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2016-03-14朱旭旭陶利江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人士学报

朱旭旭,陶利江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新时期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朱旭旭,陶利江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621010)

统一战线是党团结社会各阶层的重要法宝。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通过研究新时期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学术成果,对其存在的问题、重要作用及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认真梳理,并对当今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分析了新时期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期对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帮助。

新时期;统一战线;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时期,统一战线作为社会各阶层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可以团结社会各方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独特优势,团结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新时期主要研究和宣传统一战线的论文、著作等,对新时期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对当今学术界研究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关系提供帮助。

一、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开展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对新时期经济统战的定义诠释

新时期,学术界对于经济统战并没有完全认同的概念。所站的立场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认为,经济统战就是社会上不同的力量,在共同的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经济目标,实现经济方式的联合或在共同经济组织中联合。第二种认为,经济统战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功能和独特优势,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为经济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以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为经济发展服务。第三种认为,“经济统战主要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1],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引导、帮助和支持,把他们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促进“两个健康”,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李仁质认为前两种观点着眼于经济方面,第三种观点突出其政治性,更符合当前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

(二)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角度研究

新时期,我国开展经济统战工作的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发挥统一战线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增添活力。但是,目前我国的经济统战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对象的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就业创业政策的完善,一大批知识分子、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台同胞以及辞职的公务员、下岗职工、农村富余劳动力都热衷于自主创业,造成经济统战对象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复杂,思想认识统一难度大。同时,随着直接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第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相继退出市场竞争,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通过继承父业或者自主创业等方式迅速发展壮大。潘慧春认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由于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性、动态性、兼容性、现实性等特点”[2],使统战工作的难度加大。高志彪、张昶认为“统战工作在非公经济领域缺乏思想和工作阵地”[3],使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最大发挥。

另一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开展统战工作方式存在不足。目前,在经济统战工作中,陈晓莉认为“过度重视政治性目标而忽视社会目标”[4],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以至于统战工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注重个人或者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往往忽视小企业家等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弱势群体、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企业的作用,热衷于教育引导,缺乏对他们必要的帮助,严重影响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同心同德同行同向的积极性。对非公有制经济致富思源的引导形式化、片面化,忽视他们对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和担当,导致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负面影响不断暴露。

(三)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统战工作的新要求角度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已迫在眉睫。但是,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面对转型升级的要求,刘陶林认为它们表现出:企业转型观念不强、危机意识差、与政府的转型发展要求不相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缺乏”[5]等不足。并且,人才、技术、机制创新都比较落后,严重阻碍了非公有制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郁云宝、叶乔伊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也缺乏政府有效的政策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渠道比较窄,转型融资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发挥统一战线的“人才优势、政治优势、协调服务优势、联系广泛优势和整体优势”[6],积极为破解非公有制经济的转型难题发挥独特优势,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政治保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增添活力,服务好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四)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挑战角度研究

做好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经济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济实力的壮大,对自身的政治安排要求也更为强烈。但是,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往往更注重维护自身利益,“有序参政意识淡薄,存在非法参与现象;政治参与的目的和层次较低;政治参与的组织性不强”[7],这对当今的经济统战工作在思想政治方面提出了新要求。胡守勇认为在参政的过程中,“代表性不足、稳定性不够、有序性不强、政治性不纯等”[8],也是他们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华正学认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存在“功能丧失型”、“政治花瓶型”、“寻求靠山型”、“三心二意型”[9]的风险。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具有先天优越、思维活跃、实践缺乏、政治上进等特点。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方向符合党的要求,但他们“从思想认识和现实表现上,都不同程度地显现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在认知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10],这也对新时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二、新时期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意义

(一)从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角度研究

统一战线团结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管理人才等,而且逐步呈现年轻化、知识化的特点,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工商联是“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和民间商会,具有统战性、经济性和民间性”[11],是联系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对协助政府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是经济统战的重要载体。另外,海外联谊会、光彩事业促进会、侨联、各类商会等,都是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载体。陈学军认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靠着尊重、信任、关心、帮助,统战部门与党外人士广交朋友,彼此间建立了较为深厚的感情”[12],为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奠定了深厚的感情基础。随着统一战线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发展,能够调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为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困境,促进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规范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二)从统一战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转型的优势角度进行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要求。非公有制经济转变自身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内经济转型和满足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王焕培认为统一战线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为非公有制经济顺利转型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发挥“协调和服务优势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商机[13]”,以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宋海琼、迟琳认为统一战线能够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和完善信息交流、经贸合作等多种平台,还可以发挥协调关系优势,拓宽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筹集资金的渠道,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地为非公有制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服务”[14]。统一战线还能够通过人大、政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及其他形式的政治参与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刘雅莉认为统一战线要充分利用这些参政平台“提出充分反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可能与客观需要的意见和建议,并能在实施的过程中,提出校正政策缺失和完善政策服务的意见和建议”[15],为非公有制经济顺利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三)从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角度研究

新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了巨大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要加强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切实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投身光彩事业,为贫困地区多做贡献,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孟萌认为统一战线要把“党和政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16]及时宣传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中去,让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力量。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统战工作,引导他们自觉作出同企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选择,自觉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为社会实现诚信友善、公平正义做贡献,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活力。

三、新时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路径

(一)从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路径角度研究

发挥统一战线自身独特优势,助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路径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统一战线应该发挥人才优势,积极为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输送技术创新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为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升级奠定人才基础。白树海、姜力认为,要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还要教育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为自身发展练好内功。同时,经济统战工作“既要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直接服务,又要为企业发展向党和政府建言献策,还要协调统一战线内部资源及相关的社会资源为企业服务”[17]。顾榕昌认为,应发挥统一战线优势,牢牢把握经济建设的大局,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广大统战成员“围绕经济建设工作大局献计献策”[18]。同时,要提高统一战线的服务质量和完善工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二)从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路径角度研究

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科学的价值追求,是当前党做好经济统战工作和政治工作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通过“主流价值观建设,完善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等途径”[19],引导他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郑牧民认为,要根据社会分层、流动不断加深的具体情况,明确非公有制人士统战工作的目标,升华理念,依托统战部门凝聚人心,政府扶持,发挥社会组织的载体作用,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要健全“联动机制”、“参与机制”、“制约机制”、“网络机制”和“保障机制”[20],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顺利进行。朱旭旭认为,要通过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表达利益诉求、参政议政的方式”[21],加强培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团结他们所联系的广大群众,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三)从非公有制经济与党建工作角度研究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覆盖面的扩大,也对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立公、杨绪盟认为,新时期要“建立统战部门配合非公经济组织党建的工作机制,团结教育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业主支持在本企业开展党的工作,建立党的组织”[22],以更好地推动基层民主管理,构建政府、企业、工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政协、人大和工商联等组织中的政治安排,完善他们的政治参与渠道,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水平。通过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满足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政治要求,凝聚他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共识,切实加强党的群众基础。马文彪认为科学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入党问题,“积极吸收优秀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入党,不会改变党的性质”[23],反而会扩大党在这个新的社会阶层的影响力。

四、关于统一战线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关系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应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方针,充分发挥他们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积极作用。当今学术界研究主要集中于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对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职能发挥的方式和经济统战工作的路径等方面,对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一)统一战线服务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问题

根据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点,服务好非公有制经济的交接班问题和自主创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问题迫在眉睫。“据估算,我国民营企业85%以上是家族企业,未来5-10年,约75%的家族企业面临交接班问题。同时,全国每年自主创业的应届毕业生有10多万人,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的也有两三万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中,还将涌现出更多的青年创客”[24]。他们生活在新的时代,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受外界影响较大,如何把他们团结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当前统战工作的重点。

(二)对党员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研究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大批下岗职工走上了自主创业道路,其中也有一部分是优秀的党员。如何对以党员为首的私营企业开展统战工作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同时,一批优秀的公务员党员干部也成为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或高级管理人才,如何定位他们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值得研究。另外,随着一大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经济实力的增强,他们入党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入党等问题,也是当前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的方面。

(三)个体户、小微私营企业主等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问题

在所能搜集到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集中研究统一战线为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服务,对个体户、小微私营企业主等统战工作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学术界注重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模范带头作用,对非公有制经济中弱势群体权益的保障等方面关注不够。如何团结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个体户、小微私营企业主等也是当前统战工作的重点。对他们的统战工作必须根据新时期的新特点和时代发展要求加以创新。要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中的弱势群体正确运用国家政策发展自己、端正思想动机、顺利转型升级、保障自身利益、表达自身诉求。

参看文献:

[1]李仁质.经济统战重点是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11-13.

[2]潘慧春.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85-89.

[3]高志彪,张昶.浅谈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J].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2009(2):29-30.

[4]陈晓莉.促进“两个健康”与党的统战工作创新[J].中州学刊,2014(6):26-30.

[5]刘陶林.关于加快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104(2):38-42.

[6]郁云宝,叶乔伊.非公有制企业转型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J].党政干部学刊,2014(2):55-58.

[7]吴筠.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需求问题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14-16.

[8]胡守勇.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参与的几点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27-30.

[9]华正学.浅谈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中的风险及规避方略[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3):34-37.

[10]张萌,赵丽华.加强新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3):67-71.

[11]本书编写组.党政干部统一战线知识读本[M].华文出版社,2014:231.

[12]陈学军.统一战线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探索和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10-13.

[13]王焕培.发挥统战优势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25-27.

[14]宋海琼,迟琳.统一战线视域中的非公有制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54-58.

[15]刘雅莉.统一战线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中的功能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44-47.

[16]孟萌.非公有制经济统战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4):22-23.

[17]白树海,姜力.以经济统战助推非公有制企业科学发展[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54-56.

[18]顾榕昌.创新经济统战工作的途径与方法[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48-53.

[19]陕西社会主义学院课题组.价值引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新课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5):48-52.

[20]郑牧民.试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的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6):44-49.

[21]朱旭旭.新时期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着力点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3):26-29.

[22]林立公,杨绪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体制机制创新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1):122-128.

[23]马文彪.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入党有关问题的几点思考[J].青海学刊,2002(1):33-34.

[24]梧桐雨.关注年轻一代,到底有什么深意?[EB/OL].(2015-06-09)[2015-11-28] http://tyzx.people.cn/n/2015/0609/c396781-27126536.html.

责任编辑:阚秀玲

学员论文摘登

D613

A

1671-1262(2016)01-0023-05

2015-11-30

朱旭旭,男,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陶利江,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统一战线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非公有制人士学报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致敬学报40年
WHEELS IN MOTION
非公有制经济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正向的价值观
《深空探测学报》
关于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工作的几点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