年度考核办法》和《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建立了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在防火期内,保护区对各保护站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出来问题且整改不到位的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防火期结束后,保护区将对各责任单位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综合考核。
2.3 应急培训演练
保护区在定期组织森林防火队员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每年举行1~2次全区森林防火实战演练,强化应急响应措施,不断提高扑火指挥员及防火队伍的实战能力,做到了早培训、早演练、早准备、早预防,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启动,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2.4 森林防火宣传情况
保护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保护区网站、期刊、标语、传单、宣传标牌等形式,组织开展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普及森林防火的有关法律法规和防火常识,加强对林区周边群众和中、小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并协助当地村社完善现有的乡规民约,不断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
2.5 火源管理及巡护情况
进入防火期,保护区及时向全区发布禁火公告,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加强元旦、春节、清明等重点时段的火源管理工作,通过设立检查岗、流动哨、派人看守等办法,千方百计限制火源进入保护区。同时加大防火巡护力度,对重点区域增派巡护车辆携带扑火工具,实行载人巡护,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灭,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6 基础设施建设
2.6.1 森林防火储备库及防火器材情况
保护区现有30m2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1处,配备了风力灭火机50台、风水灭火机4台、组合工具100套、防火帐篷20顶、防潮垫20张、2号灭火器具200个、消防铁锹50把、汽油发电机3台、强光手电10把、割灌机4台、油锯4台、灭火水枪150支、灭火弹100个、防火服、防火靴、防火手套90套等器材,能基本满足保护区森林防火的需要。
2.6.2 指挥车、林火视频监控等建设情况
保护区现有森林防火指挥车7辆、森林防火运兵车1辆,配置了30台手持对讲机,修建防火了望塔3座,设置护林防火警示标牌48块。建成了保护区野外智能监测系统,管理局建设了野外智能监控指挥中心,分别在青土湖、孙家井、古城遗址、小茨墩、红沙岗、红崖山水库等地建设了7座野外视频监控塔,保护区森林防火逐步走上了信息化轨道。
3 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防火形势严峻
保护区周边涉及14个乡镇,总人口24.436万人,由于受生产水平、耕种习惯、上坟烧纸等传统习俗的影响,社区群众对林火的危险性、突发性认识不足,用火安全意识差,给保护区护林防火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由于保护区内大气干旱,降水稀少,植被多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和草本为主,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之保护区内基础设施差、通讯系统弱,火灾控制能力低,护林防火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
3.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森林防火缺乏专项经费,森林防火基础建设滞后,森林消防和防火巡护车辆及通讯设备缺乏,林火监测手段落后,扑火装备和器械严重不足,这些都给预防和扑火森林火灾带来很大困难。
3.3 防火队伍素质亟待提高
保护区虽然组建了森林防火队伍,但大部分队员以兼职为主,队伍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体制不规范,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专业化程度偏低,对扑火知识掌握不够,且缺少专业训练,战斗力不强,难以适应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的要求。
3.4 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程度不高
一是防火信息化水平不高。保护区尚未建立森林防火专用系统网络、信息指挥平台、预警平台等,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落后。二是林火监测体系不完善。保护区虽然建立了野外智能监测系统,但由于专项资金及专业人员缺乏,远程视频监控覆盖率低,建设标准不统一,维护保养及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管理和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4 建议及对策
4.1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保护区管理局、基层各保护站应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力度,增强保护区周边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一是结合保护区宣传工作,通过现场咨询、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等形势,积极组织开展森林防火进社区、进农户、进学校等专题宣传活动,特别是做好春节、元旦、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清明、冬至等民俗祭祀活动期间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做到森林防火宣传常抓不懈,森林火灾警钟常鸣不息。二是强化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防扑火知识宣传,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甘肃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等内容,增强广大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社区群众对森林火灾的预防、避险、自救等能力。三是要在用好常规宣传手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台公益广告、手机公益短信、微博微信等现代化宣传平台,重点宣传森林防火法规政策、安全用火知识、森林火灾危害等内容,营造全民参与防火的浓厚社会氛围。
4.2 加大森林防火队伍及装备能力建设
针对全区森林防火队伍专业知识薄弱,扑火技能缺乏等现状,保护区管理局及各基层保护站应进行加强森林防火队伍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一是加大森林防火队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邀请防火专家和森警部队教官,对森林防火队员开展以扑火机具的使用、维护保养和扑火技战术的掌握和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扑火技能[5]。二是经常开展实战演练。结合保护区林地实际,定期组织森林防火队员开展防火实战演练。通过训练,使森林防火队员熟练掌握各项灭火技能,逐步提高队伍协同作战能力[6]。三是要保障专项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强扑火装备、交通通讯、监测了望设施、消防水源等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尤其是加强基层保护站森林防火器材库建设,提升森林防火队伍快速扑救火灾的能力。
4.3 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重点是落实好森林防火各项责任。一是市、县、乡(镇)各级政府和保护区管理局应把森林防火工作纳入日常考核管理工作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落实领导责任。在森林防火期内,实行领导包片工作制度,每位领导负责不同的片区,主要负责协调和监督本区域森林防火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三是抓好保护区周边乡(镇)、村、社防火责任的落实。与乡(镇)、村、社层层签订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书,做到分片包干、网格化覆盖。
4.4 加强对野外火源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对野外火源管理力度,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值班工作,严格执行森林防火 “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春节、元旦、五一、中秋、国庆及清明、冬至等重点时段及重点区域巡逻与管理。落实保护区护林员日常巡护制度,严格执行防火期内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要对保护区周边村、社的老人、小孩、智障等重点人群进行登记造册并落实监护责任,从源头上消除认为火灾隐患。
4.5 加强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
森林防火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森林防火综合指挥能力的基础。因此,要充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3S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加强保护区火情监测及预警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及森林防火重点区域数字通信网络和指挥调度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保护区野外智能监控系统,全面提升森林防火信息化水平。
[1] 忠永茨仁,杨林,毛建君,等.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德钦分局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J].森林防火,2014(2): 13-15.
[2] 唐国祥,杨涵羿,杨清钰,等.重庆市森林火灾特征及防控策略[J].森林防火,2016(1):27-31.
[3] 马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现状与防控对策[J].甘肃林业科技,2014,39(2):57-60.
[4] 赵浩彦,姚树人,郑怀兵,等.浅谈山西省森林防火对策[J].森林防火,2015(3):10-15.
[5] 门玉中.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的探讨[J].林业科技,37 (6):55-56,37.
[6] 唐小平,何承仁,宋朝枢.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S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