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研究
2016-03-12莫红利
莫红利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在探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认为翻译教学中的选材要具有多样性与真实性,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的翻译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翻译问题的解决中,并重视翻译的过程,旨在通过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以获取解决现实翻译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翻译综合能力,最终培养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网络 真实文本 翻译教学
一、引言
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在西方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翻译教学的主流十分重视与市场接轨,强调满足市场需求。Li Defeng[1]强调根据翻译市场的变化和社会实际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合格翻译教学与翻译专业教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Maj-Britt Holljen[2]指出在挪威翻译教学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是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教学突出实践内容,注重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陈浪、柴明颍[3]介绍说,英国翻译教学面向社会需求,首先表现为职业导向的翻译教学在英国翻译教学体系中占绝对优势。杨柳在撰文评价2001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研讨讲习班盛况时指出,香港的翻译课程设置和教学针对性很强,比较注重市场需求和实际能力的培养。而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社会对实用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4],另一方面学生翻译能力的实际水平远不能满足翻译市场的迫切需要。市场的需求和翻译人才的现状对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网络技术和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其改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翻译的社会属性和实践属性出发,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研究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
二、理论基础
这项研究主要参照教学法中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作为一种新型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5]。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依靠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6]。Kiraly是建构主义翻译教学的代表人物,其主要理论观点认为翻译教学不是传递主义的教学(transmissionist teaching approach),而是合作建构式的[7]。具体说来,在翻译课堂上,学生是个主动学习者而非容纳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的器皿。学生的翻译能力的习得是学生在和同学老师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经历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而来的。在主动参与翻译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一方面学生逐渐了解翻译的性质、翻译的规范和翻译的标准等,并在翻译过程中不断加深认识,另一方面学生在翻译的实践活动中积极发现和学习翻译技巧,实现有关翻译知识的意义建构。
Kiraly主张建构主义的翻译教学是:(1)基于真实文本翻译的学习:从练习转移到实践;(2)提倡翻译实践的课堂;(3)教师是翻译项目的管理者,主要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7]。正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三、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提倡将真实文本翻译材料引入翻译教学课堂,采用基于网络的合作翻译,注重翻译过程的教学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该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在翻译实践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信息,在与同学和老师的合作中进行知识构建,强调在真实文本翻译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翻译能力[8],以真正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
下面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效果和实践意义四个方面阐述“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
1.教学内容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通过让学生大量接触各类真实文本并对它们进行实际翻译操作,让他们充分了解翻译过程,逐步掌握翻译策略和掌握和熟练运用翻译参考工具的能力,最终提升其认知能力和综合翻译能力。教学内容的设置可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在教学中尽可能选择真实文本作为翻译材料。诺德[9]强调,为保证翻译教学效果,翻译教学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必须是真实文本,即真实情景中的文本(realtexts-in-situation)。真实文本的选择要多样化并以翻译市场上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应用型、信息文本为主,尽可能地少量涉及文学文本的翻译;真实文本的选择可以本土化,如当地的旅游、新闻、经贸、教育、娱乐、法律文本等。这些文本具有时代感和真实感,因此具有更强的实践性,更贴近翻译市场需求,让学生通过真实文本的翻译更真切地体会专业翻译的过程,积累翻译经验。教师可带领学生了解本地的翻译市场,寻找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真实翻译任务,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自己的翻译项目中感受职业翻译的魅力。
第二,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翻译资源。翻译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比如纸质词典、术语表、参考书籍等)、网络资源(如维基百科、在线词典)、在线专门的资料库和网站和各种翻译软件(如Trados,Transtar等)。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各种词典,包括在线词典如宗教词典和人名、地名词典;引导学生搜索引擎检索库如Baidu、Wisenut、Teoma等;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平行文本;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各种翻译软件和翻译网站等。
第三,结合学生的翻译实践传授应用理论中的翻译专业知识。对于提高以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为目标的翻译教学而言,教师可在点评、讲解学生翻译作业中传授应用理论中的翻译专业知识而非翻译纯理论,把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解释。与翻译实践相关的翻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翻译文本的内外因素包括原文、翻译背景和受众、客户等;(2)翻译的标准:实际翻译实践中的多元翻译标准;(3)翻译的形式:包括口译和笔译,全译、节译和编译等;(4)翻译的目的、翻译的策略、翻译的步骤等;(5)文本类型与翻译的关系等。
2.教学步骤或过程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立足于讨论协商、解决问题和相互学习等学习的社会属性,通过学习小组的组建实施翻译教学,促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深层理解和建构知识,最终提升解决实际翻译问题和综合翻译的能力。鉴于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可考虑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具体的翻译教学。
第一,译前的准备工作。这一阶段教师根据待译任务的内容,引导学生搜索与翻译任务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需收集相关翻译情景信息比如何时交付译文、交付的方式、预期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水平如何、翻译的目的等,并据此确定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收集相关主题的平行文本,了解源语和目的语文本的语言规范和文化特点差异,突出相应的“翻译要求”,降低翻译专业知识困难;预测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所需要的各种工具包括书本资源、电子资源、翻译工具等。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根据待译任务的内容和工作量大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翻译小组,由小组决定其翻译负责人,并通过网络如qq、blog、wechat、email等将待译的真实文本内容、时间和质量要求等发布到各项目翻译小组。
第二,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各小组召开翻译项目会议,针对翻译任务和翻译目标,通过讨论、分析、确定翻译标准和专有名词等,以便统一术语,并将术语清单分发至小组每个译员。同时制订翻译项目进度计划和工作日程表,确定各阶段的分工活动,合理安排分工合作;确定翻译标准后,小组每个译员仔细阅读原文本并通过网络互动平台访问语料库等翻译信息资源解构源语和建构译语从而完成初译,并在此过程中记录下自己遇到的翻译问题,解决办法和未解决的翻译难点;每个小组成员的初译文经小组成员互评后,将个人译文与问题提交小组评价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小组需统一译文风格和规范术语,集思广益认真讨论和修改以形成小组译文,同时小组要记录下讨论时所争议的问题,以及如何作出修改和为什么这么修改译文。
第三,小组PPT演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以PPT形式展示翻译过程和翻译成果,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成果的评析,进一步完善译文,获得小组评分。在这一过程中,小组PPT演示重点放在其翻译的思维过程、翻译的重难点、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中的困惑与感悟等,这样学生可以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久而久之,形成基本的文本翻译转换能力和锻炼其自我反思的能力,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小组课堂汇报的基础上展开小组间讨论和师生讨论,就遇到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产生最终的译文。在这过程中教师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和监控课堂,促进学习者建构知识;就各小组在解决翻译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适当的质疑并推介认知工具;通过营造轻松和自由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学习及讨论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四,总结和评价。各学习小组通过课堂汇报和网络平台展示其翻译成果后还需要撰写翻译评论以反思其整个翻译过程并形成自我评价。“翻译产品的形成必须经过翻译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译者必须理解翻译的过程”[10]。自我评价学习成效可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和锻炼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不断自我提高和改善。
3.实践意义
在翻译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堂课后观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笔者发现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的最大意义在于以下三点:(1)可以激发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善的动机和提高学习翻译的兴趣和信心。学生在查找资源、解决问题和课堂发言中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撰写翻译日志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反思和独立思考,促进学习者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进一步提升自我导向学习能力。(2)可以培养合作团队精神。小组成员在整个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经过小组会议、小组译文互评和小组讨论修改译文,学生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充分体现合作式学习的良好效果。(3)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就是要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为目标,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接受新挑战和承担新任务”[11]。通过学生自行查找翻译资料背景、平行文本、语料库,自行解决翻译中的问题和难点,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师可以引导和监控整个翻译过程,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翻译的过程和学生的不足,因材施教地采取教学对策,也可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教学相长。
四、结语
基于网络和真实文本的翻译教学有别于传统翻译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翻译材料的多元性、真实性和语篇性,与翻译市场上的翻译项目或翻译任务紧密相连,即考虑翻译市场需求也考虑学生需求,充分做到有的放矢,务实高效。该模式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教学中,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能力上。通过让学生借助网络手段,参与解决真实问题,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提高翻译问题求解能力和翻译综合能力。总之,该模式有助于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参考文献:
[1]Li Defeng. Needs Assessment in Traslating Teaching——Making Translator Training More Responsive to Social Needs.Babel,46:4:289-299.
[2]Maj-Britt Holljen. Practice Orient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LSP Translation. Babel,46:1:41-65.
[3]陈浪,柴明颍.“多元化:翻译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英国高校的翻译教学为例”.外语界,2008(2):60-64.
[4]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中国翻译,2007(1):47-51.
[5]张萍,等.中外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北京:科学,2005:111.
[6]Jonasson,David H.“Evaluating Constructivistic Lear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1:28-33.
[7]Kiraly,D.C.“A Passing Fad or Promise of a Paradigm Shift in Translator Education?”[A].IN B.James & S.K.Geoffery(eds.)Beyond the Ivory Tower: Rethinking Translation Pedagogy[C].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3:3-32.
[8]庄智象.我国翻译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64.
[9]Nord,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Theory,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Amsterdam & Atlanta:Rodopi,1991:147.
[10]Bell.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Longman,1989:22
[11]文秋芳.为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by Cohen A 2002)写的导读.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本文为湖州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卓越教学能力培养计划专题项目(2014ZYJH012)成果,同时为浙江省教育技术规划课题项目研究的部分成果,项目号JA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