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信息
2016-03-14
精细化工信息
我国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
国家安监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于5 月19日印发《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半年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方案》提出的整治目标为:督促涉及危险化学品储存的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全面排查安全风险,及时治理事故隐患,通过整治提升一批、整顿一批、关闭一批问题企业,切实提升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有效防范和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发生。
整治范围包括: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 (含生产、经营、运输环节的罐区、库场、堆场等),重点是构成重大危险源且涉及硝酸铵等爆炸品、有毒有害气体的储存场所,甲类、乙类易燃液体及液化气体的储存场所,尤其是单独储存经营油品或化工品的罐区。
整治内容有11项:
(一)储存场所未取得合法规划手续、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满足安全要求的。
(二)未经过正规设计,存在违法建设和经营、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的。
(三)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不落实,未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
(四)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到位,未依法依规对从业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从业人员无证上岗,对本岗位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不清楚、不掌握的。
(五)未对重大危险源定期辨识、评估及备案,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完善,未建立安全监测监控体系或体系不稳定不可靠,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管控不到位的。
(六)安全仪表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制度不健全或不落实;液位、温度、压力等重要运行参数监控系统运行管理不到位;油罐液位超低、超高报警和自动联锁设置及运行不完好;有毒物料储罐、低温储罐、压力球罐进出物料管道和危险化学品长输管道未设置紧急切断设施;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警系统的配置和运行不完好;可燃、有毒气体检测仪报警时,岗位人员未及时到现场确认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等安全仪表系统管理不规范的。
(七)违反爆炸品(《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中规定的1.1项、1.2项)和硝酸铵类物质的危险货物集装箱应实行直装直取、不准在港区内存放的规定,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定要求,存在超量储存、违规混存、超高堆放、野蛮装卸等现象的。
(八)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违反有关国家标准要求,未建立并严格落实特殊作业管理制度;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储罐区未配置避雷、防静电设施并定期检修、检测;储罐切水、倒罐、装卸过程中,未安排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看护;储罐超温、超压、超液位、管线超流速操作;在储罐或与储罐连接的管道内违规添加强氧化剂、易聚合、强腐蚀等可能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物质;库房内违反规定混存、混放;泄漏物料不及时处置,现场有“跑、冒、滴、漏”等现象的。
(九)未审核承包商的资质和安全生产业绩,未对承包商实施入厂前安全教育,未对承包商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过程监控,未有效防控作业安全风险等承包商管理不到位的。
(十)未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预案未与地方政府有效衔接,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配备使用不到位的。
(十一)未吸取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等同行业事故教训,未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排查治理隐患不全面、不彻底的。
阿克苏诺贝尔中国最大技术中心落成启用
阿克苏诺贝尔近日在上海松江举行了投资超过650万欧元的新技术中心落成启用仪式。全新的上海技术中心是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最大的技术研发基地,它将为其产品创新及新一代油漆、涂料和专业化学品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阿克苏诺贝尔上海技术中心配备了一系列全球顶尖的材料分析和涂料性能测试设备。目前该中心约有150名技术人员,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200人。新上海技术中心主要为水性漆及粉末涂料产品提供研发和技术支持,以助力实现阿克苏诺贝尔开发更多环保特优解决方案的目标。
阿克苏诺贝尔的创新战略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2015年该公司在研发领域的总投资额达3.47亿欧元。阿克苏诺贝尔计划,到2020年环保特优解决方案的销售额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20%。目前,这一比例在中国已达30%。
目前,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拥有7,500名员工,其中从事创新研发的员工有500人。2015年,阿克苏诺贝尔中国区销售额达18亿欧元。阿克苏诺贝尔在中国的30多家生产基地中,有26家都配备了本地创新及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支持。
新型光催化法可大幅提高海水发电效率
传统海水发电一般是利用潮汐、海浪或海水温差。然而,日本大阪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的光催化方法,能利用阳光把海水变成过氧化氢,然后用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流,总体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28%,与生物质能源柳枝稷相当。
研究人员在最近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上的论文中指出,太阳能昼夜波动很大,为了在夜间利用太阳能,需要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水中过氧化氢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太阳能燃料,可用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流,副产品只有氧气和水。
在本研究中,该团队开发了一种能产生过氧化氢的新型光电化学电池,它用三氧化钨作为光催化剂,受到阳光照射时能吸收光子能量并发生化学反应,最终产生过氧化氢。
经24 h光照后,电池中海水过氧化氢的浓度可达48 mmol/L,远超以往在纯水中获得的浓度2 mmol/L,足以支撑过氧化氢燃料电池的运作。浓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中氯离子提高了光催化剂的活性。
据测试,该系统总体光电转换效率达到0.28%,通过光催化反应从海水中产生过氧化氢的效率为0.55%,燃料电池效率为50%。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形式发电的总效率虽不逊于其他光电能源,如柳枝稷(0.2%),但仍远低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希望今后能找到更好的光电化学电池材料,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美政府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美国近日宣布启动 “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旨在推进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从而在卫生保健、食品生产和环境恢复等领域有所应用。
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微生物组领域投资,且近年来力度不断增加。2014财年的联邦投资是2012财年的3倍,在3年间的总投资额超过9.22亿美元。未来两年,美国政府计划再投资1.21亿美元,用于“国家微生物组计划”。
除联邦机构外,美国数十所大学与研究机构也将加入“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他们将在这个领域投入4亿美元。比如,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承诺将在未来4年中,投入1亿美元开发涉及人类与农业微生物组的项目。
总体上,“国家微生物组计划”有三大目标:首先,支持跨学科研究,以回答多样化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组的基本问题,如什么是健康的微生物组;其次,开发检测、分析微生物组的工具;再次,培训更多的微生物组相关工作人员。
人体、植物、土壤、海洋与大气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群落,这些微生物群落的总和被称为微生物组。白宫声明指出,微生物组失衡与糖尿病等人类慢性疾病、区域性生态破坏、农业生产力下降以及影响气候变化的大气扰动等相关联。
科学家发现三维石墨烯新形式:碳蜂窝体
目前已知的碳同素异形体有钻石、石墨、富勒烯和碳纳米管。最近乌克兰哈尔科夫低温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究合成出碳的新变体——碳蜂窝体,这一发现立即吸引了世界科学界的关注。
这种变体由于其形状特殊,类似于蜂窝而被命名为碳蜂窝体。低温电子衍射和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与结构建模结合表明,他们合成的物质通过了通道渗透,这些通道壁是由石墨烯层形成。碳蜂窝体的首批样品是以膜的形式获得的,膜中的蜂窝通道形成随机网格。为了获得固定通道大小的常规周期结构,今后还需进一步研究较好的合成控制方法。
乌克兰科学家发现的这种结构具有较高性能,而且积累了大量惰性气体(氪、氙)和二氧化碳。他们发现这种储氢新结构远远超过理论上纳米管可以实现的水平。这种新蜂窝结构的特点还远不止这些,其独特的功能在于结构的适应性,即与其它碳形式共生,它们可作为建筑材料或者形成复杂的复合化合物。金属原子或者化合物原子填满蜂窝通道赋予材料独特的电和磁性质,这一切都使得蜂窝结构在微电子学和纳米电子学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学者研发出国际一流基因编辑技术
英国《自然·生物技术》杂志日前报告了中国科研人员发明的一种基因编辑技术 NgAgogDNA。有专家评论,尽管这种技术尚处于初期阶段,但其潜力有望超过近年来被看作诺贝尔奖热门的美国CRISPR-Cas9技术。
基因编辑是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美国研究人员发明的CRISPR-Cas9技术最为炙手可热,它以核糖核酸(RNA)作为引导工具,能对基因进行剪切和编辑操作。这项技术不仅可用于探索生命奥秘,还有许多应用前景,比如修改奶牛基因提高产奶量,修改植物基因提高抗虫性等,它还可以用于基因疗法研究等。
这种基因编辑技术是在荷兰同行的研究基础上,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不是核糖核酸作为引导工具,取得一些优势。比如:编辑对象所受限制更小,能编辑基因组内任何位置;编辑精准度更高,能避免前一技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脱靶现象。
天大设计出光敏分子/纳米模板复合结构
日前,天津大学封伟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设计出国际首个光敏分子/纳米模板复合结构,并制备出全新的单枝/双枝偶氮苯分子共价接枝石墨烯杂化材料,突破了分子级光热能存储与可控释放的难题,为未来太阳能的高能、长效存储与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和设计方向。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材料化学领域顶级期刊 《材料化学杂志》上。
光热直接转换与存储技术是颠覆传统能源利用方式,提供清洁稳定能源的一种新技术,其中分子级化学储热材料是科学家们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封伟团队制备的偶氮苯/石墨烯杂化材料是一种全新的、可直接进行“光能存储——热能释放”的分子级化学储热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偶氮苯/石墨烯杂化材料的储热密度达到138 Wh/kg,是现有该类材料储热密度的2~3倍,为目前国际报道的最高值。
该材料具有突出的光储热循环特性和光可控释放特性,能实现50次的光储热循环,相当于可连续使用4.5年。
科研团队把偶氮苯接枝在石墨烯上,相当于给石墨烯安装了一个“光开关”。石墨烯借助“眼睛”偶氮苯,不仅能“看见”光,还能接受光的调控,“听话”地吸收并储存光能,最后以热能形式释放。
目前,科研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光储热材料的分子结构,并构建分子级光储热器件。未来这样的器件可为航空航天、汽车、自适应保温服等需要热能与温控的系统提供热能输出,提高能源供给效率。
浙大在乙烯乙炔分离技术中获突破性进展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邢华斌实验室,联合6个国家科研人员,采用离子杂化多孔材料,突破了气体分离选择性和容量之间的trade-off效应,实现了乙炔乙烯的高效分离。这一研究被认为是气体吸附分离技术领域的一大突破,研究论文由《科学》杂志在5月20日在线发表(DOI:10.1126/science.aaf2458)。
论文选取化工重要原料乙烯和乙炔气体为研究对象。乙烯是目前人类制造的最大量的化学品(1.6亿t/a),乙烯生产的技术水平和规模标志着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乙炔则被誉为“有机化工之母”。在聚合级乙烯和乙炔的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乙炔和乙烯的分离。邢华斌教授与合作者首次提出了用离子杂化多孔材料分离乙炔和乙烯的方法。
该材料拥有三维网格结构,网格上嵌有的无机阴离子通过氢键作用可专一性地识别乙炔分子,获得迄今为止最佳的乙炔乙烯分离选择性。与此同时,调控阴离子的空间几何分布和孔径大小,促使被吸附的乙炔分子之间或乙炔—多孔材料之间形成协同作用,获得极高的乙炔吸附容量。从而解决了传统气体吸附过程分离选择性和容量难以兼具的巨大挑战。
实验室中应用该材料分离乙烯和乙炔的过程是将材料装填入吸附柱中,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入吸附柱,乙炔被完全吸附,得到高纯度乙烯。分离结束后,采用惰性气体吹扫或加热抽真空方法可以实现材料的再生和乙炔气体的回收。整个过程简单、高效和节能。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乙烯和乙炔的高效分离与过程的节能降耗提供了解决方法,而且也为其它重要气体的分离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学》杂志的三位审稿专家对这篇文章均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文章报道的吸附分离性能非常令人惊讶,在乙炔分离领域设立了新的标杆。
宁波材料所在柔性磁传感薄膜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柔性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磁电功能器件柔性化的要求。由于磁性材料的逆磁致伸缩特性,弯曲或拉伸状态所产生的应力/应变会改变磁性薄膜的磁各向异性,从而影响磁性器件的性能。如何避免应力磁各向异性对柔性磁性器件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是柔性磁性薄膜与器件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近年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磁电子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应力/应变对柔性磁性薄膜以及柔性交换偏置异质结的磁各向异性的调控规律。利用柔性聚偏氟乙烯(PVDF)压电薄膜的逆压电效应和各向异性热膨胀特性,在柔性 FeGa/ PVDF、CoFeB/PVDF复合薄膜材料中实现了温度场和电场共同对磁各向异性的有效调控,其磁各向异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表现出正温度系数特性,可以解决常规磁性材料的磁各向异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从而导致高频磁性器件在高温下性能下降的问题。进而,利用柔性衬底的束缚作用提高了磁性薄膜的应力磁各向异性,获得了铁磁共振频率为5.3 GHz,反射损耗为 28 dB的高频磁性薄膜。
对于自旋阀器件,其磁性自由层的单轴磁各向异性很小,使得磁矩方向容易被外磁场改变,表现出很高的磁场灵敏度。然而对于柔性自旋阀器件,制备过程来自于衬底的应力,以及使用中弯曲或拉伸等形变所产生的应力,都将使柔性自旋阀器件的磁场灵敏度大大降低。最近,该研究团队对比研究了两种在柔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衬底上制备具有表面周期结构的磁性薄膜的方法。直接生长在拉伸PDMS上的磁性薄膜表现出规则的表面褶皱结构以及较弱的磁各向异性;利用非磁性金属预先产生一个表面周期结构,而后沉积的磁性薄膜表现出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直接生长在拉伸PDMS上的方法,制备了具有高磁场灵敏度的柔性巨磁电阻自旋阀传感器,通过表面周期结构可以释放纵向拉伸应变,设计表面平行微条带可以释放由泊松效应引入的横向应变,从而显著降低拉伸应变对磁性层磁各向异性的影响,避免拉伸应变下金属薄膜的断裂行为,所制备的自旋阀磁传感器在50%的拉伸应变范围内,磁电阻率、磁场灵敏度、样品电阻可以保持稳定不变。具有稳定可靠性能的可拉伸磁传感器可以作为电流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齿轮传感器等,集成在柔性智能可穿戴设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