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2016-03-13陈培源海南省三亚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海南三亚572000

化工管理 2016年24期
关键词:监测点准确性宽度

陈培源(海南省三亚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海南 三亚 572000)

浅论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陈培源(海南省三亚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所,海南 三亚 572000)

世界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也有弊,弊的一方面表现在会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而水污染是其中很厉害的一部分,会导致原本水资源紧缺的地方用水越来越困难,有水的地方担心有不健康的元素。所以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控制水污染,水质监测是防止水污染首要的一步,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工业化;污染;水质监测;准确性;重要性

水质监测是较好地防止水污染的第一步,本文从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面,阐述了如何更好地进行水质检测。

1 如何确保水质监测的准确性

1.1 选择合理的水质的检测点

设置水质的监测点,受各个因素的影响,比如:(1)水质;(2)水资源周边的环境;(3)水资源周边的工业布置;(4)污染源是如何分布的。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然后选择合理的监测点。污染相当于比较小的地方,监测点应该放在比较近的地方,污染相对于比较严重的地方,监测点应该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被设置。

1.2 选择科学的检测手段和方法

合理的检测方法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水质检测除了选择常规方法以外,还可以积极利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手段[1],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监测水质的前提就是利用准确合理的方法,所以科学的监测手段不容置疑,是最应该保证的,除了目前比较成熟的用的比较多的方法,还应该积极学习国外的技术,引进国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这样水质的监测才能更加的准确。

1.3 注重测试药品的选用和测试条件

监测水质选择的药品决定着整个监测结果,以氨氮的含量为例,在监测水质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鉴定氨氮,而且整个过程对水的要求非常高,水需要是二次加工的无氨水,除此之外,配置纳氏试剂时候必须是静置的,而且必须过夜,最后取最上面的清液,保存方法是:避光、密封、低温[2]。(2)监测水质的玻璃器皿需要单独放置,且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监测的环境也需要是无氨环境。(3)必须严格控制每一个实验的条件,反应的时间在10分钟到30分钟,反应的温度在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

1.4 严格控制整个监测的质量问题

控制数据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检测之前应该清楚了解水样的种类,然后根据水样的种类、性质选择分析的方法,这样分析的结果才可靠。(2)检测过程最好要重复2次测定,并利用加标回收率试验进行质量的控制。虽热这样会增加很多的工作量,但是对数据的准确性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检查仪器、试剂、玻璃器皿等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保证所配制药品正常存放、在正常使用期限内,针对使用期限短且易变质的药品,应该现配现用。另外,在检测中,各项检测指标的原始记录必须严格规范记录,各项检测指标应根据相应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原始记录应该完整清楚的反映所有必须填写的信息。

2 如何提高水质监测的稳定性

2.1 确保合适的采样频率和采样时间

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规律,有条理的进行,水质监测也是如此,采样的时间和频繁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律,至少要保证每年的枯水期和丰水期要采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需要分为四季进行采样,有些地方具有专门的长期观测点,那么采样就可以每月都进行了。采样的频率是每一次的采样必须至少有一次采样检测,如果是针对饮用水,需要更加严格,提高采样频繁,一次的采样必须至少有两次次采样检测,若发现异常需要再次提高采样的频率,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2 选择合理的采样地点

采样地点的选择,就是需要选择合理的监测基准,这是水质监测的关键所在。如果要监测江河的水源,那么需要根据水的深度、分布的宽度选择合适的基准。水面宽度小于50米的河流,只需要一条垂直线,这条垂直线需要设置在水面宽度在50米到100米之间的左右两侧。水面宽度在100米到1000米之间,要在这个宽度之间设置三条垂直线,分配在左、中、右三侧。水面宽度大于1500米,就必须设置至少五条等距的垂线[3]。在检测基准设置好之后,采样点就可以放在水面0.3m左右的位置。

2.3 合理使用仪器设备

水质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监测水质的仪器也越来越高端,这些仪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也保证了水质监测的准备性和稳定性。工作人员在学习使用仪器的同时也需要定期保养仪器,按时调试、送检,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在某一个方面来说,也就保障了水质监测的稳定性。

2.4 从污染源着手

水质监测需要充分考虑监测地区的污染源的特性,根据不同的特征选择不同的监测方式。若水质监测的地点有渗坑,渗井。表明这个地方的含水层有很大的渗透性,水体的污染形状比较容易形成块状,这个时候的监测点需要与地下水流垂直,这样才能监测到扩散的污染物。另一方面,若水质监测的地点只是区域性的渗坑,渗井,表明这个地方的含水层渗透性比较差,水体的污染形状比较容易形成点状,这个时候的监测点需要选在离污染源最近的地点。

3 结语

水是整个世界赖以生存的条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水质监测也越来越重要。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项研究对水质的监测是一个质的飞跃,也会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1]芦萍.浅议水质检验的过程控制管理[J].科技创业家,2013,12(9):127.

[2]熊莎莎.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方法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06(11):175-176.[3]刘素娟,殷春艳.分析水质检验中的数据误差及处理方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3):230-2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5]吴红燕.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技术与应用,2011(17).

猜你喜欢

监测点准确性宽度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抚河流域综合治理监测布局优化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全站仪极坐标法监测点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栓的关系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