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路上

2016-03-14

云南画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凯鲁亚克独龙江怒江

记得几年前听过一首歌,有几句歌词是这样的:“背起行囊城市已在远方,对你挥挥手,不用说再见……”,这分明是一幅杰克·凯鲁亚克式的“在路上”的典型景观。如今,“在路上”已经成为一种追逐精神自由飞扬的符号,它穿越了几代人,具有了普遍意义。背起行囊激动地上路,探求不可预知的旅途,似乎就可以“掌握开启通向神秘的种种可能和多姿多彩的历练本身之门”。搭车赶路,结识陌生人,放纵性情,随心所欲,在聚众旅行的狂欢中,即便落魄如乞丐,但只要“在路上”就是惬意的,每一段行程都有那么多人在路上,孤独的、忧郁的、快乐的……

云南是行者梦寐以求的天堂,那么什么地方符合“在路上”的真意呢?不是丽江,也不是大理,古城里艳遇的女子与低度的啤酒会磨灭掉行走的灵魂,那里是饱经世故却又不甘寂寞,已经脱离了嬉皮士的“低级趣味”的小资们的地盘,稍稍放纵几日只是为了更好地回去上班。真正的“在路上”不仅是行为上的在路上,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极度追求。也许只有“三江并流”的雪山峡谷、飞瀑流云,那些人神共居的地方才能让我们的灵魂在“在路上”有所皈依。

怒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一个面,是由空间与时间组成的多维世界。在怒江你需要不断地行走才能体验到这里的神奇,看了许多“自虐狂人”在网上写的怒江攻略,先从兰坪翻越碧罗雪山进入怒江,然后再翻越高黎贡山到达独龙江,顺江而上进入西藏境内,再沿着丙察察回到怒江边的丙中洛,又一次翻越碧罗雪山,去往德钦……似乎不这样就不算“在路上”。或者你只是一个“懒惰”的游客,但至少319公里长的怒江大峡谷也要驱车走完。最后被高度的包谷酒灌得晕晕乎乎,迷茫中拍着胸脯把自己挂上溜索,飞到江中心时酒醒了,脸上挂满各种液体,也许就能找到“在路上”的真谛了。

“在路上”的自由飞扬是一种极致,而在怒江旅行也是一种极致。如果你行驶过独龙江公路,或者完成了徒步“三江”的壮举,上过刀山、下过火海……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溜过一次溜索,同傈僳美女喝过同心酒,在澡塘会上泡过一次澡……都能成为记忆深处的划痕。但这些都不足以找到“在路上”的感觉。当就要离开怒江的时候,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小教堂里,听着山民们演唱的哈利路亚,这时我们才会发现,他们上有上帝,下有一方土地一条怒江,生活简单而快乐。简单而快乐,却像“once in a blue moon”一样难得,而我们只能继续“在路上”。

猜你喜欢

凯鲁亚克独龙江怒江
子空的诗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幸运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把沙发往前挪一挪
《在路上》中美国精神解读
怒江水电搁浅十年将“复活”
独龙江
我的独龙江记忆
天路造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