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研究
2016-03-14孙宇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北保定071000
□孙宇(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北保定071000)
针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研究
□孙宇(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北保定071000)
增强女大学生的体质对提高我国体质健康的平均水平和对我国国力的长足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最近几年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教育部均陆续颁发了许多促进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展体育活动的政策,但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仍令人堪忧,其体质健康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持续下降。评估高校体育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依据包括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并且这一水平十分重要,而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与其体育运动行为机制息息相关。要想培养学生热爱锻炼的良好习惯,给学生塑造注重健康的理念,高校是很关键的时期,所以,探究我国女大学生在高校进行体育活动的现状,了解该学位特征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规律,针对该现象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整体体质健康水平是非常有必要、有意义的。
综上所叙,本研究课题对于科学专业的掌握本文所论研究主体在体育锻炼时的行为机制的特征,养成其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改善部分女大学生目前亚健康的状况,对让高校体育文化成为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这一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女大学生 体育锻炼行为 问题 对策研究
1、体育锻炼行为机制产生的理论依据
体育心理学通过对人们进行体育锻炼的心理层面的研究,分析人们体育锻炼时心理活动的现象和特点,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体育心理学强调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以及个体需要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坚强的品质,引发同学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着重强调学生的团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竞争意识。体育心理学认为,由于年龄的大小、性别、身体状况的好坏、心理素质等的差异,不同的学生会对体育锻炼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有点学生可能会紧张或胆怯,有的学生会缺乏自信心等,这些心理状态的产生十分复杂,并且和外界条件相关。而这些因素经过外界具有明确目的性的刺激下,就像一根导火索一样引发了体育行为的发生。所以,在探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行为时必须以体育心理学为理论依据,注重个体心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同时还要关注外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2、女大学生为什么参与体育锻炼
2.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体育运动具有其独特的节奏和美感,体育的魅力让许多女大学生想要尝试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心蠢蠢欲动,在尝试的过程中,她们与体育密切接触,逐渐感受到了体育运动自带的魅力及吸引力,并且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对某一项或者某几项体育运动的喜爱,这使得女大学生们对体育活动行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也就是术语所说的由他人领引到自发参与的有效过渡。
2.2、塑造形体的需要
有关研究显示,女大学生在同一年龄段的超重、肥胖的比例不断增加,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逐年递增,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数据表明,如今大学生的亚健康现象日趋严重,而提升免疫力、改善自我形象最有效、最健康的方法便是进行体育运动。经常体育运动会使人充满活力积极进取没有惰性,激烈的竞争能释放人们的压力,同时还能有效改善体型,提升气质。其中,改善体型塑造完美形象是女大学生最强烈的愿望,是激发体育行为的动机之一。
2.3、社会交往的需要
体育运动除了能够使运动者拥有完美的身材之外,还能满足人们社会人际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大多数女生比较害羞腼腆,朋友圈较窄,而大部分体育运动项目参与的人数众多,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拓宽女大学生的社交圈,让她们结实一些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充实单调的学习生活,与朋友们一起交流许多话题与心得。
2.4、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般来说,女大学生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锻炼,并且希望通过一定时期的体育锻炼提高该项运动技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这种需要能够激发正向性的动机,是最高层次的,也是最贴近体育锻炼行为本身的,更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
3、制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3.1、心理因素
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期待通过运动的方式发展身体、调节精神、增强体质,通过健康合理的支配多余的闲暇时间来丰富文化生活。然而,当代许多高校的学生们对体育锻炼并不感冒,也缺乏体育健康和体育价值方面的认识。据调查,因为没有兴趣,女大学生几乎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形并不少见。而有的则以缺乏运动细胞自嘲,因技术不佳害怕出丑而鲜少有机会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还有一些人漠视健康养生的理念,不认同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对体育锻炼活动缺乏积极性。其实,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可以调节身心、舒缓压力、增进健康,在学习中对学习其他学科的精神状况和效率都有帮助,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有的人因为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这一点,只顾埋头学业而没有进行体育锻炼。由此看来,对于体育锻炼是否感兴趣、对健康的意识了解的多少和对体育的价值是否认同等心理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是否愿意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内在制约因素。
3.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具体指的是学校体育运动的场所、运动器材以及运动设施等。如果体育馆缺乏运动的激情和氛围,器材老旧,配套设施不完善,没有有组织有秩序的体育训练以及专业的指导,无疑会影响前来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们。有关调查表明,有些本文所论对象会因为在校园中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体育场馆就不参加体育锻炼。一些具有从众心理的人会因为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们都不参加体育锻炼所以更没有动力去独自参加。另外一些人,有的因为其社团组织的体育活动枯燥乏味而放弃,有的因为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而不愿参加。所以说,以上这些均是制约女大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和锻炼中的外在因素。
3.3、家庭因素
所谓近朱者赤,我们知道,书香世家必出才子,同样的道理,在一个爱好体育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其体育锻炼行为也势必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反过来,如果一个家庭的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的行为不多、对体育的认知不足、活动的条件以及体育消费等方面不足,都将对本文所论对象今后的体育锻炼行为机制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有的学生家长因为自身体育健康意识不足,自己平时没有体育锻炼的爱好和习惯,这使得本文所论对象不能从小培养长期且稳定的体育锻炼习惯。有些同学因为家里或者住宅小区周围没有配备体育锻炼的场所或器材,又缺失足够的经费去健身房锻炼,使本文的研究对象持续不间断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可能减少,破坏了在学校养成的良好习惯。因此,家庭成员对体育锻炼的不重视和体育消费意识的浅薄是制约本文研究对象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之一。
4、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不积极的对策
4.1、使女大学生对体育有正确的认知
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那么对于其体育行为习惯的培养最好应该在这一阶段形成。而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培养既来源于规范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还源于跟从模仿身边亲近的同学、伙伴还有家人的体育锻炼习惯。所以,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正因如此,科学引导女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闲的尤为重要。
4.2、拓展体育需要,产生锻炼动力
“人们已经习惯以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以他们的需要来解释他们的行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看法。女大学生认为,体育运动自带的健康、美感、社会交往和自我实现等的需要比较重要,从事高校体育工作的相关人员需要从这些方面去教会本文研究对象积极并充满正能量的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百分之百的考虑本文所论对象的心理需求,在课外更多的安排那些健身塑形功能或其他功能的体育活动,使她们在活动中既能接受体育锻炼,感受运动的乐趣,又能改善身体素质,使自己的身材更加健美。
4.3、改善体育环境,规划体育行为
由于女生性别的特殊性,学校应扩展合适的锻炼场地、项目和器材。比如说,可以在女生经常活动的范围内,如学生宿舍周围的空地增设有利于本文所论对象开展锻炼的小型健身工具。还可以对室内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管理,缩短女大学生体育活动场所与女生宿舍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变相增加女生体育活动的次数。另外,还可以打造校园体育健康网络平台,在该平台上设置专人进行体育方面的咨询,并时常分享一些健身的视频和方法,组织体育比赛,让本文所论对象有机会通过互联网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不仅培养了体育锻炼的意识,还能加强对体育健康的认知,引发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正面的动机并刺激她们体育锻炼行为的需要,在提高其体育赏析能力的同时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设计体育课内和课外的活动内容时,应该充分注重本文研究对象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去组织安排场地和器材设备等。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培训与指导的同时,还应考虑体育锻炼健身、休闲以及娱乐等功能。
5、结论
本文所论对象的体育锻炼的行为机制比较复杂,该机制与其体质健康联系紧密。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多种多样,体育锻炼的需要主要体现在身心健康、塑形、社交和自我实现四个方面,而制约本文所论对象投入体育锻炼的原因大体包括心理内因、环境外因和家庭的间接原因。针对以上需要和制约因素,我们制定了对应的策略,首先是要科学的引导女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然后是培养良性的体育需求,激发健康的锻炼动力,最后还要改善运动环境,有条理的规划锻炼行为。在了解和探讨了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机制后,经过一定的改善,一定能有效加强本文所论对象的体质,进而提升大学生身体健康的整体素质。
[1]Peter H.Dissecting the Social: On the Principles of Analytical Sociology[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Glennan S.Rethinking Mechanistic Explanation [M].London: Philosophy of Science,2002.
[3]李启迪,邵伟德.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与正当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3).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季浏.正确理解新体育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J].体育教学,2006(05).
[6]丁笑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历史回顾与最新进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5(22).
[7]严军锋.高校学生体育学习适应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06(06).
[8]朱伟强.基于标准的体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9]刘昕.关于体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的理论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9).
G806
A
1006-8902(2016)-07-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