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下分层次体育教学初探
2016-03-14张明明陈信江苏省连云港市白塔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345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盐城4000
□张明明陈信(.江苏省连云港市白塔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345;.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盐城4000)
教育规划纲要下分层次体育教学初探
□张明明1陈信2(1.江苏省连云港市白塔高级中学江苏连云港222345;2.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江苏盐城224000)
依据高中生身体素质的差异的实际,文章分析了分层次体育教学的主要原因,并对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法和实施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实,分层次体育教学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体育兴趣、促进身体素质发展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分层次教学 身体素质 教学目标分层
当前,高中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中间环节,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任务。
高中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文明且科学的思想和行为观念。就体育教育而言,实行分层次的体育教学,引导学生形成符合自己体质的体育健康和锻炼观念,增强健康意识和体质,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方式。
1、分层次体育教学的依据
分层次体育教学就是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发展需要而实施的一种有分组、有区别化的体育教育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照顾中等水平学生的“一刀切”方法,它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提供给学生更多不同锻炼强度层次和不同项目需求层次的选择机会,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因材施教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也要求教师需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及学习特点,有的放矢地实施教学,使学生都能最大发挥自己的学习能量。由于高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参差不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从实际出发,对于不同身体体质、技能状况的学生,应进行不同的分组分层次有区别的进行教学。
2、分层次体育教学实施方法
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教学对象的基础、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的科学把握。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就是综合考虑了教育对象的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体能、确立不同的阶段目标,通过分类编组、进行有区别的分类指导,达到分类提高,让体能差的学生逐步增强体质,让中等生不断提高,让特长生努力提升,从而取得预期教学总目标。因此,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主要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考虑。
2.1、教育对象分层
分层次体育教学方法,首先要掌握教育对象的有效数据资料,主要包括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需求和身体素质状况。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学期开始的体能测试得到,也可以通过学生入学时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及课堂咨询、课后访谈等方式的获取。拥有教育对象的一手数据资料后,然后,按照一定的评判标准对学生的体质进行层次划分(譬如:高、中、低三个等级,并确保各等级的比重符合实际),对学生的健康理论需求也进行类似的归类并进行层次划分。当然,这种层次划分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是具有阶段性的,它只能代表当前的状况。教学实施一段时间后,如果学生们的体能和知识需求变化了,相应的数据也应当及时更新,重新再做层次划分。
2.2、教育目标分层
一个学期或学年的教学总目标是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通过各个阶段目标来实现的,而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也是需要通过每堂课程的教学来完成的。对于一个阶段性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细化成不同层次的子目标。譬如一个课时目标,可以细化为高层目标、中层目标和低层目标,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都能够通过该课时学习到的相应等级的知识。高层目标是体育教学中使高等级学生所达到的进一步提升,加深对运动技术内涵的理解,拓宽视野的能力。中层目标是要求大部分中等级学生达到的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所学的运动技能,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低层目标是要求低等级学生达到的初步掌握教学的运动技能,基本掌握课堂学习的任务的能力。
因此,分层次体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等级情况,对每个专项的教学方案都要设计具有梯度、有层次的,让不同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应层次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高层目标则是使高技能学生提升爆发力,力求达到优秀等级;中层目标是通过良好线,实现自我超越,缩短与优秀线的距离;低层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尽力通过达标线,并促使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如在健美操教学中,一般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一般是有一定舞蹈基础的,乐感非常强,学习能力强。第二层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动作掌握速度一般,能跟上老师的上课节奏,处于这一层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第三层次的学生一般是学习能力差、协调性不好,学习动作慢,几乎没有什么表现力,一般是不爱运动的学生在其中,对于处于第一层的学生重点是培养他们的领导骨干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展示空间。第二层次的学生要加强锻炼,通过合作、探究等形式提高他们的动作质量,争取进入第一层次。第三层次的学生由于学习主动性较差,不爱运动,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中来,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
2.3、施教过程分层
教育的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后续工作都需要以此为根据来展开,所以,分层教育也应符合分层的教育目标要求。前期在教案设计、备课及理论授课过程中要层次明确,尽力让不同等级的学生掌握相应层次的目标。
体能锻炼课程中,应尽量由教师分组,将能力相近的学生进行同组锻炼,学生自选分组进行活动时,小组内学生能力水平应由教师统一区分,并加以指导。教师的要求和指导应灵活、多样化,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所长进,譬如,让优秀学生一帮一协助普通生或较差生完成动作,此外,对低等级的学生要热情帮助并注意保护,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所进步。课上的检验环节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重要环节,充分把握和利用好这一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目标选择,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层次的练习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到与自己的学习能力相匹配和发展,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予练予乐。
总之,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多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且有利身心健康、能有效促进健康意识和锻炼的教材,达到增强健身意识,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3、实施注意事项
3.1、教学层次要灵活调整
对教育对象进行等级划分,不应公开化。因为这种教师静态的主观划分,不能表征将来的状况,只是为了制定层次的教学目标的参考。如果公开化,影响师生关系,将起到反作用。及时更新数据,防止数据永久化。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学生的技能和水平及需求是会随着变化的。因此,不能将一次数据应用到整个学期甚至整个学年,应适时重新调整和层次重定位,才能不断满足学生的求知和学习需求,如果进行长期不变,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甚而影响教学效果和目标。
3.2、把握好“四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四个重要环节即:备课、授课、考核和课外作业都要注意层次分明,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备课的时候不仅要备学生,也要备教材,注意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分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运动能力进行不同的学习目标分层;考核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与不同的考核办法,除了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外,更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绿和课堂表现等。课外作业也是体育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给学生提供不同的作业选择,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体验,为其特长构建平台,成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人,满足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3、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分层教学过程,也应重点突出,防止“照顾”不周。分层次教学法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以教学形式的变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当然,满足中等层次目标的实现是课程教学的重点,但不能因为此在每次课上都将低层次目标就简单带过,高层次目标时间来不及就不讲授。随着教学改革更要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生命力。高中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学会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为发展目标。这就要教师应具有新思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分层次体育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利用差异是为了消除差距和发展个性差异。所以,教学过程中应照顾学生差异,也就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分层次体育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次体育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体现。
4、总结
分层次体育教学符合教育部关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第十二条: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分层次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得学生感觉良好、心理得到满足,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使全体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促使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群体分层,通过制定合理的分层教学目标和科学实施分层次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能够处理好教与学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实现教学目标;并有利于转化差生,发展普通生,培养优秀生,能面向全体,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素质。分层次体育教学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分层次体育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与竞争,培养体育意识,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此外分层教学中的使用不当而出现要求降低、标准降低的现象,我们也不可忽视。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学生特长,融合个体差异,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因此,欲要挥好分层教学的好处,还要提高教学人员的分层次理论水平,如:分层的方法、各层之间的教学手段、时间分配、考核标准等。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7/29/c_12388942. htm
[2]常汝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琪琪,刘勇.分层次体育教育的实践与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2,(2).
G807
A
1006-8902(2016)-07-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