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提升发展探索

2016-03-14张进伟

甘肃科技纵横 2016年6期
关键词:郫县

张进伟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提升发展探索

张进伟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地处成都市郊的郫县拥有八河并流的水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田园风光,肥沃的土地与厚重的文化是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是我国农家乐与乡村酒店起步较早的地区,但转型升级滞后,注入的新鲜“血液”不多,带动示范效应也不明显,目前大多数还是自主开发经营为主,模式单一、档次较低,产业链发展还不完备、支撑不足,影响力不大。当前,要克服不利因素,实现其异军突起,就要牢牢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实现农家乐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本论述通过调查分析,针对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的提升发展提出几点意见与建议,希望能为郫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计划提供借鉴。关键词: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提升发展

0  引言

郫县县委县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三互动”、文旅融合的思路,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家庭农场、现代农庄、农家乐、乡村酒店和休闲会所,以突出农家乐、乡村酒店经营特色为抓手,以综合环境整治、完善旅游功能为措施,以提升服务品质为目标,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全面提升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品牌地位,力争打造出全国一流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1  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发展情况

郫县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合理、主题突出、市场竞争力强,拥有四星级及以上农家乐/乡村酒店30家以上(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5家以上),“金领级、白领级和蓝领级”等不同人群的农家乐/乡村酒店15家,能满足不同消费人群需要。2016年预计全县农家乐/乡村酒店年接待游客487万人次,收入达9亿元,直接解决就业5 000人,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实现农民人均就业增收500元的目标。

全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提升发展主要呈现两种发展势态。一是以友爱镇、三道堰镇、唐昌镇、安德镇为重点提升发展区域,从道路、导视系统、水、电、气、通讯、培训等硬软件方面着手,将友爱镇打造成以生态田园、农业观光为主的特色农家乐集群,三道堰镇打造成亲水休闲、美食体验为主的农家乐集群,唐昌镇打造成民俗文化、农业观光为主的农家乐集群,安德镇打造成特色展馆、美食体验为主的农家乐集群;二是在上述四个示范镇的探索提升发展基础上,各镇取自身农家乐发展特色,扬长补短。

2  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提升发展可采取的办法

2.1组织保障

2.1.1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提升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各级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制定完善有利于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健康发展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二是按照一镇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要求,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工作推进方案。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积极配合各镇工作,并重点做好各自职能要求的工作。

2.1.2强化宣传引导

2.2规划引领,明确定位

强化县旅游综合改革领导小组职能,建立县级相关部门、各镇共同参与的乡村旅游统筹发展机制、旅游项目规划协调机制、产业发展联动机制和行业管理自律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合作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一镇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局面。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依托县域内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产业资源和人文资源,精心编制重点区域乡村旅游(农家乐)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梳理区域旅游资源,适度预留乡村旅游发展空间,通过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地引进资质公司进行打造。各镇要严格按照区域定位发展,把项目规划好,每一个项目都要有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规划作蓝本,有客源市场分析,有文化表现主题,有经营方向、特色,有接待规模描述。

2.3突出主题,培育特色

突出地方文化主题,把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资源与保护开发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从传统文明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农谚民谣、祭祀庆典、农耕器具、饮食习俗、土特产品等文化元素,并将这些传统的文化元素植入到农家乐乡村旅游的每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使广大游客既能享受乡村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又能感受丰富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按照“全县一盘棋”的原则,各镇要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确定区域乡村旅游主题发展方向。遵循“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配置要求,对县域内农家乐/乡村酒店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企业梳理提炼出各自特色,形成区域内主题突出、特色明显、错位竞争的经营格局。各镇及重点旅游发展区要结合资源现状,综合考虑产业布局情况,以突出表现我县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主线,以各自产业特色为载体,优化选择以生态田园、农业观光、亲水休闲、温泉度假、特色展馆、民俗文化、美食体验、休闲养老等“八大类型”主题农家乐的产业布局发展,围绕各自确定的主题注重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集群,避免同质化竞争。

2.4完善功能,提升质量

2.4.1加强旅游外部环境配套设施建设

以各镇为主体,县交通、住建、旅游、商务、城管、环保、园林、水务、经信、能源等职能部门积极支持和配合,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外围道路节点环境营造、雨污管网改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电气、光纤通信电缆设置、交通导视安装、公交线路设置等工作。

基于中国能源强度在地理空间上集聚分布的客观事实,本文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进一步考察变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对能源强度的全域自相关性进行检验,如表3所示,ln ei、ln gdp、ln fdi的全局Moran's I指数值均显著为正,即在全域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因此,在建立模型时应充分考虑地区观测值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

2.4.2实施全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三改一提升”和星级评定工作

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各镇按照星级评定标准,从环境改造、氛围营造、设施设备配置调整、经营规模定位、服务技能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休闲、娱乐、购物、运动等休闲体验配套项目设施,大力改善农家乐自身环境,健全服务功能,提升充实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企业提质增效。县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要求,指导、配合各镇有序推进各项目标任务。

2.4.3创新金融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同等放贷条件下,优先考虑、支持因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发展需求而急需贷款的企业,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不同层次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发展需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农家乐集聚地区优先布设ATM机,为符合条件的星级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企业提供POS消费终端等电子化结算方式。

2.5强化标准,规范服务

2.5.1加强农家乐与乡村酒店旅游标准化建设

按照四川省《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DB51/T976-2009)和《农家旅游服务规范》7个地方标准的文件精神,全面实施农家乐提档升级、对标整改和星级评定工作,推进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企业的旅游标准化建设。

2.5.2全面整改农家乐与乡村酒店落地标牌

在重要旅游通道(IT大道、沙西线、安唐路、郫彭路、红东路)农家乐落地标牌整改成果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全县主要旅游通道农家乐与乡村酒店落地标牌整改工作。

2.5.3加强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从业人员培训

制定全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员工能力提升培训规划,依托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都大学旅游学院等高校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农家乐与乡村酒店的业主、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分类分级培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质量。指导农家乐定期开展相关业务竞赛、经验交流等活动,切实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探索通过旅游协会建立县域旅游服务人才数字库,将县域旅游人才管理纳入诚信体系建设。

2.5.4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引进知名品牌连锁酒店管理公司入驻企业,从企业业主的经营思路、管理层的管理水平等不同方面分类分级进行全方位科学化指导培训,全面提升农家乐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着力培育一批能接待“金领级”“白领级”“蓝领级”不同消费群体的精品企业和龙头企业。

2.6加大宣传,整体营销

2.6.1加快智慧旅游建设

一是完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在城区主要街道以及主要旅游镇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积极推进12301旅游热线建设,加强郫县旅游网站、旅游企业网站之间的高效链接。二是建立健全旅游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覆盖各类旅游企业的核心数据库,提高旅游统计的质量与效率。三是建立游客新型体验终端。探索建设手机WAP网站平台、导航平台和实时信息发布平台,为游客提供手机导游、导览等即时信息服务。四是建设郫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郫县旅游宣传营销中心、呼叫中心平台。探索实现“一部手机畅游郫县”“一张网络服务游客”的目标。

2.6.2加强宣传营销

一是加强与各级电视台、报社、高端杂志、网络媒体合作,会同县电视台、《新郫县》内刊社开设农家乐与乡村酒店宣传专题栏目,加大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的宣传营销力度;二是编辑制作旅游宣传拉页、旅游指南、旅游地图、专题片等宣传制品,强势推介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三是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郫县一日游营销和参加旅交会等活动,充分展示郫县农家乐与乡村酒店风采;四是加强与都江堰、温江等周边地区建立线路营销,加强指导农家乐与乡村酒店企业文化宣传和特色产品营销,建立企业品牌连锁、联盟营销体系;五是加快推进“川菜文化体验”“天府乡村休闲”等精品旅游线路,深入与都青线、九黄线各大旅行社进行对接,力争纳入“都青”“九黄”线旅游团队市场营运,鼓励各大旅行社组织游客到郫县游览消费。

参考文献:

[1] 张洪峰.农家乐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河南农业,2011(16).

[2] 曹瑞琴.“农家乐”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科技,2008(2).

[3] 徐天祥,晏雄.关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7).

[4] 郑向敏,田苗苗.论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三化”关系[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5] 周梅,杨旺生.乡村旅游地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以南京“五朵金花”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4(09).

[6] 殷章馨,乌东峰.两型乡村旅游地的模型构建与要务[J].求索,2013(01).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6375.2016.06.035

收稿日期:2016-3-18

作者简介:张进伟(1980-),男,汉族,四川郫县人,大学本科,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与旅游经济。

猜你喜欢

郫县
非遗产品引爆流量的方法——以郫县豆瓣为例
川菜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对成都几区县历史沿革错误的指正
郫县豆瓣中一株耐盐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性能
小豆瓣 大产业川菜之魂完美升华
“鹃城牌”郫县豆瓣:用心品“味”
对郫县农家乐转型发展的调查研究
郫县豆瓣:打造区域品牌样板
郫县乡村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聚焦“最美创客小镇”记录成都郫县的创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