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新思考

2016-03-13曹小臻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5期
关键词:创业项目第二课堂应用型

曹小臻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510830)

1 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现状

应用型高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2009年4月,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有770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绝大部分为地方应用型大学。特别是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之后,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重视应用型高校的建设与转型。而作为应用型大学要承担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专业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任务,其主要载体或途径在于加强实践性教学。

创业教育作为跨学科、高综合性及实践性的教育,受到了各应用型大学的大力推进和积极的发展,特别是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大学尤为重视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创新。目前,国内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多以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课堂即创业相关课程教育,包含了创业知识、技能、素质、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课程。第二课堂主要包括:各类创业讲座与沙龙、创业计划类学员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类学生社团及学生活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等。具体的培养途径大致可分为:KAB创业教育模式、创业培训班模式、公选课模式、创业工作室模式、创业竞赛模式。随着国内应用型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日益重视,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如有的院校将部分创业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程,并扩大了创业导向课程的学分比重,形成了公选+必修模式等。

2 现有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

目前,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国内对创业教育的重视都是空前的。但由于创业教育在国内尚处于初期阶段,各高校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参差不齐,导致现有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弊端。

2.1 各应用型高校对创业教育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各应用型高校不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但由于缺乏系统的思考和布局,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的各培养环节普遍存在联系不紧密,甚至相互脱节,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整体。

2.1.1 创业课程与第二课堂创业活动相分离

大部分应用型高校创业课程教学基本由创业学院教师担任或者由相应商科院系教师担任,而第二课堂创业活动如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创业能力训练项目则基本由各专业院系或者校团委组织实施,更有甚者,有的高校由学生工作处管理,有的由教务处管理。管理混乱导致创业教育缺乏一个系统的培养模式。创业课程不论是课堂教学环节还是评价环节均无法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导致创业课程内容与能力训练项目相脱节,学生并不能很好的将创业知识应用到具体的训练项目中去。

目前,各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的局面。比如各种创业比赛,有的是校团委组织,有的是创业学院组织,有的是专业院系组织,学校缺乏统一的协调与安排,而学生面对日益众多的创业类活动,往往会无所适从。

2.1.2 创业指导教师与专业指导教师相分离

不论是创业训练项目还是创业园孵化的实操创业项目,其指导教师多为各院系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缺乏相应的创业专业知识与经验,而创业指导教师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两者分离导致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片面性。甚至,部分院校的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或实操创业项目均由辅导员指导或者干脆不设指导教师,学生缺乏专业的指导,这也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1.3 创业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分离

一方面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师资普遍缺乏,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更是严重欠缺;另一方面现有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与大学生创业实操项目并不具直接相关性,借鉴和指导意义不大。虽然大部分应用型高校都设置了创业模拟课程与实验室,但这类模拟经营课程均以理想化市场为背景,与现实市场环境差距过大,难以与实操创业项目相结合,学生也很难从中学到符合市场实际的实操性知识与技能。

2.2 创业教育普遍存在实践性训练少,受众面小

各应用型高校无论是第一课堂的创业课程教学、模拟实验教学,还是第二课堂的学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基本以理论为主,或多停留在“纸上谈兵”式的浅层次训练与培养,缺乏有效的实践性训练。而作为实践性训练为主导的创业孵化基地,又因为场地限制等原因,受众面过小,只能针对部分学生团队。而且,各高校对创业园的建设工作也多以提供场地等硬件建设为主,对学生创业项目缺乏系统而专业的指导,这也导致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创业园中很难孵化成功。

3 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新思考

针对国内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现有的各自为政的散乱式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高度互联网时代下对创新创业的要求,创新现有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3.1 系统考虑与安排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

3.1.1 理清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目前,部分应用型高校中成立了相应的由校级领导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协调机构,统一进行各院系创业教育相关工作的协调与战略规划,也有不少高校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学院,进行创业教育与辅导。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学校管理部门应该首先从管理体系入手,理清各方关系。尤其应该理清校团委、专业院系与创业学院的关系。校团委负责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及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的活动,并协调各院系与创业学院的合作。创业学院负责进行创新创业的专业教学及指导,可以成立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各专业院系可以抽调骨干教师成立专业导师团队,负责创新创业中的专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课程教学主要由创业学院承担,而第二课堂中的各项创业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项目孵化等则由三方相互协调。具体来说,其中的创新创业比赛、社团活动可由校团委组织与管理,并协调安排学生团队与创业导师团队的对接。创业学院及专业院系共同组建校创新创业导师团,负责专业的指导,而校团委则提供后勤支持与管理。而创业教育中的实践训练环节,则应由创业学院组织与管理,如实体创业园、网络创业平台、创业资源与项目对接平台等。

图1 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示意图

3.1.2 设立逐级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特别注重实践训练,而要使实践训练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实行逐级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分阶段,并将各阶段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连接与整合,从而形成相互关联的有机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是针对全校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普及教育环节,该环节以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并使学生树立合理的创业观。此环节主要针对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创业基础》等创业导向课程(部分学校已经将该类基础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程),使每一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普及教育环节中,第二课堂主要是通过开展各类创业名师讲座、企业家论坛等拓展学生视野,树立合理的创业观。在平台支持上,主要为校级的创业资讯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学生电子刊物等,让学生能及时了解创业的最新政策与动态。

其次,进行创新创业相关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为主的兴趣教育环节。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针对有创业兴趣和热情的学生,进行更为丰富的和针对性的兴趣教育。在形式上可成立创新创业实验班,创业类学生社团等,通过更为系统的创业课程教育让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更为深入与完整。而第二课堂方面,以各类大学生创业模拟比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学生自行组织的社团活动为主要方式,进行创业相关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最后为实践教育环节。作为应用型高校,创业实践教育环节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检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该环节学校通过搭建创新创业实战平台,组织创业导师团对创业项目及团队进行一对一辅导与帮扶。而创业实战平台包括实体创业平台、网络创业平台、项目资源对接平台等,实体平台包括现有应用型高校普遍设立的创业园、校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从内在的连接来说,学校通过前两个教育环节的实施,从中筛选出优秀创业团队或者项目,进行一对一针对性的辅导,开展一些项目对接活动,引入校外企业资源,辅助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创业孵化,使得大学生在创业实操中进行锻炼提高,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实操能力。

图2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图

3.2 充分利用“互联网+”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与融合,“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环节,而走在时代发展前端的创新创业,这一点尤为明显。作为应用型高校,其创业教育势必离不开互联网,因此,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创业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及学生活动上,更应深入到实践训练环节。目前,国内不少应用型高校已经建立实体创业园等孵化基地,但很少有设立校级的网络创新创业平台。而与之相矛盾的是由于网络创业成本较低,风险小,网络创业对大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如目前日益火爆的大学生微商、淘宝店等。但不论是实体创业园还是微店、淘宝店等,对于刚刚接触创业的大学生来说过于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往往会无所适从。因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半闭合的过渡性创新创业平台显然是必要的,校园网络创业平台就是一个为大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过渡性平台。它与校园实体创业园相辅相成,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3.3 校企联合,共同搭建创业项目、资源对接平台

作为应用型高校,高度关注企业需求,深度整合企业资源,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是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观点。而在应用型高校创业教育培养模式中,充分整合企业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创业项目与资源的整合对接平台将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校企联合培养,不仅仅停留在聘请企业创业导师进行讲座和指导等常规方面,更应该提供一个企业与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对接的平台。

现实的情况中,一方面大学生创业团队有高度的热情和创造性,另一方大学生创业也普遍存在资金不足,资源短缺,对市场的估计不足等问题。而企业方面,有各种资源与需求却无法第一时间接触到大学生个人或团队,有心却无合适的通路。因此,搭建一个与企业高度互动的创业项目、资源对接平台,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该平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展示团队及创业项目的机会,也为企业提供展示资源、需求及直接接触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机会,让双方通过该平台进行接触与整合,从而使大学生创业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与社会对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韩延明.中国高校必须强力推进特色发展——研读潘懋元先生高校特色发展理论值感悟[J].高等教育研究,2010,(8):35-41.

[2]尹庆民,陈浩,斐一蕾等.校企合作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9.

[3]谢志远,吕一军,邹良影.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49-52.

[4]龚安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实现路径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4,(2):110-112.

[5]苏世彬,黄玉林,陆培民.“三加一”创业教育模式——基于台湾育成中心经验的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6):55-62.

猜你喜欢

创业项目第二课堂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山西18个农村创业项目获资金补助
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学创业应用 如何选择做健康事业 范俊宏康复 火爆创业项目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大学生创业项目实施的几点体会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