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民健身的必要性及途径探讨
2016-03-14段冠婷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段冠婷(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实现全民健身的必要性及途径探讨
□段冠婷(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从2008年8月8日起,往后每年的8月8日便定为中国的“全民健身日”,这体现了实行全民健身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行动。现在,人们都非常注重身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多人参加体育运动,但是通过走访和调查得知,实现“全民健身”的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因此本文将讲述实现全民健身的必要性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全民健身必要性实现途径
1、引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全民健身问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把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起来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全民健身,除了向全国人民提倡运动之外,还需要实现其中的公平,保障公民平等的体育权力。为了实现全民健身,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政府应当担当起其责任与任务。
2、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内涵
在2014年10月,国务院引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全民健身首次成功成为国家战略,可见,国家、政府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出统筹合理地增大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城乡合理化地布局布点,建设新的一批便民体育场所或者利用现存的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等用于体育健身。新建社区的体育设施覆盖率百分百和推进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乡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为百分百。除了对健身设施建设有多规定之外,还积极鼓励发展健身休闲项目和鼓励全民参加日常健身活动。
3、实现全面健身的必要性
推进全面健身国家战略的实施,无论对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或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还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全面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有着重大意义。
3.1、有助于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贫困人口比以前也大幅度降低。现在的人们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之外,还追求精神生活的质量。另外,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人们把重心放在“挣钱”上又一味地大鱼大肉来补营养,使得自己营养过剩,但是由于缺乏运动,所以现在的群众趋向于肥胖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全民健身的必要性。
3.2、有助于保障公民的体育权益
实现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体育权利是构建全面健身体系的目标。要实现这一个目标就需要全民参与运动,就需要带动更多的公民参与进来。实施全面健身计划,推进全面健身国家策略,这有助于保障公民的体育权益。
3.3、有助于维系社会活力
现在,我国社会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是由于地区发展比平衡,所以小康社会尚未全面实现。治病难,因生病而变得贫穷,因为亚健康而影响了学习工作的例子大有存在。所以,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人民有健康的躯体,中国社会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健康不再是关乎于个人的发展,也有关于家庭的幸福,也与国家的长久发展,持续兴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才会拥有持续的活力。
3.4、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
现在社会上方方面面的竞争都非常激烈,生活节奏快而紧张,身体和精神的问题频发。倘若精神的压力不及时释放,心理问题就会由此产生并积压,持续下去就形成身体上的问题,或者引发社会矛盾问题。当人们进行健身运动时,体内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这个物质可以舒缓人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放松、舒缓压力,产生舒适感。再加上体育活动的愉悦放松的氛围,使得人的神经也不在绷紧,得到释放,所以体育健身有助于群众该调解身心的问题,社会矛盾也会随之减少。
3.5、有助于陶冶群众情操
社区体育健身运动都有严格的秩序规则和文明要求,一直被组委一种社会教育手段来对群众进行间接教育。现代生活方式中流行休闲的体育活动,比如广场舞、慢跑、竞走等,这舒适又积极向上的活动同时还具备修身养性的特征,这对提高群众的修养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4、有效实现全民健身的途径
4.1、建立健全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现在我国政府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服务型社会”。为了相应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构建“服务型社会”需要从体育行政部门入手。2008年到2016年,相差8年,但是经过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全民健身的效率不高,即使全民健身的推行力度不断加大。例如:全国各地只要有空地、广场、公园、晚饭过后的时间必定聚集一群“大妈”,兴致勃勃地跳广场舞。以往,中老年年妇女都是在家带孩子,但是现在多数都在公园等地方进行运动,这就是全民健身推行力度加大的效果,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但是效率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大妈都在跳广场舞,那么大爷大伯身处何地,这就是下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全民健身”的意义。制定发展目标和整体发展规划。因此需要在服务型社会这样的理念知道下,建设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文化三管齐下一并发展的框架下,制定实现全面健身的目标和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的总体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综合考核体系并与之相连接,然后制定实施计划,按步骤、按重点一步一步实施。制定总体规划的注意点有:
(1)明确规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设备、活动内容和实施范围;
(2)制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最低标准;
(3)明确规定全面健身服务体系的完成时间、进度安排和相关的保障措施;
(4)条文制度的规定需要符合当地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经济水平。
确定服务系统的内容和标准。我国全民健身服务系统的内容缺乏参照标准,或者参照标准不统一。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参照标准的具体内容,建立的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需要参照广大社会群众的实际健身需要;
②切勿一刀切,需要注意梯度化,照顾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和文化差异;
③明确国家总标准以协调各个地区的健身标准;
④制定相关货币的标准需要参照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水平。
加强监督管理。全面健身服务健身体系并不是建立就能得到很好的应用,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监督管理,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延续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另外还需要进行全民健身服务系统的绩效考核,考核公众的满意度,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
4.2、增强体育部门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将体育部门和政府定位于服务型部门和服务型政府,建立工作高效、阳光透明和公平公正的良好形象。在这个“服务型”理念的指导下,体育部门和政府才更有可能地站在群众的角度,建立方便群众、适合群众的体育运动设施,才能在乡镇城市不偏不倚地建设健身公共设施,为实现全面健身而提供一个良好而优质的运动环境。从理论的角度上来分析,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扮演的是主导的角色,发挥主体的作用,全面健身的意识尚处在薄弱的阶段,因此政府和相关的体育部门需要在实现全面健身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强化服务供给意识,很好地履行其职能,提高全民健身的效果。所以体育部门与政府加快其转变只能的角度,加强“公共服务”供给的职能,才能给予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一定的保障。
另外,体育部门可以选择与其他部门合作,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运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传播可以依赖于学校的体育教育,这需要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体育部门与基层机构(村委会和居委会)进行合作可以有利于建立社区体育文化站,推进全面健身服务机制的普及,基层机构的监督也有利于全面健身推进工作的反馈信息的收集。
4.3、形成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机制
建立全民健身运动的服务供给制度。尤其农村全民健身的公共服务供给设施,由于场地有限,农民的健身场地往往没有城市的环境优美且功能齐全。现在我国的体育设施有一半以上都是建设在学校,并且学校也有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相合作可以为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提供体育运动场所。比如,学校的田径场白天是给予学生上体育课用的,但是到了晚上,学生都坐在课室进行晚自习,这时田径场就是闲置的;晚上的时候,在职的群众已经下班了,拥有一定的空余时间。这时可以两者相结合,将田径场的对外开放时间定于晚上,这样的做法既能提高田径场的利用率,又能降低运动设施的投入成本,又能为群众提供运动的场所,一举多得。
再者,为了节约建设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引导鼓励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与发展,例如对于一些全面健身的公共服务可以鼓励商业组织或者社会组织以赞助的形式提供。既可以为商业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宣传推广的途径,也能为服务建设节省开支。除了扩大健身服务设施的建设,还需要加强体育设施的监督与维护,降低设施的损失率。
4.4、深入普及健身精神进一步推广全民健身
现在许多公共服务性公园已经建设好简单但功能齐全的健身设施,但是在农村人们都忙着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对于健身相关知识浑然不知。所以村委会应当担起自身责任,积极推广全民健身国家策略,普及健身知识,普及运动与健康身体的必然关系。例如可以在农村健身武术班、舞师班等项目,符合农村的乡土民族气息之余又能促使群众做运动。农村的舞蹈班建设和城市公园的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精神推广,有利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
4、结语
一言而蔽之,上文已经讲述了实现全民健身的五个必要性:有助于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有助于保障公民的体育权益;有助于维系社会活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有助于陶冶群众情操。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健身服务供给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规划的总体内容和目标,再确定参照标准和建立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时刻关注群众对健身服务供给体系的满意度,并做出改善。在这个基础上,体育部门和政府需要建立良好健康的形象,并加快向“服务型”职能的转型,最后是建立一物多用的公共服务机制,实现健身资源共享。
[1]陈华,邹亮畴.我国实现全民健身公平的必要性及途径[J].体育学刊,2013(04).
[2]张瑞林,王晓芳,王先亮.论我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凭单制”供给[J].体育学刊,2013(04).
[3]刘艳,谢正阳."公民参与"——全民健身体系构建中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的重要路径[J].体育科研,2011(02).
[4]邹巍.学校体育设施与社区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G812
A
1006-8902-(2016)-09-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