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概述及引导处置机制研究

2016-03-13中国音乐学院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舆情意见学校

中国音乐学院 李 真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种类、特点、成因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而高校网络舆情因为其群体的特点而具有其特殊性,可以认为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学校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种类

1.建议型网络舆情

建议型网络舆情是指在校学生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学校的工作提出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这些意见与建议的基础是建立在相对较为客观的基础上,是积极地、正面的。有些建议是基于大量的实践与调研的成果,是专家型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2.请愿型网络舆情

请愿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学生在网络上相对客观反映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学校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引起的学生的不满等,希望学校能够迅速解决问题满足其诉求,请愿性网络舆情因其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极易引发共鸣,在短时间内引起大的反响,如果学校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处理的话会给学校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

3.发泄型网络舆情

发泄型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针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以及学校相关工作学生不满情绪的极端发泄,具有极强的情绪化色彩,一般会出现刻薄的言辞,甚至谩骂以及刻意的攻击。在高校这种人文素质较高的特殊环境下,这种网络舆情的形不成规模,只是少部分人的极端言论,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学校相关工作的水平。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舆情制造主体的特殊性

在校学生,他们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极高的责任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活跃的思维,以及展示自己意见的欲望,学生们关注舆情并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互联网作为时下最为流行的平台,获得了在校学生的青睐。

2.舆情制造主体的少数性

在校园的信息平台上,关注以及阅读的学生数量要远远大于发表观点的学生数量,发表观点的学生占的比例很低,这也就是形成了少部分学生意见代表,这些代表往往都在学校表现活跃,很有主见。

3.网络舆情影响的迅捷性和广泛性

如今,电脑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的便利性,使得信息的获得和传播变得简单,因为人群相对聚集以及行为特点相对统一,学生作为一个思维活跃、行动力相对较强的群体积极推动着网络舆论的传播。

4.网络舆情内容的多元性和目的的多样性

网络作为现在最受欢迎的信息平台,具有包容性强以及进入门槛低的特点,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会在网络上传播,既有宏观方面的时事政治、社会新闻又有个人的情感表达等各个方面。这些信息具有负面情绪的发泄、争取自我实现、形成意见领袖的需要多种目的性。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

造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的因素复杂多样,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青年学生自身的特点

大学生站在时代的前沿,是社会思潮的推动者,他们拥有活跃的思维、充沛的精力以及对于社会焦点事件进行评论的渴望。但大学生相对来讲,人生阅历较少,对于问题的看法不够成熟,存在着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从生理特点来看,他们年龄相近、生活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水平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面对一些热点社会事件或关乎自身利益的事件时,他们的表现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易形成网络舆情。

2.转型期的社会环境

中国处于社会的巨大转型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各个阶层、城乡、各个地区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导致社会的不稳定,社会热点事件极易引起社会矛盾,引起众人的关注,诱发网络舆情,大学生大多是有思想,正义感十足的群体,他们会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呼吁和呐喊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河北大学的“我爸是李刚”、721动车事件、西塘女孩失踪事件等等,都引发了大学生群体的巨大关注。

3.新兴媒体的普及

根据相关统计机构的数据,截止到2015年,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10亿人次,其中20-29岁的人群比例超过20%,腾讯QQ、微信、飞信这些新兴媒体飞速扩散并且广泛应用,在这些网络平台上发表信息成为一种时尚,因为信息获取与发表的便利性,由网络意见领袖发表的信息极易造成大规模的讨论,引起网络舆情。

二、如何建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1.建立学生诉求常规渠道

高校网络舆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学生们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以及关乎自身利益的一些倾向和诉求,建立官方的学生诉求渠道,例如学校BBS、校长信箱、校长下午茶等,让学生有渠道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倾诉自己的诉求,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让学生有了参与学校发展的意识,建立与学校同发展共命运的想法。

2.重视大学生网络法制与道德教育

学校应当开设相关方面的课程,对学生宣扬网络法制知识,增强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同时,网络的道德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抓手,在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时,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坚决抵制各种虚假和非法的网络舆情。树立网络道德标兵,用先进事例激励学生,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高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应急机制

网络舆情形成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无法避免网络舆情发生,所以制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与应急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就是对学生共同关注的平台进行有效的监控。

4.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培养舆论领袖正确引导

在网络舆情出现时,快速公开透明的信息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高校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公开、透明、快速、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将网络舆情事件的真相迅速地发布,避免谣言的快速传播。这样,不仅有利于突发事件的化解,更重要的是增加学校相关工作的透明度和认同感,有效地稳定局面。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讲,我们要充分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种类、特点、成因这些知识,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注重对于学生德育的培养,增强学生对于高校工作的认同感。在网络舆情出现时,要及时发现、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舆情意见学校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消费舆情
舆情
学校推介
舆情
舆情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