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应力40 mT梁混凝土气泡问题及其防治

2016-03-13温家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12期
关键词:集料气泡骨料

温家宝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预应力40 mT梁混凝土气泡问题及其防治

温家宝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通过在木兰大桥A1标段T梁预制现场的施工和实践当中,针对梁体气泡形成原因,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和施工中应着重注意控制的环节,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气泡成因;防治措施

1 工程介绍

木兰松花江大桥及引道工程A1标段是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2014开始承建的,引桥全长1 480 m。上部结构为37×4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转连续T梁,共计370片。

2 气泡成因

2.1 问题现象

通过对本合同段预制的370片40 mT梁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大多数T梁侧表面存在气泡偏多现象,马蹄上斜面气泡比较严重。不仅影响了T梁的外观质量也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所以分析其混凝土表面气泡形成的成因,从而预防控制混凝土表面气泡形成。

2.2 T型梁混凝土表面气泡成因分析

针对梁场出现的这一外观质量问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经验、以及围绕气泡问题的试验认证,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级配不合理,导致集料偏多。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材料本身级配存在不合理现象,如粗料偏多,细料过少,碎石材料中的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实际砂率和实验室所提供的砂率有所不同。这种情况下,细集料难以将粗集料之间存在的空隙填充,进而导致集料密实度不足,从而形成气泡自由空隙。骨料干燥在拌合过程中不断饱和吸水产生气泡。

夏季施工温度对气泡的产生影响较大。夏季施工温度较高,水分蒸发快,混凝土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塌损较大,浇筑时混凝土塌落度较小,流动性小振捣时气泡不宜溢出;有时为了保证水灰比,所以增加外加剂参量,相应的引气量也随之增加,气泡含量增多。掺和料对气泡的数量产生直接影响,混凝土中的水泥对混凝土强度提供一定的保障,利用掺和料代替部分水泥,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改善,其中活性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强度,适当的将掺和料加入其中,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得到提高,从而形成一种胶合料,使骨料间的空隙得以填充,从而减少气泡的产生。但是在其中加入掺和料,有可能会导致混凝土的黏度有所增加,从而影响气泡的排除,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过多的混合料,会导致过多气泡产生。

气泡的产生与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振捣不充分、不均匀有关。预制T续梁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与附着式振捣器相结合的振捣方式。由于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分层浇筑混凝土厚度过厚,在振捣过程中不能控制发完好,使得振捣不充分,不均匀,在混凝土拌和浇筑过程中,容易混进一些空气,混凝土拌合物的气泡即不能自行逸出。

模板表面打磨不到位不光滑,模板所用的脱模剂涂抹的不均匀或者过多,太粘滞留或粘住水和气泡。

3 预防措施

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骨料大小和针片状颗粒含量,备料时要认真筛选,剔除不合格材料,实验人员多做试验在保证正常施工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级配,使粗集料与细集料比率适中。

在夏季施工时根据气温、混凝土的塌损情况,适当调整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扩展度。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同时,适当使用外加剂的用量,且选择适当的水灰比,可以在实验室内多做几组,相互比较从中择优选用。

使用化学成分品质相对较好的外掺剂和水泥,当下,我国有较多的品牌,不能对其进行一概而论。实施化学分析属于一种较好的方法,但针对实际生产,可以多做机组试件,这是最为简单易行的方法,在多种试件中选取一个较好用于生产。对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要提高重视力度,对T梁进行选择,所使用的振捣设备是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相结合。其中的插入振捣,需要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所使用的振捣时间越长,混凝土就会越密实。但振捣的时间过长,材料中的石子会下沉,水泥浆向上浮,从而产生分层、泌水以及离析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松顶现象”发生。如果振捣的时间过短,骨料颗粒还没有靠紧的情况下,难以将其中的空气和水分排出,从而实现要求的密实度。在特定条件之下,将振捣的时间进行适当延长,可以使振捣的效果得以提高,但是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只有在规定范围之内,才能将气泡排出。因此,需要对振捣半径进行合理选择,进而使振捣效率得到提升,并且是振捣的范围得以提升。当频率过大时,振捣范围适当减小。通常情况下,插入振捣器的振捣半径在45~75 cm之间,插入的间距要控制在60 cm以下。针对附着式振动器而言,需要对其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附着式振动器可以被分为三层进行布置,对于马蹄部分而言,可以分别在幅板当中布置振动器,对1排钢板进行固定,其中的单排钢板间距大约在1.5 m左右。使用高低错落布置的方式,和砼分层厚度之间进行有效配合,进而进行倒角部分的振捣。为减少气泡生成,每次模板支立前,应打磨干净,模剂不可涂抹的不均匀或者过多。

4 结 论

由木兰大桥引桥连续T梁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气泡原因的分析。得出以下减少气泡的结论:对级配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粗集料达到相对适中的比率。结合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对混凝土性能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加入外掺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最佳的振捣时间,对振捣半径的频率进行合理选择。模板保持光滑,脱模剂要涂抹均匀,不宜涂抹的太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S].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S].

2016-01-10

温家宝(1988-),男,助理工程师。

U445.7

C

1008-3383(2016)12-0131-01

猜你喜欢

集料气泡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高性能轻集料混凝土运用分析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研磨功对再生集料性能改善的量化评价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性能研究
冰冻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