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羊传染性脓疱的诊断与防治
2016-03-12陈银伟虞勇泉陈卫南陈耀飞
陈银伟++虞勇泉++陈卫南++陈耀飞
在缙云县山区农村牧草资源丰富,放牧条件优良,饲养山羊农户增多,基本为散养户,由于防疫意识淡薄,除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为政府强制免疫外,其它疫病基本上不免疫,导致羊传染性病如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羊传染性脓疱病等多发。2013年来,县畜牧兽医中心所在巡回检查中先后发现8户发生山羊羊传染性脓疱病,该病发病率较高,7个户因诊治不及时,给养羊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引起广大山羊养殖户和兽医人员的重视。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是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本病以患羊口唇等部位皮肤、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以及疣状厚痂为特征。
1 病原特性
羊口疮病毒分类上属于痘病毒科,副痘病毒属。羊口疮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干燥痂皮内的病毒于夏季日光下经30~60天开始丧失其传染性;散落于地面的病毒可以越冬,至来春仍具有感染性。病料在低温冷冻条件下保存,可保持毒力达数年之久。本病毒对高温较为敏感,60℃ 30分钟即可被灭活。常用的消毒药为20%热草木灰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10%石灰乳。
2 诊断要点
2.1 流行特点:此病只危害山羊和绵羊,并以3~6月龄的羔羊发病最多,常呈群发性流行。人也可感染羊口疮病毒。成年羊也可感染发病,但呈散发性流行。带毒羊和病羊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损伤的粘膜、皮肤感染。自然感染是由于引入带毒羊或病羊,或者利用被病羊污染的放牧场或栏舍而引起。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本病在羊群内可连续危害多年。
2.2 临床特征:潜伏期4~8天。此病在临床上通常分为外阴型、蹄型和唇型3种病型,也见混合型感染病例。
2.2.1 外阴型:外阴型病例较为少见。病羊表现为脓性或粘性阴道分泌物,在肿胀的阴唇及附近皮肤上发生溃疡;乳头皮肤和乳房(多系病羔吮乳时传染)上发生痂垢、烂斑和脓疱;公羊则表现为阴囊鞘肿胀,出现溃疡和脓疱。
2.2.2 蹄型:病羊多见一肢患病,但也可能同时或相继侵害多数甚至全部蹄端,病例较少。通常于蹄叉、蹄冠或系部皮肤上形成水疱、脓疱,破裂后则成为由脓液覆盖的溃疡。
2.2.3唇型:病羊首先在鼻镜、上唇或口角上出现散在的小红斑,逐渐变为小结节和丘疹,继而成为脓疱或水疱,破溃后结成黄色或棕色的疣状硬痂,此病例为主。如为良性,则经过1~2周痂皮干燥、脱落而康复。严重病例,患部继续发生痂垢、脓疱、水疱、丘疹,并互相融合,波及整个口唇周围及耳廓和眼睑等部位,形成大面积易出血、龟裂的污秽痂垢。痂垢下伴以肉芽组织增生,痂垢不断增厚,整个嘴唇肿大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影响采食,病羊日趋衰弱。部分病例常伴有化脓性病原菌、坏死杆菌的继发感染,引起深部组织坏死和化脓,致使病情恶化。有些病例口腔粘膜也发生糜烂、脓疱和水疱,使病羊采食、吞咽和咀嚼困难。
2.3 实验室诊断
2.3.1 病原学检查:采集发病羊病变局部水疱液、水疱皮、脓疱皮以及较深层痂皮。通过电镜观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试验等进行鉴定。
2.3.2 血清学试验:本病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荧光技术、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
2.4 鉴别诊断:此病与坏死杆菌病、羊痘等类似疾病的鉴别。
2.4.1与羊痘的鉴别:羊痘的痘疹多为全身性,而且病羊体温升高,全身反应严重。痘疹结节呈圆形突出于皮肤表面,界限明显,似脐状。
2.4.2与坏死杆菌病的鉴别:坏死杆菌病主要表现为组织坏死,通常无脓疱、水疱的病变,也无疣状增生物。
3 防治措施
3.1 严禁从疫区引进羊或购入饲料、畜产品。引进羊须隔离观察2~3周,严格检疫,同时应将蹄部多次清洗、消毒,证明无病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养。
3.2 保护羊的皮肤、粘膜不受损伤,及时清除栏舍、饲料和垫草中的尖锐物。加挂羊专用添砖(主要成分为精制盐、钙、铁、铜、锌、硒、锰、磷、钴、碘、维生素等矿物质元素),以减少羊只啃土啃墙,防止发生外伤。
3.3 本病流行区用羊口疮弱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羊舍、羊场环境、用具、饮水等应定期进行严格消毒。
3.4 隔离病羊,及时治疗。一旦发现病羊,即将病羊与其他羊只分开饲养,隔离后的病羊不再放牧。对病羊进行治疗,以0.50%高锰酸钾溶液或食醋清洗创面,每日2次,每次洗净后的创面,以加减青黛散粉末撒布,同时肌肉注射“中华毒肽”,每千克体重0.1ml,每天一次,连用二天,此方法对患病时间短,病情轻的患病大羊用药疗效显著,治愈率较高。
(1.缙云县畜牧兽医局五云中心所 321400;2. 缙云县畜牧兽医局舒洪中心所 3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