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创新性相结合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2016-03-13刘建航陈日兰林寿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刘建航,陈日兰,王 瑜,林寿宁(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标准化与创新性相结合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刘建航,陈日兰*,王 瑜,林寿宁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实习是医学生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如何规范医学院校实习生管理,并与创新管理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是医学院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我校通过引进ISO9000认证理念规范管理医学实习生,并进行了系列探索,收到良好效果。
标准化;医学生;实习管理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1]。
医学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学习,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具备基本技能的临床医生。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活动在临床教学基地进行,在临床带教教师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活动,实现学习目的[2]。因此,临床实践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与保证。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的院校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与不均衡发展,再加上管理漏洞等因素,导致教学实训基地管理和教师带教不规范。由于教师本身教学素质不高以及部分学生对实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就业择业、考研等因素影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极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不服从管理、实习不主动、沟通不畅、动手能力差甚至擅自离岗等,这不仅对医院正常的工作、管理和运营造成影响,而且会导致不必要的医患纠纷,进而使医院、学校形象和声誉受到损害。因此,如何规范医学院校实习生管理,使标准化管理与创新管理相结合,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医药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是医学院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 1994年提出的,是指ISO/Tc176(国际标准化组织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在企业中应用广泛。我院根据其质量原则中的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持续改进、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等,引进了ISO9000认证理念进行实习管理。选择2014届实习生167人,2015届实习生211人,实施标准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融入创新管理模式,进行标准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实习管理模式探索,现总结如下。
1 标准化管理具体做法
(1)制定标准,修改学生实习手册及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执行。早在2000年,我校就针对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实习生试行了以病种为基础的实习及考核模式[3~5],并于此后的全部医学类实习生中进行了推广应用,编印了《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类学生实习量化考核手册》《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类学生实习病种记录本》《广西中医学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2005年进行修订,增加了临床医学类、口腔医学类学生的实习量化内容。2013年,广西中医学院升格为大学后,再次组织专家对实习内容、病种、管理规定进行完善和修订。这次修订结合2010年开展的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所要求的内容以及执业资格考试要求,使实习更直观,更符合职业发展需要,同时也让学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量化实习和记忆,保证了实习质量。
(2)加强管理,合理分级。学生进入实习前,由学校对上一年度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基地进行评估,并发放实习意愿调查表,对上一年度学生总体评价不高的实习单位(如食宿条件差、实习管理不规范、带教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指导不规范、整改不力)暂停安排学生进点实习,要求所有实习单位均实行分级管理,形成“学校—医院—主管职能部门—实习科室—带教教师—实习组长”的组织架构和一体化管理模式,
(3)实习前统一培训,进点后院内系统培训。从2004年开始,我校改变了以往学生理论课和临床见习结束后直接进入临床实习的做法,采取临床实习前两个月进行系统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医疗文件书写、医患沟通能力培训、执行力培训、感染知识培训、护理安全培训、基本技能要求强化训练等,从人文教育、心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身份特征转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学生进点实习后,要求实习单位结合本院特点给学生增加“如何做好一名合格医学实习生”、纪律教育、实习轮转计划制订等专题培训,使学生对未来一年的实习有全面的了解。
以上标准化管理模式经过不断修订和完善,已在我校医学类实习生中广泛应用,并推广至其他专业,取得了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索更有效的医学类实习生管理模式,我们从2013年开始,结合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关要求,融入了创新管理模式。
2 创新管理模式的实施
(1)以竞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指导(教师带教,学生参加技能竞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过程,结合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要求,我们在培训中注入了以竞赛为抓手的实习生岗前培训,强调学生临床思维建立、应变能力培训。学生10人为一组,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同时到医院进行模拟实习,跟师查房,参加各项医疗实践活动。此阶段以观摩、教师讲解为主,让学生对临床实习产生直观认识。
(2)开展教师教学论坛,强化带教教师教学基本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开展以青年教师教学论坛为模式的午间课堂,课堂设在可容纳300人的职工饭堂,每天中午12:00~12:30,由教学部统筹,各临床科室轮流派一名教师讲课。参加听课的人员除了本科室医生、护士、进修生、实习生外,还有到饭堂吃饭的全院职工。对听课人员不做特殊要求,但要求讲课教师着正装,有正式讲稿、课件,利用多媒体及板书结合方式进行讲课。课后进行调查问卷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教态、声音、语言表达能力、礼仪、课程完整性、规范性、创新性等。
(3)开展不定期实习督导和实习中期考核,对实习质量进行督察。为了更好地对实习质量进行监督,我们成立了督导小组进行不定期督导,由主管部门、专家、实习生共同组成,每月对每个科室至少进行一次抽查。抽查内容包括实习生是否按计划轮转、实习生进科出科考核、教学小讲课、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病人对实习生的满意度等。实习6个月后,学校派出考核组对全体实习生进行实习中期考核,参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式进行,重点考核问诊、病历书写、体格检查、专科技能等,并于考核结束后进行现场点评。
3 效果评价
发放调查表,向2014届学生发放调查表167份,收回126份,向2015届学生发放调查表211份,收回189份。调查内容包括:(1)实习生性别、专业、目前所在实习科室、已经实习过科室、尚未轮转科室等基本信息;(2)实习生对实习医院和医院科室的总体认知度,医院对实习生的管理,实习生对学校实施的实习管理模式的评价、对自己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的满意度以及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向带教教师发放调查表100份,收回100份,了解实习医院对学校实习管理模式的评价和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价。我们发现,对目前标准化与创新性相结合的实习管理模式满意的实习生与带教教师共286人,占98.96%,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为88.36%,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满意度为92.00%,所有实习生和教师均认为标准化与创新性相结合实习管理模式有助于实习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明确实习目标,有利于带教教师有针对性地带教指导,有利于强化实习、带教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实习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跟踪评价其对医学类人才的培训效果。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2]卫生部,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Z].卫科教发[2008] 45号.
[3]黄贵华,邓远美,罗伟生.民族地区中医药教育临床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高教研究,2002,8(2):87-88.
[4]黄贵华,罗伟生,邓远美.改革医学生实习考核方法的思路与做法[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18(1):53-54.
[5]黄贵华,罗伟生,邓远美.开展内科临床技能量化考核的实践探索[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5(2):72-73.
(*通讯作者:陈日兰)
G420
A
1671-1246(2016)01-0117-02
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资助项目“以ISO9000认证的理念规范医院对毕业实习生的管理”(SK13ZD024);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中国梦主题教育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路径研究”(2015JGA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