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为例
2016-03-13胡瓷红浙江理工大学
胡瓷红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机制研究
——以杭州市、宁波市和温州市为例
胡瓷红 浙江理工大学
中小型楼宇企业法律风险常见于企业设立与治理,知识产权,人事劳务,合同管理、行政管理、不正当竞争等领域。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必须从企业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和政府公共法律风险防控服务体系两方面入手。
中小楼宇企业 法律风险防控 公共法律防控服务
为全面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状况,本次研究选取了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宁波市北仑区和温州市鹿城区的部分中小楼宇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对应的防控机制对策。
一、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发展特征分析
中小型楼宇企业是指以商务楼、功能性板块和区域性设施为主要载体,人员规模、资本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现代服务企业和都市型工业企业。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规模较小,且人员具有一定流动性。根据杭州市下城区,宁波市北仑区和温州鹿城区的相关调查研究,50人以下的中小楼宇企业占了近90%,注册资金大多为500万以下,且人员流动率在20%以上的占了一半以上。
中小楼宇企业中知识产权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为主要的产业类型。调研中的三城市中小楼宇企业类型上,计算机/软件研发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占据第一位,为31%;保险/银行/证券/担保等资本密集金融行业占据第二位,为27%;批发/零售业为第三位17%;租赁业/商务服务业占7%;人力资源等劳务密集型占5%;住宿/餐饮业占3%;其他还包括物流,机电,能源,农业,兽医,交通等行业。
中小楼宇企业入驻的时间也较短,发展阶段各有不同。入驻5年之内的占所有调查企业的90.5%,入驻时间为5-10年的占8%,10-15年的占1.5%。从楼宇企业的发展阶段看,有近19%的楼宇企业处于创业阶段,26%的楼宇企业平均增长率位于5-10%区间,29%的企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20%,15%的企业平均年增长率为30-50%,还有不少企业自认发展略有波折。
二、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风险
(一)中小楼宇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
合同纠纷是企业最普遍遇到的法律纠纷,对中小楼宇企业的交易行为进行法律管理,实际上也是对楼宇企业交易过程的管理。调查研究发现,浙江省中小企业这种过程管理意识相对较弱,有57.3%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合同审查和管理制度。而对外签订合同时,合同形式众多:书面合同占35%,传真形式占30.7%,电邮形式占21.3%,口头合同占9.7%,其他占3.3%。
(二)中小楼宇企业劳动人事法律风险
中小楼宇企业存在一定的员工流动性,这就会产生潜在的企业劳动人事法律风险。其中是否签订劳动合同是最主要的法律风险,调查中,与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监事、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签订了劳动合同的企业占了58.7%。各种楼宇企业的劳动纠纷中,有43.4%是拖欠职工工资纠纷;解除劳动合同纠纷占24.1%;缴纳社会保险待遇纠纷占24.1%;不签订劳动合同纠纷占10.4%;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占1.9%。
(三)中小楼宇企业不正当竞争法律风险
中小楼宇企业规模小,在市场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不正当竞争,同时企业自身也会运用一些非常规手段去获得资源。中小楼宇企业认为可以在企业运行中所采用的合理行为中,第一和第二位的是做对比广告宣传和使用格式合同,分别占28.3%和20.9%;排名第三和第四的是从同行那里"挖"人才和送礼物打点关系,与同行共同制定统一价或商量地域的划分占1.2%。这说明对比其他法律风险,中小楼宇企业在不正当竞争法领域的意识相对薄弱,不少中小楼宇企业仍将违反竞争法的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等行为作为企业竞争的手段。
此外,楼宇企业还在企业设立和融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行政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法律风险。
三、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防控机制研究
(一)中小楼宇企业自身的法律防控对策
1.增强中小楼宇企业法律素质和法律风险防控意识
增强中小楼宇企业法律素质和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可有效识别风险。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企业遇到法律纠纷时,有46.3%的企业会向律师和法律顾问寻求帮助,但是仍有21.6%的企业通过找熟人帮忙处理,有18.3%的企业找领导或者找上级处理,还有13.8%的企业通过利用电视媒体曝光、信访投诉或者私了等方式解决。此外,管理层有必要将法律风险意识融入企业决策、经营、管理活动中去,增强中小企业管理层的法律素养,加强企业与律师之间信息交流和互动。
2.增大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事务培训和投入
调查发现,只有29.8%的企业经常举办法律培训;37.5%的企业偶尔举办过法律培训;32.7%的企业从没有举办过法律培训。企业在法律事务经费年投入30万元以上的占7%;年投入10-30万元的占25.3%;年投入3万元以下的占20.9%;零投入的则占了19.4%。因此,中小楼宇企业应聘请法律顾问一方面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开展法律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依法经营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中小楼宇企业法律自身风险防范制度
一方面,可以构建中小楼宇企业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化解的系统法律风险防范机制。[1]中小楼宇企业可以聘请法律顾问参与企业项目的前期事务,以强调事前预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建立《合同管理办法》和《授权管理办法》等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管理的控制流程,强化合同签订和履行结算的审核与审批。此外,中小楼宇企业还可以外聘律师建立专职法务部门体系,及时辨别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法律风险并进行评估,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二)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风险的外部管理机制治理模式和相关建议
调查研究显示,中小楼宇企业对改变其法律风险战略原有管理模式时主要的障碍认知排名第一的是法律和相关政策的变换,占37.1%,企业本身的资金状况和企业领导层的认知排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占30.5%和23.5%。从中可见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变化对中小楼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要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中小楼宇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和监管治理。
1.行业类型分化中的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管理与服务模式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类型的中小楼宇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法律风险防控管理与服务模式。根据调研,我们发现中小楼宇企业在政府行政部门对楼宇企业和经济的法律政策的了解问题上,有53.7%的企业仅仅知道和本企业相关的政策;有30.8%的企业了解并相对关注和本企业相关的政策;还有6.5%的企业对相关政策了解很少。这说明了中小楼宇企业对和企业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还是比较关注的。例如调查中计算机、软件研发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按照选择比例依次顺序为财务税收管理法,工商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建设规划制度;保险、银行、证券、担保等资本密集楼宇企业专注的政策依次顺序为财务税收管理法,工商管理制度,国土资源制度,建设规划制度。不同行业类型的企业关注的政策各有不同,但是对税收管理法律风险和工商管理法律风险关注度普遍最高。杭州市内计算机、软件研发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较多,宁波市外贸企业较多,政府针对这些中小楼宇企业要进行不同的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管理与服务。政府还应主动多次开展中小楼宇企业普遍关注的税收管理法和工商管理制度相关的法律讲座和法律培训,进行楼宇普法。
2.建立行政管理和企业自治的双重中小楼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地方政府功能的转型,即由传统的“划桨”变为“掌舵”,在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问题上同样有体现。[2]多数的中小楼宇企业认为政府对楼宇企业相关法律风险还是应该进行管理的,只有极少数企业认为政府最好不要管。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相关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的服务的企业也明显要比认为政府没必要提供相应服务的企业多。这说明,政府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来分别设立两种楼宇企业法律防控模式,即行政管理和企业自治模式。前者是以政府管理为主,行政性和控制力相对较强,对于法律风险防控的效率能在短期内有所体现。后者的特征是政府管理行为与企业的市场行为相对分离。在这个模式之下,政府负责制定和宣传与楼宇企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而中小楼宇企业则按照市场规律和政府制定的法规自助得进行法律风险防控。例如在调查中杭州市由于互联网性质的企业分布普遍,中小楼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在一个自由的外部环境下进行的,政府应减少干预,更倾向于选择企业自治的楼宇企业法律防控模式。
3.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楼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服务平台
我们发现在类似于“律师进楼宇”、“楼宇普法”等公共法律服务活动的问题上,大多数企业认为这些公共法律服务活动有很大帮助或者一些帮助,小部分企业认为帮助很少。在公共法律服务活动形式的选择上,有66.9%的企业选择网络法律信息平台;43.4%的企业选择法律热线的形式;36.1%的企业选择法律咨询形式;9%的企业选择网络法律论坛形式;还有5%的企业则选择法律文本与书籍的形式。这说明,网络平台形式以及法律热线和专项法律讲座形式的法律风险防控公共服务比较受到中小型楼宇企业的欢迎。
综上,中小型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一方面要从企业内部提高法律素质和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相应的规范和引导。政府还应该适当调整在楼宇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中的角色定位,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建立相应的企业法律防控模式。
[1]姜晓杰:浅析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防范,法制与经济2014年4期,第27页
[2]姚先国,项永丹:从楼宇经济到楼宇社区:政府服务模式创新和发展战略选择,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版,第63页
胡瓷红,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治研究。
本文为2015年浙江省社科联《浙江省中小楼宇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其防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6N48M)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