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版摘要

2016-03-14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影响因素分析刘生丽薛德山郭建江王兴华倪丰平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834000新疆油田公司供热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6年6期

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影响因素分析刘生丽 薛德山 郭建江 王兴华 倪丰平(.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新疆油田公司供热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影响因素分析

刘生丽1薛德山2郭建江1王兴华1倪丰平1
(1.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2.新疆油田公司供热公司,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采用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从采样管活化、采样体积、解吸率、有效进样量、载气种类和纯度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对该方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苯 总挥发性有机物 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影响因素

邛海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富营养状态评价

孙宏亮 郜志云 李 璐 刘伟江 陈 坚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北京 100012)

2013年9月对邛海进行了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质调查。结果表明:(1)邛海优势浮游植物有5门16种,优势浮游动物有4大类7种,优势底栖动物3大类6种,分别以具星小环藻(Cyclotellastelligera)、毛饰拟剑水溞(Paracyclopsfimbratus)、克拉伯水丝蚓(L.claparedianus)为常见种。(2)浮游植物种类与生物量上升,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优势藻类向绿藻转变,由清水性种类向喜营养性种类演替,喜高营养盐耐污物种容易采集,底栖动物中普遍性检出耐污性强的克拉伯水丝蚓。(3)邛海湖区处于中营养水平,存在一定的富营养化风险。

关键词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底栖动物 生物多样性综合营养

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分析

贾海娟 谢永平 马学礼 胡丽萍 赵 斌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清洁燃煤电厂是大气污染防治的一条重要出路,对推进电力行业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燃煤烟气中烟尘、SO2和NOX超低排放技术要求,在收集大量资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超低排放典型技术路线原理、特点和工程应用情况,并对超低排放技术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超低排放的实施及技术路线应根据燃煤电厂的资源环境情况和自身实际情况做出合理选择。

关键词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湿静电除尘 低低温电除尘 脱硫 脱硝

普洱烟区土壤及烟草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刘兴元1苏成西1尚宇南1成文章1王 超2饶 智2杨应明2王绍坤2
(1.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2.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

分别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普洱所有植烟的6个县区的土壤和烟草样品中重金属Pb、As、Hg、Cd、Cr、Cu的含量。普洱烟区土壤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的二级标准规定的限值;烟草样品中6种重金属在不同县区的分布不均,与国内其他烟区相比,Cr、As含量相对较高。

关键词重金属 土壤 烟草 污染 普洱烟区

两种硫酸盐对花溪河天然有机物混凝的影响研究

王志康 杨 成 夏 洁
(贵州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以Al2(SO4)3和FeSO4为混凝剂,探讨了在不同混凝条件下对贵阳市花溪河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影响。通过改变混凝剂投加量、pH和水力条件对去除效果进行分析。混凝剂投加量为2~18 mg/L时,Al2(SO4)3对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率高于FeSO4;分别投加8 mg/L Al2(SO4)3和11 mg/L FeSO4,均达到最佳去除效果。Al2(SO4)3作为混凝剂时,最佳pH为5.0~8.0;FeSO4作为混凝剂时,最佳pH为6.0~9.0。在200 r/min下快速搅拌1 min,在40 r/min下慢速搅拌20 min,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率较高。

关键词硫酸盐 混凝条件 天然有机物 浊度 UV254

S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

崔玉民1,2朱良俊1肖 依1苗 慧1,2师瑞娟1,2李慧泉1,2
(1.阜阳师范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2.安徽环境污染物降解与监测省级实验室,安徽 阜阳 236037)

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采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g-C3N4。将SiO2与g-C3N4以不同质量比复合,采用煅烧法制备SiO2/g-C3N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对其进行表征。通过甲基橙的可见光催化降解,评价SiO2/g-C3N4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SiO2在SiO2/g-C3N4质量分数为13.0%时,SiO2/g-C3N4光催化活性最高,在该条件下,可见光照射2 h,甲基橙的光催化脱色率达到45.8%。

关键词三聚氰胺 SiO2/g-C3N4石墨相 光催化甲基橙

生物碳吸附重金属模型及机制研究进展

颜蒙蒙 王 济 蔡雄飞 安吉平 段志斌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为进一步加深对生物碳吸附重金属模型及机制的研究,在生物质热裂解模型、纤维素热裂解模型及生物碳吸附重金属模型进行系统总结、提炼和分析的基础上,构筑起一整套相对完善的生物碳吸附重金属模型及机制体系。该体系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实现生物碳对重金属吸附过程的动态模拟,从而为生物碳与重金属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物碳 重金属 模型 机制

日本机动车颗粒物(PM)总量控制制度及效果分析

赵佳佳 单春艳 吴晓璇 孟露露 李洋阳 陈 杨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1)

机动车排放是城市大气颗粒物(PM)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改善空气质量,防治PM污染,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机动车PM总量控制制度。介绍了日本机动车PM总量控制的内容及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讨论了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控制对策包括机动车单体对策、交通量及交通需求调整对策和局地污染对策等,并以东京为例介绍严格的柴油车PM排放控制对策。日本实施机动车PM总量控制制度在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和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2-2012年,日本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缓慢,货运车总量持续下降,低公害车迅速普及,机动车种类比例不断调整;空气悬浮颗粒(SPM)和PM2.5年均浓度持续下降,其中SPM的机动车监测点下降率达40%。日本机动车PM总量控制制度在制定专门法规、优化交通系统和严控柴油车排放等方面的经验值得中国在制定和实施机动车PM防控措施时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机动车 PM PM2.5日本 总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