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探究主旋律 构建和谐师生互动

2016-03-13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师生科学探究

新疆哈密市第六中学 杨 岩

爱因斯坦说:“科学”是探究意义的“经历”。科学探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不同的探究课题涉及的方法和顺序大不一样,它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但有一些共同性的要素或特征。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明确我们要研究的课题;二是猜想假设,根据已有的理论或经验对问题的模型提出初步的设想;三是接受检验,想办法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和猜想;四是不断完善,根据实验表现出来的结果修改我们的设想,使之能最后能解释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甚至提出新的正确的理论。它使得“科学探究”既是教学目的又是教学内容,也规定了科学学习的方法以探究性学习为核心。

这样,在小学科学探究教学中,教学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要经历“聚焦话题,猜想假设、寻找证据,解释交流、得出结论”等步骤。在每个步骤中,师生的互动都是必需的,师生互动必须从科学的本性出发,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自然事物的性质、规律性出发,让学生经历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让学生在他们的实际接触到的环境中,通过探究过程来获得知识,而不是依靠教师单纯的讲授、“灌输”。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探究过程不断进行互动探讨,而不是教师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过程来讲解提问,不是教师“一言堂”的课堂。因此,分析课堂教学中和谐互动的做法和目的,对真正开展探究式教学更有利,对达成教学目标更有利。

一、聚焦话题

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主要问题)展开的,这样,在主题形成的过程中,就要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主题生成情境,互动变积极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目的就在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有益于发展个性的“学习场”,把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这种主题环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来确定。

2.丰富主题生成的内容,互动有层次

讨论是探究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策略,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中不难发现,讨论的主题往往是在学生产生认知矛盾时出现。当学生遇到认知矛盾时,就会出现一种悬而未决,但又想马上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但是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处于表面状态,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教师这时如果能根据学生特点,围绕交流互动的主题,将问题层层展开,就会使学生的讨论步步推进。因此,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相互质疑,相互解答问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

3.汇聚主题生成焦点,互动有目的

在探究主题形成的初始阶段,学生会根据自己生活经验提出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三年级初学科学的学生,他们提出的问题更是漫无边际。这时候,如何对问题进行梳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二、猜想假设

1.在情境中互动,打开猜想的大门

尽管学生所提出的猜想不一定是最终的科学结论,但学生的猜想并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独自参与活动,而是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猜想”情境,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疏通学生的思维通道,调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突破原有的认知水平,进入猜想的最佳状态。

2.在评价中互动,强化有效猜想

对学生的质疑要鼓励,使学生逐步做到敢说、爱说。但是评估一个科学猜想,不能只看猜想的结果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更要关注学生的猜想过程。评价一个科学猜想,不但要看学生的成功之处,更要注意学生的“失败”之处。

3.在实验中互动,持续完善猜想

小学生最喜欢动手实验,在这时他们的思维会被激活,会进入主动探究的状态,原有的认知水平会得到提升,自然会产生新的猜想。

在“猜想和假设”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道站在同一个未知领域,参与他们的猜想,教师和学生这样的互动,能让学生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在实验中不断猜想,不断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可以这样说,猜想和假设没有好坏之分,尤其是在被验证之前。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假设,都说明学生在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三、调查研究、寻找证据

1.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引导继续探究

当学生感到困难,探究难以深入下去时,教师应当提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或其它点拨的方式来提醒困惑中的学生,帮助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2.以合作为载体,推动深入探究

多元智能理论表明,不同的学生拥有不同的智力强项,这为学生之间的合作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由于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他们也更愿意与同伴一起进行探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可以增加伙伴互动的机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寻求伙伴的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当然,同年龄的学生能力、水平有限,他们会遇到共同的难题而无法深入探究时,就需要师生互动了,教师要及时、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以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

3.以建构模型为载体,优化探究过程

随着探究的深入,探究的质量尤为重要。要想提高探究的“含金量”,在学生制定计划中要一般要经历如下过程:启发引导、明确目标—讨论交流、制定方案—展示矫正、完善方案。

四、分析论证

在分析论证环节经常出现师生互动“有名无实”的问题,如借口教学时间紧,对实验后的数据分析、整理无暇顾及;或只将没有条理、零散甚至无效的数据进行简单的罗列后直接引入实验结论。对于干扰探究结论的实验数据避而不谈或直接封杀,进行师生互动的也只是几个思维能力强,知识面广的学生,生生互动的场面就极为罕见了。

针对课堂上的“假互动”想象,怎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互动,构建真实有效的“互动场”呢?可以试试以下策略。

第一,提供课堂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师生互动有效进行的前提。

给予交流、整理、展示汇报、质疑、小组学习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通过对小组学习活动进行现场观察指导,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来实现师生互动。

第二,多种形式的展示形式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

综上,一个真正和谐的、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是一个充满探究活力的地方,它彰显教师的教育智慧,引领学生启迪心智,探究知识,激发思维灵感的地方。我们渴望在科学课堂上形成真实、有效、和谐的师生互动。

猜你喜欢

师生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麻辣师生
科学拔牙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