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困境与出路
2016-03-14阳彭庄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南冷水江417500
□阳彭庄(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南冷水江417500)
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困境与出路
□阳彭庄(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湖南冷水江417500)
不断强化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科学有效的提高将来体育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中。笔者就针对我国当前体育师范院校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上缺失的实质、表征、根源等一系列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并从专业实践的角度来对新教改环境下体育老师教育模式转型的趋势以及规律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强化体育老师教育实践品性的有效措施,供读者参考,以便我国将来体育教学更好的发展。
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教师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越来越高,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质量,还包含培育老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在新的教学形式下,老师的教育也要着力于创新模式的培养,不但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还要突出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师德修养训练。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我国的体育教育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是与体育的变革需求相比依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无论是上世纪缺乏创新的“训练式”体育教学,还是本世纪“厚而不精”体育教学,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教学结果,追根求源来讲,都是实践性不强所造成的,在大力推行教师教育转型性发展的环境下,加强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行性,进而提高准体育老师的专业品质以及实践能力,已成为我国体育老师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
1、我国在体育老师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1、我国体育老师教育在专业实践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缺席
对于我国的体育老师来讲,不管是入职之前的教育阶段,还是入职以后的教育阶段,只是单纯的知识增长以及技术能力的掌握,根本不能完全算的上体育老师专业发展,而是要以此为基础,获得超越技能以及知识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我国体育师范专业院校虽然在强化学生实践性教育上有所尝试,例如,教育实践形式上的不断丰富、教育实习时间的不断延长等,并没有有效的改善学生教育实践能力不强这一现状。对于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都是将理论知识硬背下来,而无法科学有效的运用,许多具有专业性的技术,他们自己会做,而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够传授,还有一部份学生,他们自己根本就不会做,更谈不上传授了,显而易见,这就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理论和实际没有接轨、实践技能欠缺、不能科学有效的解决实际等现象的反应。对于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在学校所接受的都是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的过程以及规律。然后在进入教育岗位实习阶段,许多学生依然还是只知道体育教学以及学校体育的过程以及规律,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做教案。除此之外,在我国体育教育过程中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看重的是单项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以及技术的掌握程度,轻视或者是忽视了教学原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准体育老师的推理能力以及想象力,进而导致他们在以后走入到工作岗位上,面对实际问题时茫然无措而不知道从何下手。
1.2、我国体育老师培养过程中理论、技术、对实践的僭越
在传统观念里,无论是体育教育者自身,还是学生都认为体育教育就是运动,在师范院校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只是外加了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而已,而忽略了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对于师范院校中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认为技术课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生都会对体育技术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于老师来讲,技术以及技能的演练过程或者是分解动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了解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规律,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所以说,作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讲,只是单纯的培养学生运动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将来步入工作岗位中对学生训练、教学、指导工作的能力。
2、以实践为基础的新环境下,我国体育教育的转型
2.1、从知识技能的培养转变为实践机智的培养
我们都知道,教育教学的涵盖面相对来讲比较广,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情境性、复杂性、丰富性,对于体育教学实践来讲,不是单纯的运动技能加上学科理论那么简单,对于理论来讲,它只是单纯的取向,而不是实践的操作形式,它永远不能可和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情景、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运用、创造力等画上等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办法完全的掌控教学活动,再或者说,教学活动不可能完全按照老师的设定来进行,如此以来,就需要老师在变化莫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随时对教学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准确的把控,并将此和后续的教学联系起来,从而展现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所以,就当前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来讲,知识在准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原理、运动技能上等加以锻炼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不断加强他们教育智慧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在教学的过程中理论和实践同等重要,而教育智慧是通过不断的实践而获得的,并不是通过大量的理论知识而形成的,所以说在教育智慧的培养上,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鉴于此,在体育教师培养的过程中,智慧教育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2.2、在体育教师教育培养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要从技术理性向专业性上转变
就目前来看,我国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教育培养的过程中,主要是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对于学生来讲,在教育素养的培养中,将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活动分解为许多机械的、无生命的、简单的部分,以此技术性的分析进而确定准老师发展的各项活动,这么做的目的也就是让准老师获得可观察以及明确的教学技术。对于优秀的体育教学来讲,不是进行反复的机械性训练就可以达到的,它还需要体育老师释放以及凝聚自己全部的认知、情感、智慧等,并以积极的心态开展具有创造性的活动。一般情况下,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如下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技能、专业性向、专业知识,对于老师来讲,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只能说是一名老师,并不一定是合格的老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性向,我们这里所说的专业性向,它是老师专业情感素养的总和,在一定程度上是老师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科学有效的情感保障。
3、强化体育教师教育实践品行的有效策略
3.1、创设科学有效的U-S教师教育共同体,进而构建体育教师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
对于体育老师的培养来讲,要想培养出优秀的体育老师不是体育院校自己就能完成的,必须要大学专业教育以及中小学教育的通力合作,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小学体育师资培训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教师教育领域中,那些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不断的推广并实施大学与中小学U-S教师教育合作的共同体,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通过大学与中小学科学有效的合作,可以让老师从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转向实践教学,以至于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模式也开始像多样化、开放式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和中小学也应该不断的强化“开放”以及“合作”的协同关系,以便真正的实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交互性。我们都知道,要想实现“开放”和“合作”,就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师教育的体制性障碍,将大学以及中小学生都引入到一个相对来讲比较开放和共同参与的变革框架之中,以便建立起一个协同创新的机制,从而实现了参与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环境中。
3.2、不断加强师范院校学生田野化学习的制度以及频率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学习游泳,而你还只在游泳池旁边看,而不下游泳池,是永远都学不会的,但是,你下了游泳池,在江河海洋、在学校洗澡堂、或者是深水区域等不同的地方学习,所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同样的道理,优秀教师的培养,不是单纯的依靠课本的阅读以及培训课程的实施就可以实现的,他们更需要真实的教学环境,来促使他们真正学会教学。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来讲,那些师范学生都是在学习一些与实践课程相差甚远的理论课程,只有在他们接近毕业的时候,才会进行短暂而集中的实习实践教学,对于这样的教学模式来讲,根本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科学有效的连接。对于老师来讲,如果不能有效的掌握所有的知识体系,那么就很难成为一位合格的体育老师,相反,如果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老师所需要的角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智慧,那么,必将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针对我国目前体育老师教育情况来看,有必要构建田野访谈、田野观察、田野操作等,来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便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创建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实践场域,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教学经验。我们这里所说的田园访谈,也就是经常向那些优秀的体育老师请教或者是认真听他们讲一些教育叙事。我们都知道,优秀的体育老师不仅具有高深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验实践经验,所以,他们的教育心得以及教育叙事都具有相应的真实性。对于田园观察来讲,也就是要深入课堂以学生的角度去观察课堂,如此以来,可以科学有效的树立起师范学生教师事业的理念以及信仰。同样,通过田园操作就可以科学有效的践行各项体育教育工作的实践性尝试。
4、结束语
在新教改的环境下,大力推行教师教育转型性发展,不断加强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行性,提高准体育老师的专业品质以及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体育老师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我们都知道,在教育的过程中实践起到的非常主要的作用,那么,只有科学合理的把控体育老师教育的实践品性,进而形成正确的体育老师教育实践观,才能科学合理的改变传统体育教师培养教育片面重视理性、技术等专业知识的性质,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情景性特征和片面依靠大学课堂以及校园培养的培养模式,以便体育老师教育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
[1]陈君.日本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
[2]方爱莲,陈亮,陈洪.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
[3]杜江静.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A03).
[4]韩鹏伟.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系统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5]陈君,董佳佳.日本体育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及其启示[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02).
G807
A
1006-8902-(2016)-09-SY
阳彭庄(1972-),男,体育讲师,专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