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生命教育”的舞台上华丽转身

2016-03-13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薛庆夏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学会班级

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 薛庆夏

初中是一个人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时孕育,公民底色在这时铺垫“班主任在教育第一线兢兢业业,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面对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班主任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德育特技教师陈镇虎说。的确,新形势下,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转型发展”成为今后工作的关键词。泉州培元中学申报的体验式生命教育课题给我提供了绝佳的转型机会,驱动创新,从学生单向发展转向师生共同发展,从社会化的通道转向生命成长的沃土。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最初价值的尊重与回归。这是一个尊重、平等、自由、创新的舞台,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我作为执行者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一、寓教育于实践,寓教育于生活

学校为课题班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鹅黄色的墙壁,敞亮的教室,人均活动面积拓宽了,同时也拓宽了心灵释放的空间;这是个只有30个人的班级,学生间的关系显得更为亲密,师生间关系更为融洽;放大了每个孩子的个性,看到每个孩子的成长空间;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团队精神在小集体里更加重要,因为明白数量上的劣势必须靠质量上的优势来弥补,需要相互支持、相互依靠、相互激励、取长补短,通力合作;在团队活动中,个人的展示空间扩大了,一次活动,一个孩子都要担任多重角色,实践中更发现自身具备的从未被发现的能力。他们体会合作的快乐,实现自我的价值,培养组织能力,提高领袖才能。而在这个团队里,班主任的角色不仅是领导者,更是参与者,与学生一起承担比赛失败的责任,与学生一起分享比赛胜利的快乐。

在参与学生实践过程中,作为班主任的我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不再需要考虑搬出大道理后学生如何接受,而是寓教育于实践,寓教育于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初中三年,学校曾组织过多次“游学”,“游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文化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应成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在游历中学习,是一种更本真、更自然的学习,它更多的是学生做人的基本能力和素养。在“游学”过程中,我要先备好课,查阅游历的地方的相关信息,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学会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如何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师生们集体旅行、集中食宿,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拓宽视野,增进体验,老师要注意培养其公共道德、自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本身也是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的使命何其崇高,这种崇高,并非人人都会天生拥有,需要用一种力量去唤醒。于漪老师,“让生命与使命结伴同行”教书不仅是教师的职业,更是实现生命价值的绿洲,若能在这片绿洲上种下种子,让它在漫长的岁月中呈现盛开的绚烂,那么职业的价值也就提升了。

二、从“经师”到“人师”

教学,对于昨天的教师、今天的教师、明天的教师永远都是一种自我挑战;以学生的成长推进教师的成长,以教师的成长促成学生的成长,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与其说是我在管理着这个班级,还不如说是学生在真正地塑造班级。

人文关怀是小班化管理的重心,提升人格魅力是班主任人文关怀的切入点。因此,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加上能够站在时代前沿的学术水平,是构成班主任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班主任不仅是“学高为师”的“经师”,也是“身正为范”的“人师”,班主任是努力体悟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蕴的人,是努力践行卢梭“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要求的人。

担任课题班班主任的这些年,为“人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尤为强烈。小班级里,学生个体被无限放大,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格塑造都需要悉心关照。这就要求自己要以对待孤本地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在班集体教育方法上,做到回归到“人”,回归到“生命体”,回归到“教育主体”。因为教师的言行关系到与学生的距离,一开始就要从学会微笑,学会表达,学会亲近,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感受,学会发现等去改变自己,只有为“人师”才能育“人材”。

三、从“管理”走向“诊断”

我们爱孩子、造就孩子,但如果没有计划,又不能认清自己孩子的才能来因材施教,恐怕就是舍本逐末,没帮孩子,反而害了孩子。——刘墉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育或教学,缺乏一种合理的评价方式,教育以“评分”来衡量,教学以“分数”来判定。事实上,教育的评价不是要对学生分出高低优劣,更多的时候是要把一个阶段学生学习生活的表现,所取得的进步状况反映出来,而且这种是全息、全方位的,既要反映优点与进步,更要反映缺陷与问题。所以,不管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还是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角度,都需要从冰冷的数据中走出来,反观存在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指示下一步应该怎么做的方向与目标。

小班化由于学生人数少,加上教师整天和学生接触、相处在一起,能够较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针对每一个学生情况开展有效的教育。克服了“教”与“育”的盲目性,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例如,学生每周都要写成长周记,记录一周的心情与体验,困惑与问题,经历与感受。然后,班主任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借助电子邮箱,微信等网络手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迅速而有针对性地有效引导,对学生成长才真正有所助益。

教学上,获取大量的有关问题与缺陷的提示性信息,据此改进教学,而不是学习结果的简单比较性信息。在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的同时,也是教师自身能力提升的过程,面对不同学生的学情,教师需要思考教学设计、作业布置、课后辅导的方向等方面做出适时的调整。既要备课文,也要备学生,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做到因材施教。

新形势下,班主任比科任老师面临更多新的情况与新问题。体验式生命教育课题班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尝试,也是推动班主任创新转型的平台。这样的机遇非常宝贵,小班级地班主任看似轻松,实际上任重道远。重学生人格培养,重学生个性发展,重学生能力提升,都要求班主任转变观念,工作上要上一个新台阶,达到一个新水平。可学可做的事情还很多,将在未来的三年和学生,和社会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学会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学会分享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学会分享
班级被扣分后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