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2016-03-13权武汉

黑龙江水产 2016年5期
关键词:霉病氧量摄食

权武汉

(勃利县倭肯镇政府林牧渔业指导中心 黑龙江 勃利 154500)



鱼类越冬

如何提高鱼类越冬成活率

权武汉

(勃利县倭肯镇政府林牧渔业指导中心黑龙江勃利154500)

我县冬季气候寒冷,结冰厚,封冰期长,给鱼类越冬造成很大困难。当水温下降到7-10℃以下时,几种主要养殖鱼类就会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在结冰情况下,不冻水层温度为1-4℃左右,这些鱼类基本不摄食,新陈代谢减缓,停止生长。这时如果不加强越冬管理,就会造成鱼类死亡,从而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认真搞好鱼类安全越冬工作,已成为发展我县水产养殖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那么如何提高越冬鱼成活率呢?

一、越冬鱼类死亡的原因

1、水体严重缺氧。到了冬季,因干旱缺乏水源补充,水中浮游植物量减少,光合作用弱,产氧量少,造成供求失衡,产氧量小于氧气消耗量;水体由于投饲、施放肥料及水生动物(鱼类)排泄物积累,有机物多,大量消耗氧;再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如1升水体含二氧化碳80毫克以上会使鱼类中毒死亡)、硫化氢过多超标,亦会造成鱼类(种)慢(急)性中毒死亡;鱼类放养密度大,引起缺氧死亡;防寒过冬措施不力,冻伤染病(水霉病、寄生虫病)死亡;池塘保水性差,渗漏严重,造成缺水缺氧死亡。

2、规格小,御寒能力弱。在越冬期间,鱼种苗基本停食,少活动,新陈代谢缓慢,只靠积贮的体能维持生命。经过一个寒冷的冬春,常会因耗尽体能而死亡。

3、机械损伤。因拉网捕捞或鱼种并塘的机械损伤染病(水霉病和寄生虫病)死亡。

4、管理不善。如池塘漏水时没有及时补充新水,缺水缺氧死亡;氨氮超标,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过量,没有及时加注新水淡化毒物造成中毒死亡;受寒潮冻伤鱼体表患水霉病等没有及时进行水质消毒、投喂药饵而造成死亡等等。

二、预防措施

1、选好越冬池塘。越冬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鱼种成活率。选塘的条件如下:背风向阳,保水性好,鱼种池面积3-5亩,成鱼塘面积5-10亩以上,排灌水方便,池塘结冰后水位要保持2米,越冬池水深应保持1.5米以上,池底要平坦,淤泥越少越好。水质要求含氧量高,有机物含量少,如含氧量太低,应增加流程和跌水,有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流入的不能作为越冬池。条件较差的越冬池,应严加修整。如水浅、塘泥多的鱼塘应结合农田积肥,挖出淤泥,加高加固池堤,提高水位;尽量清除池边杂草和池中野杂鱼等。

2、培育大规格鱼种过冬。鱼种规格越大,体格越健壮,越肥满,越具有较强的抗寒冷能力和耐缺(低)氧能力,死亡率较低。越冬鱼种规格应达50克以上,体质健壮肥满,无病无伤,耐寒和抗病力强,对缺氧的适应力也强。在7-9月鱼类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尤其秋天,鱼类大量摄食,积存脂肪,以供越冬消耗,此时,应足量投喂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培育体大肥满鱼种。如果是养殖成鱼(达不到上市规格或想转入第二年春节后淡季出售者),也应投喂充足的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饲料,育肥过冬。

3、培肥水质,适时投放入。冬前,池塘要作适当清整,清塘消毒,培好水质。一亩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泼洒。生石灰可中和酸性,提高pH值,改良水质,释放营养素;水质消毒后,培肥水质,使鱼种落塘后即可摄食丰富的饵料。适时投放就是掌握好放养时间。投放太早,水温高,鱼类活动频繁,耗氧和耗体能较大;投放太晚,天气寒冷,操作拉网可损伤鱼体表,易感染水霉病,会造成大批量死亡。

4、合理放养。鱼种苗放养,有单品种养殖、多品种混养,所以要分品种、分规格。比如以培育鲢鳙鱼为主的可使主养鱼种占70%,搭配30%草鱼种;以培育草鱼种为主的可使主养鱼种占70%,搭配30%鲢鳙鱼种;如果是鲤、鲫鱼等底层鱼类,就不互相混养,因为相互的食性大同小异,当然也可混养20%的鲢鳙鱼种滤食浮游生物,作调节水质用。一般亩放10厘米以上的鱼种3-5万尾,无水源补充的死水塘亩放1-1.2万尾或更少。如果是成鱼养殖,一般亩放300公斤不能上市的成鱼;也可捕捞多少(以尾数计),放回多少;捕什么,放什么,品种相对稳定,有利于稳产增产。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不能死搬硬套。

三、越冬鱼类的管理

保证鱼类安全越冬,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而且应加强越冬管理。实践证明,管理的好,可避免鱼类越冬死亡。

1、精心管理,及时检查越冬情况勤巡塘,勤检查水质、水色、水位和池鱼活动情况,特别是要定期测定水中溶氧量,当池水溶氧量降到3毫克/升时,应采取增氧措施。在没有测氧条件的鱼塘,可以打冰眼观察水色和生物活动情况。当水面浑浊,变黑,有腥臭味,冰眼处有浮游动物、虾、鱼等生物时,是水质变坏缺氧的征兆。

2、定期注新水水源方便的越冬池,应定期注水,一般20-30天注水一次。具体多长时间注一次,每次注多少,要依越冬池水位下降和溶氧情况来确定,注水是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3、扫雪雪对阳光的穿透力影响颇大,因此越冬池积雪应及时清扫。池面过大,不能全扫也应扫一部分,以便改善光照条件,增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

4、防止惊动鱼类越冬池应禁止滑冰、冰下捞鱼虾等,避免鱼类受惊乱蹿,消耗体力,增加耗氧量。

5、循环水增氧当越冬池严重缺氧而又缺少水源时,可采取循环水增氧法。即在越冬池用泵提水,使水在冰面流动增氧,然后流入池水。这种方法增氧效果较好,可作为解决缺氧的应急措施。

猜你喜欢

霉病氧量摄食
含硫废弃物系统、反应炉燃烧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残氧量模型的修正方法在比例控制型烧嘴上的应用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轻则摄食减慢,重则大量死鱼!加州鲈养殖亚硝酸盐超标,预防处理如何做好?
新型稳定防漏风测氧优化技术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