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让学生“爱上”数学

2016-03-13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教育办公室康泽林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8期
关键词:错题探究数学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教育办公室 康泽林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呢?

一、做一个教好数学基础的教师

数学学习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要抓好基础知识

学生数学的学习过程主要是完成听、读、看、记。例如在教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我是先教会学生运用字母表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用字母表示公式,学生易记,易懂。

(二)要提高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选择性地认真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例题,重点精讲,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去仿类型分析与练习。同时每测试完一单元,要及时进行试卷评析。对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就略去不讲,反之,则要加强辅导。

(三)要进行针对性复习

归类复习是数学老师在复习期间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归纳总结各种类型时,应按照每种类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技巧来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正确灵活、快速解答每种类型及总结归纳的习惯。

(四)要设置错题本

作业主要完成孩子的检测能力,而错题本主要完成查、缺、补、漏。我平时会把每一份题中的重点题,易错题,不常见的类题型总结起来,再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记下来,并把错误的过程和正确的过程记下来进行专项练习,给学生重点精讲。

二、做一个教出数学味道的教师

(一)数学味,重要的是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例如“万级的数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是错的。因为“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万位、十万位……”才是数位的名称,二者不能混淆。

(二)“数学味”不能靠简单下放,而需要深度思考

1.定准目标

布鲁姆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师要挖掘哪些地方需要学生探究,怎样探究才有效。

2.读懂教材

教材的呈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示着教学方式,教师在研读教材的时候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长度单位”一课为例,教师应该思考:为什么样要这要呈现?用小手、铅笔和文具盒量长度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要把直接用尺量放在后面?学生又会怎么思考问题呢?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探究,才更有目的性。

3.经历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按“假设猜想—操作验证—反馈”设计教学活动,把数学内容放在真实有趣的情境里,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准起点

孩子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备课预设环节,应该想一想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哪儿,保底的内容、孩子必须会的内容是什么,要研究核心的东西,抓住核心的东西让孩子探究,把课上得简单、上得轻松。

(三)数学味,就是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知识从哪里来,更要让学生知道往何处去,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解决“怎样去”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学生需要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应用数学,所以数学教学离不开生活味这个调味剂。

三、做一个教出数学品味的教师

只有学生在学习中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数学教师要有语言魅力,数学教师还要有沟通魅力。

(一)生命成长——用真情帮助儿童跨越学习的障碍

记得吴正宪名师有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在一次借班上课时吴正宪老师将目光投向了班级“容易被遗忘的角落”。吴老师走了过去,“老师,我妈说我脑子有毛病,不是学习的料。”吴老师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一次超越,一次从“墙角”走向“舞台”的超越。在小组讨论中,吴老师首先走到他们组,耐心地聆听他的想法,与他交流。几经鼓励,他终于勇敢地举起了右手。最后吴老师还不忘再次鼓励他:“今天你在同伴们面前风光而洒脱,但愿这能成为你走向进步,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可以想象这样一节数学课会给孩子们留下些什么?

(二)贴近生活——让数学变得富有魅力

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现象的解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教学时应该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将数学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数学学习的内容附着于现实的实际生活的情景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活动的机会和时间与空间,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关注经验——让学生建构自己的数学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激励、唤醒和鼓励”。我们要做的就是运用学生经验过的例子彰显“大道理”。例如吴正宪老师教学“行程问题”一课时,用课桌当桥,拿铅笔盒当车,现场演示“车”通过“桥”的场景。通过模拟操作,唤醒学生“行程问题”的经验。

(四)提供时空——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灌输给学生。”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是单一的、静态的,而学生获取的方式却是多样的、动态的。老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思考、交流、实践、探究的空间,使教学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五)培养习惯——积攒一生的财富

一方面是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逐步学会看懂“图、文、式”,训练学生“看、读、思、练”。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明确题目中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再一方面培养学生自觉检查作业的习惯。

猜你喜欢

错题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压强』易错题练习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