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无机化学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2016-03-14张爱华杨宝华彭玉龙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1013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5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课堂教学

张爱华,李 琳,杨宝华,琚 宝,张 攀,彭玉龙(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高职无机化学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张爱华,李 琳,杨宝华,琚 宝,张 攀,彭玉龙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北京 101300)

针对三年制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及无机化学学科特点,介绍无机化学微课的制作要点,并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应用微课。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应用微课,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职;无机化学;微课;微视频

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结合我院教学实际,秉承“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对无机化学各章节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压缩和适当调整。无机化学是三年制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复杂、易学难记。实践证明,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微课概述

微课又称微课程,在国外,微课程最早于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1]提出。在我国,黎加厚[2]对微课程做了界定。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推动了高等院校对微课教学的积极探索。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支撑,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3,4]。微课的特点为教学内容精简、教学时间短、目标明确、主题突出、资源使用方便等[5]。对教师而言,微课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资源拓展。

2 无机化学微课的制作

微课短小精悍,一般在3~8分钟时间内讲解一个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例题、作业题或教学经验,其作用是启惑、解惑而非授业,不能代替课堂新知识的教学。所以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2.1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

微课的定义及作用是微课制作的前提,教师需要熟知。

2.2选题要得当

设计微课时,要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科学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认知规律,以便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原子结构时,4个量子数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是重、难点,而原子结构理论、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吃力。在认真研究学情后,我们精心组织教学,从薛定谔方程中得到的具体函数式出发,定性地讲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电子云图及角度分布图,并播放描述电子运动特点和电子云的微视频,使学生看到放大后的“原子世界”。在学生获得具体的物理图像、初步树立微观概念并了解波粒二象性含义的基础上,再阐述4个量子数和电子云的概念,进而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方法。如此一来,原子结构有关概念的难点就易于被学生接受,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2.3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

微课包括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6]。在设计微课之前,我们根据所要讲解的知识点选择恰当的微课类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电池反应时,可以将铜、锌原电池设计成演示类微课,先将铜、锌原电池两极电子得失和流动过程实验拍为微课视频,不仅增强了直观性,也节约了化学试剂,还达到了环保的要求;对于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则设计为启发类和探究学习类微课,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实例进行猜想,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及时跟进,得出原电池的定义,从而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对于电极反应的定义部分,则设计为讲授类和启发类相结合的微课类型。

2.4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

2.4.1切入课题要新颖、迅速 由于微课时间短,因此在设计微课时,切入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迅速而且要与题目联系紧密,将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内容讲授。可以利用一个题目、从生活想象、开门见山、设置悬念等方法快速进入主题。比如在设计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微课时,由一个人要翻过两座山,是翻过低的山快还是翻过高的山快直入主题;设计无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微课时,由质检中心的一个实验报告切入主题。总之,不同的微课内容,切入主题的方法不同,只要新颖、迅速、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可。2.4.2讲授线索要鲜明微课只需一条线索来突出重点内容。在讲授重点内容时,论据需精简、充分而准确。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巧妙启发、积极引导,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微课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比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时,无论是定义、反应机理,还是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均贯穿了电子的得失这一线索,使知识系统化、简单化、明了化。

2.4.3结尾要快捷微课小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降低记忆难度。小结不在于长而在于精。比如在化学反应速率微课的结尾,可以直接给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增加气态反应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结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4.4力求创新,有亮点 在微课的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可以是精妙完美的课堂结构,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比如在电极反应微课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围绕得失电子数相等的特点,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同时结合动画演示和视频播放,使学生理解电极反应的定义、本质,从而熟练书写电极反应,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2.5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

好的微课教学课件能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微课教学课件要有美感,使人赏心悦目;要让动态画面和静态画面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提供适度的信息量,以便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简便、灵活、可靠,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实践证明,教学中奏响微课教学设计的五部曲,把握好了解微课的定义及作用、选题得当、选择合适的微课类型、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制作实用的微课教学课件这5个环节,巧妙设计微课教学活动,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3 无机化学微课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微观结构复杂抽象、性质易学难记、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化学实验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在无机化学教学中,适时应用微课,能够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1三维分子模型微课的应用

无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内容分散、规律性不强。在学习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碳族元素、氮族元素、卤族元素等物质的结构时,通过三维分子模型微课教学,使学生直观认识物质的结构,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及时对各种物质结构做一对照,可以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3.2三维动画微课的应用

对于教学中不易通过模型、图片、讲述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播放三维动画微课进行展示,使学生结合教师的分析、讲解,掌握这些知识点。比如在学习渗透现象和渗透压时,给学生播放关于渗透现象的三维动画,学生把视频内容与预习相结合,从本质上掌握渗透现象,知道渗透产生的方向、渗透产生的条件、不同类溶液之间能否发生渗透,进而思考如何阻止渗透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3实验视频微课的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有效提高化学实验的可视性。如在明矾的制备实验中,第一步四羟基合铝(Ⅲ)酸钠Na[Al(OH)4]的制备,称量1 g铝屑,切碎,分次放入溶液中(反应激烈,防止溅出)。实验开始前,播放该操作的微视频,学生通过大屏幕观察铝屑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现象。观看微视频使学生避免发生不当的实验操作,提高安全性。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无法对所有现象进行实验,学生只能对错误操作方式带来的后果进行想象,而利用微课学生能够直观地对错误操作进行观察,加深了对实验现象的印象。不仅如此,微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无机化学微课程的制作和应用会使无机化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实践等发生巨大变革,形成“传统课堂教学+网络教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另外,无机化学微课的合理应用,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还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团队合作精神。当然,微课不能代替传统课堂教学,要合理使用微课,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Shieh D.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 High Educ,2009,55(26):A1,A13.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4):10-12.

[3]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青年教师,2013(2):15-16.

[4]张爱华,杨宝华,李琳,等.有机化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8):140-141.

[5]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及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41-42.

[6]张慧琴.录屏式微课的制作与应用初探[J].教育信息技术,2012(11):51-52.

G434

B

1671-1246(2016)15-0034-03

注:本文系2015年度首都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校长基金立项课题(15JYY71)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课堂教学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