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2016-03-13宋运娜
宋运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4)
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宋运娜
(齐齐哈尔医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4)
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师、学生、动态资源、教材与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政策扶持等方面来研究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资源
2010年发布的《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出,知识目标的第一点是掌握与医学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与科学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1]。全国医学院校的数学课程是必修课,数学建模作为医学和数学的桥梁课程备受瞩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合理地挖掘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是实施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资源的本质是课程开发的条件,是课程的来源和构成要素,是课程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课程资源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资源上的保证,为课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展现提供了背景与基础。我国新兴的医学院数学建模课程具有多样性、潜在性、具体性、客观性、可变性、广泛性等特点[2]。医药数学建模课程中数学建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1 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
1.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医学院校数学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通过具有适切性的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其认知渠道,培养创造和探索精神,使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从而改变对数学的看法,提升学科地位。
1.2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学的主体——学生尝试探索解决新问题,寻求最新的答案。教师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一次次突破、甄选,体验新的教学资源给课堂带来的活力,从而促进自身发展。合作和交互学习、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全面推进,有利于资源结构优化和规模优势发挥。
1.3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数学建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原来很多在医学中经验的总结转变为定量的分析。在医学中运用数学方法、计算机手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开拓视野,实现医学和数学学科间的资源共享。
1.4提高教学质量
适切性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了教师繁重、重复的工作,使得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传统课程资源得到拓展和延伸,有利于丰富教学模式,弥补不足。
2 数学建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数学建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学得以正常进行、不断提高的有力保证和必备条件。怎样开发和利用医学院校数学课程资源,是每位教学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2.1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教师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教学中居首位的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参与者、感受者及具体实践者。首先,教师要树立教学资源意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心理及人格素养不断升华,把自己打造成为非凡的课程资源[3]。数学建模教师多有数学专业背景,而医学院校要求数学建模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了解计算机应用软件,理解医学基本原理,掌握医学需要的数学知识;能将一些临床案例资源进行收集并转换为建模实例,并用于数学建模教学中。
数学建模课程资源极其丰富,但过于繁杂、无序。教师需要收集、整理、选择、甄别,做到有效开发,为我所用。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总结每章节的知识点,课前、课后与学生交流;定期书写教学工作总结、教学体会,撰写教法论文;按时整理文档,总结材料等,达到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突破,形成对各种课程资源的优化整合,促进课程的实施。
教师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是影响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核心因素。教师对数学本体有深刻的认识,对不断发展的教与学、心理学理论有基本的把握。同时需要分析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教材编排及知识展现方式,认识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目标实现的关系,创设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和途径,促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化和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是实现新教学实践的需要。
2.2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载体——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教学活动中“课程资源”的构成者和生成者;是教学活动的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奇思妙想,使教师每一次教学都会有新的收获,特别是结合医学的实例,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使用数学资源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提高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和多样性的成果。
2.3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亮点——动态资源
教师教学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执行预设方案,而应根据师生、生生互动情况,沿着学生的思路,调整教学过程,设计和组织后续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式的,如师生互动、生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况、新思路、新方法等,都是具有价值的资源。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堂上生成性的课程资源。
2.4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教材和教学资料
对于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教材的开发是个重点。目前全国的医学院校数学建模教学没有正规的教材,都是借鉴理工科院校的数学建模教材,结合一些医学实例进行讲解。编写一本适合医科生的教材迫在眉睫。应深入钻研目前的教学内容,针对医科生特点编写教材,科学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工整理医学相关内容,赋予时代背景。在教学中对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取舍、调序、重组、再创造,基于教材而不完全依赖教材,补充完善现有教材。有效教学需要突破教科书内容和难度的制约,实现对一本教材教与学的跨越,今天教科书的含义是:以教科书的资源为主体,综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高效教学[1]。
教学资料主要是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的文本资源。寻求医学实例与数学很好的契合点,并不断完善、实践。注重经典内容和时代内容的结合,使取材具有基础性,能体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同时取材要新颖,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突出医科数学建模的特色,加强数学和生物医学的联系,体现数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注重医学数学的基础性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资料中可适当引入一些重点知识背景和数学史。
2.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网络资源
数学建模课程涉及知识多而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讲精、讲细、讲全面。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即开放性、共享性、自主性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与平等性,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网络资源包括文本、图表、图像、音频、视频、动画、课件、全程讲授录像、辅助全文资料、案例习题库、模拟实验库、练习试题库、考试题库、在线答疑、网络同步课堂、在线浏览、资源目录的索引、全文参考资料、教学视频点播、下载存储、常见问题解答等[4]。
利用网络资源提前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学习中涉及的新知识、新领域、新方式有所预习[5]。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与学生互动、解疑释惑、布置作业,拓展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6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扶持政策
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扶持。学校各方面的管理、支持和激励是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最有利的助力器和加速器[6],是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依靠。(1)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及评价标准,赋予教师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建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从思想和物质等方面给予有效的支持与鼓励,消除教师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中的思想顾虑和束缚,将课程资源改革切实落实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从理论的积累到具体的实践,需要在理解和认同新理念的基础上,反思得心应手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方法,并找到可能的结合点、契合点、创新点,且反复实践和尝试。其实,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仅仅是为了补充教科书不足,使之适合不同地区的差异,而是为了更加丰富课程内容,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在更高更广阔的角度领悟课程的价值。(2)强调教师培训,给予教师切实有用的相关技术支持[7]。(3)在一定范围内举行数学建模课程资源展示、数学建模竞赛、数学建模公开课等,提高数学建模在医学院校的公认度。(4)组建数学建模小组[8],鼓励学生发现、寻找好的案例,自学相关知识。同时学校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并与学生的综合测评、奖学金、专业分化等切身利益挂钩,最大程度调动其积极性。
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教学的当务之急。通过学校的政策支持,教师努力把自己打造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善于利用课堂上生成性的课程资源,有效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及网络工具,使医学院校数学建模课程资源达到开发和利用的目的。
[1]冯天祥.《计算机应用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2(6):157-159.
[2]刘丽颖,张太军.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2):84-87.
[3]彬彬,孔凡哲.试析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困惑[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68-72.
[4]王冲.网络课程资源整合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5.
[5]徐章韬,顾泠沅.面向教学的学科知识之课程资源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26-30.
[6]夏亚荣.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科技向导,2013(21):50.
[7]孙翰英.高职院校课程资源库开发设计研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8-10.
[8]王彦丽,翁苏湘.高等医药院校教学资源平台的管理与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73-75.
G420
A
1671-1246(2016)03-0018-02
注:本文系齐齐哈尔医学院教育科研项目(JY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