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和瓶颈

2016-03-13杜钟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行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信贷商业银行金融

杜钟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行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优势和瓶颈

杜钟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行

树立绿色金融发展理念,创新绿色金融发展体系是商业银行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绿色经济的兴起、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个人绿色消费的引领等给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带来契机,但绿色金融政策标准不完善、金融机构与环保机构缺乏协作以及绿色金融可操作性较差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瓶颈。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使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战略。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环保目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转型,不能仅靠政府资金投入,更要获得绿色金融的支持。因此,创新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实现绿色金融的开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绿色金融展望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更应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加快全球经济的绿色转型,争取更多的金融资源,在中国的倡议和推动下,G20于2015年12月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以期通过相关研究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推进绿色发展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迫切。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绿色金融的内容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保险等。就绿色金融的发展前景来说,中国的绿色信贷发展比较成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指引和评价体系。发展绿色产业基金,用财政贴息支持发展绿色贷款、建立绿色担保机制、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建立强制性的绿色保险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环境压力测试成为今后的发展重点。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也将成为商业银行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和促进经营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

二、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势

(一)绿色经济的兴起

绿色经济的兴起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融合。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需要更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的介入。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释放出支持绿色金融发展强有力的政策信号。对于银行而言,通过绿色金融的发展既可以开辟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新的业务增长,又可以以商业化形式履行社会责任,是商业银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和品牌,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商业银行应树立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发展的理念,制定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打造绿色金融品牌,密切跟踪国外绿色金融发展态势,将绿色金融理念贯彻落实到今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去,树立良好的绿色发展公众形象。

(二)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金融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银行可以制订相应发展体系、产品体系和保障机制。通过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等绿色金融形式,支持新能源开发与使用,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引导社会资本流向这些生态项目建设等绿色产业,从而加快低碳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绿色技术开发,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三)个人绿色消费的引领

随着绿色产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所用产品的环保标准和指数,“绿色消费”成为个人消费的发展方向,这也促进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反之,绿色金融不仅可以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同时也可以使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的理念。商业银行可以借此契机对消费者购买环保汽车、环保家电等消费品采取绿色信贷差异政策,与财政、商家等联手推出贴息甚至免息的消费贷款,刺激消费。

三、绿色金融发展的瓶颈

(一)绿色金融政策标准需完善

国际银行业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潮流,“赤道原则”已逐渐成为衡量大型银行参与国际项目的软实力。国际银行业在碳金融和绿色债券两大新兴领域的发展非常令人注目。汇丰银行等欧美银行创新性的在投资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基金等方面进行试验,效果良好。我的绿色金融还处在探索阶段,《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虽然首次给出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进一步规范了绿色金融的范围。但绿色金融的实践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绿色信贷,通过行业限贷、控制总量等限制污染型企业贷款。关于绿色信贷在国内并未有相应的标准出台,商业银行对绿色信贷的理解和操作也不一致,因此,制定的绿色信贷方针和制度都有差异,缺乏整体性。

(二)金融机构与环保机构的协作需加强

虽然不少国内商业银行已从多角度参与了绿色金融的发展,如中国银行是金风科技境外绿债的承销银行之一,但绿色金融的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绿色金融的实施过程需要金融机构、环保机构的相互协调配合。国内金融机构与环保部门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没有实现信息共享,企业环境污染信息还未进入银行征信系统等。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技术限制的壁垒容易突破,但跨界合作的实现还有赖政策的支持。如果银行能全面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充分发挥征信系统在环保方面的约束作用,将会促进绿色金融的良性发展。

(三)绿色金融可操作性需增加

目前公众对绿色金融缺乏了解,银行对绿色金融宣传不够,环保部门对环保情况掌握不够准确,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操作性并不强。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性,使目前绿色金融产品更多的面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而众多需要环境改造资金、污染较严重的中小企业难以实现环境融资的目的。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影响不能做到有效监督,能够获取绿色信贷的企业大多数是具备一定产业规模,同银行业务往来密切的企业,而真正需要绿色信贷资金来进行环境改造和技术升级的企业却得不到金融支持。

[1]马骏.中国绿色金融展望[J].中国金融,2016(16):20-22

[2]方智勇.银行绿色金融探索[J].中国金融,2015(10):19-21

[3]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展望及对策建议[J].新金融,2016(11):51-56

杜钟,女,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行人力资源部,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信贷商业银行金融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绿色信贷对雾霾治理的作用分析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