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

2016-03-13瞿礼华闻亚军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头皮体位输液

瞿礼华,闻亚军

·护理学·

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

瞿礼华,闻亚军

目的:探讨自制固定带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调查3 938例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按时间先后顺序前1 970例设为对照组,后1 968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固定,由2~3名家属帮忙,其中1人固定头部,1~2人固定上肢或下肢;观察组使用自制固定带进行体位固定,1名家属协助固定头部。结果:2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自制固定带能较好地解决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体位固定的不足,有效提高患儿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的满意度,节省人力资源;同时间接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固定带;头皮静脉;体位固定

小儿静脉输液是门急诊治疗的重要手段,据统计,45%~55%门诊患儿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临床上一般年龄<3岁的小儿行静脉输液时,首选头皮静脉[1-2]。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一项较高难度的护理技术操作,不仅要求护士有良好的技术,还需将患儿固定好,能否一次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儿科的诊疗质量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3]。鉴于小儿好动、不配合的特点,一般在固定患儿时需2名或2名以上家属配合,一人固定头部、一人固定双手,另一人固定双腿,这样方可进行穿刺。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我科从2013年7月开始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过程中使用自制的固定带,一方面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另一方面,间接地提高了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得到患儿家属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行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资料。其中2013年7-12月的1 970例为对照组,在行头皮静脉穿刺的过程中未应用自制固定带进行体位固定,均由2~3名家属帮忙固定,其中1人固定头部,1~2人固定上肢或下肢;2014年1-6月1 968例为观察组,使用自制固定带进行体位固定。

1.2 固定带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一般小儿行头皮静脉穿刺时取仰卧位,双臂自然放平。在穿刺时关键要固定好头部及四肢。经过护理组反复讨论,群策群力,在多次模拟后,自行设计制作了头皮静脉穿刺时体位固定带。制作方法:选择优质棉布材料做成3条子母贴,其中2条固定带长51 cm、宽9 cm,分别在2条固定带上缝制魔术贴15 cm×8 cm子母各2片;还有一条固定带长150 cm、宽17 cm,缝制魔术贴50 cm×15 cm子母各1片。分别用于固定双上臂及膝关节,可根据需要调节“子母带”的松紧度[4](见图1)。

1.3 患儿家长满意度评价 每次操作完毕后由护士发放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护士静脉穿刺的满意情况分为很满意(4分)、比较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 4个等级。每组调查50例患儿家长。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89.34%,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14%(P<0.01)(见表1)。

2.2 2组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头皮静脉输液是儿科临床常见给药途径,也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基本操作。由于患儿哭闹、不合作,且血管细小、血管壁薄和家长的不合作是进行静脉穿刺一次不成功的常见问题[5-6]。通常小儿行头皮静脉穿刺时采用传统平卧位穿刺法,一般需要2~3名家属或工作人员。但有的家属因为工作的需要,只能1人看护;有的小儿家属舍不得固定、不忍心按压导致扶不稳,常常需要1名护士协助固定,但遇到输液高峰或夜间,护士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基于以上原因,小儿行头皮静脉穿刺时的成功率受到影响,护士难以实现家长“一针成功”的期望,这不仅增加了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引发家长与护士的纠纷时有发生导致满意度降低。

针对以上问题,我科设计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体位固定带,较好地固定了患儿的四肢,结果显示2组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对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固定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固定带材料为棉质,长短、宽度适宜,能充分固定四肢关节处,且不会产生皮肤摩擦伤。固定带平常不用时就收纳在穿刺台的下方,便于拆卸、清洗消毒,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与传统平卧位固定后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其优点还在于减少了人力,可避免因搬动或改变患儿体位不当而造成的针头移动穿破血管或脱出血管外的意外情况,减轻患儿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总之,我科将此固定带运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的体位固定后,明显地提高了患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人力资源,减轻了患儿再次穿刺时的痛苦;同时提高了患儿家长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位的满意度。

[1] 管广舒.45°Trendelenburg体位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74.

[2] 汤波静.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8):27.

[3] 李玉肖,高世凤,王芳,等.门诊输液室小儿静脉穿刺难点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7):46.

[4] 梅云霞,王娟,冯苑.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带的设计与应用[J].江苏医药,2012,38(10):1240.

[5] 麦绍,刘瑞英,唐吉荣.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3):470.

[6] 罗飞云,陈远华,杨玉金.头皮静脉穿刺体位对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6):92.

(本文编辑 刘梦楠)

2015-06-07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中西医结合系,江苏 南京 210029

瞿礼华(1971-),男,副教授.

闻亚军,主任护师.E-mail:wyj1712@sina.com

1000-2200(2016)12-1716-03

R 472

A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60

猜你喜欢

头皮体位输液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头皮出油多会导致脱发吗?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换季时头屑头痒 其实是头皮“过敏”了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让头皮爱上做SPA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