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自身建设 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践行者
2016-03-14包福臣
包福臣
加强自身建设 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践行者
包福臣
中共十八大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了战略部署,标志着我国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报告中提出“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对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党派只有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才能做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践行者。
第一,聚敛内功,提升参与协商民主的底气。协商民主的作用能不能有效发挥,除了执政党要完善协商民主的政治制度,建立协商民主的机制,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政治环境外,民主党派自身也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参与协商的能力和水平。一是要弘扬正气,带动人气。提倡树立正气,讲担当,讲奉献,不谋一已之私,不求一已之利,以正气带动人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广接地气,增强底气。要坚持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各自所联系群众的意愿,并以提案和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出来,在履行职能中努力做到参在大局中、议在关键处、协商到点子上。三是要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并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做到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发展上同心同谋。要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要积极发挥党派组织智力密集的优势,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凝聚神气,提振参与协商民主的政治热情。建设学习型组织对民主党派履行好协商民主职能,永葆活力和创造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是提高民主党派成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途径,更能提振党派组织和成员协商民主的政治热情。要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自觉的行动和追求,让每一位成员做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响应者、践行者和推动者。
第三,汇聚群力,提高参与协商民主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要高度重视高素质的民主党派队伍建设,不断吸收政治素质好、有专业特长的年轻知识分子或其他社会阶层人士到党派中来。对于每一次协商,事前要对协商的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思考。要有效整合党派资源,利用专家优势,形成参政议政的整体合力。
(作者系民盟鹤岗市委副主委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