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德里安·莱恩电影中的人性命题

2016-03-12赵宁

电影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阿德里安莱恩电影

[摘要]英国导演阿德里安·莱恩执著于“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问题。与普通情感片不同的是,莱恩的影片常借情、欲、爱的“幌子”,将观众的目光牵引到人性反思上来。综合来看,莱恩影片中的人性命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欲望驱使下的沉沦;第二,人格自尊与道德灵魂的理性回归;第三,罪恶与救赎的困境。文章即从以上三点,分析莱恩电影的主题。不过,人性的内涵是复杂的,非此三点可以概括,莱恩的追问将人们带向了灵魂深处。

[关键词]阿德里安·莱恩;电影;人性

初次听闻阿德里安·莱恩的名字,可能多自轰动影坛的《闪电舞》(1983)。莱恩将舞蹈、摇滚乐与炫技摄影等完美结合,着实给人惊艳之感。这一创作灵感多来自于他年轻时沉迷爵士乐队的特殊经历。喜欢挑战自我的莱恩,在接下来的多部影片中都延续了这一“惊艳”效果,只是将焦点由“炫技”转向“情爱”。《爱你九周半》(1986)挑战的是性与爱之间到底有多么深的关系。因为影片中有大量露骨的床戏,而这些是莱恩试图回答性与爱的差距这一终极命题的重要着力点,但考虑到发行问题,完整版最终惨遭剪辑,其批判性当然大打折扣。虽然心有遗憾,但这部情爱题材影片的上映可谓成为莱恩导演生涯的新起点,他越来越执著于“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问题。不过,与普通情感片不同,其影片常借情、欲、爱的“幌子”,将观众的目光牵引到人性反思上来。如《致命的吸引力》(1987)、《桃色交易》(1993)、《禁忌情迷》(1997)等,从名称就能辨别是爱恨纠缠的作品,却总是给人意想不到的道德灵魂触动。似乎“情感”二字在莱恩眼中不过是“炫人耳目”的道具,他真正追问的始终是性欲、金钱、爱情、伦理等背后的人性命题。综合来看,莱恩影片中的人性命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欲望驱使下的沉沦;第二,人格自尊与道德灵魂的理性回归;第三,罪恶与救赎的困境。人性的内涵是复杂的,非此三点能够全部概括,莱恩的追问逐步将人们带向灵魂的深处。

一、欲望驱使下的沉沦

人性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但凡关于人的欲望、自由、博爱、理性等问题都可纳入研究范畴。在弗洛姆的理论中,欲望是探讨人性最鲜明、最重要的特质。[1]欲望是发自人类内心的情感诉求,涉及情欲、性欲、财欲等,在诉求的推动下,会产生更强大的动力驱使人们努力地满足自己。莱恩在影片中大胆地释放人性欲望,他从不会刻意地去批判人欲的对与错、美与丑,而是随着人的本能自由发展,去享受,去欣赏。但在品味释放过程中的欢快时,必须承担起放纵的后果,尤其当沉沦欲望而不可自拔时,这种后果之恶劣很可能会毁灭欢快前的一切美好。

首先,情欲中的自我迷失与追求性欲的沉沦。都说爱情中的人是冲动的,这并非无稽之谈,换个角度也许更能清晰地把握冲动的本质,即没有强烈的情欲就不会有冲动的举止,没有炽热的情感就不会产生自我迷失的后果。《爱你九周半》演绎的是在艺术展览馆工作的伊丽莎白在华尔街经济人约翰的猛烈追求和大胆刺激的性爱下逐渐迷失自我的过程。伊丽莎白是比较保守的女性,在性爱层面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但这并不是说她内心欲望不够炽烈,只是缺少安全的地方、信任的人。而高收入的约翰很容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轻易地走进她的内心,并点燃释放情欲的导火索。在伊丽莎白的视域中,性与爱情是等价的,之所以约翰如此疯狂,如此不成体统,是因为他爱她。而约翰却只把伊丽莎白当成手中的“玩偶”,用男性特有的“柔情”融化她内心的层层堡垒,来满足他追求性欲的癖好。在这场爱情中,伊丽莎白是完全被动的,她逐渐迷失自我,本不应该发生的事件接连发生,沉沦至约翰招来妓女,要求三人性爱的场面发生时,她才猛然醒悟。莱恩想说的是生活中还有更多人仍在沉沦,伊丽莎白不过是情欲中自我迷失的典型,而约翰是沉沦性欲的代表。迷失和沉沦都是人性释放的典型特征,但性不等于爱,这是莱恩人性反思的深刻处。

其次,财欲下的道德沦丧与欲望破灭的疯狂举止。当金钱成为衡量人身价值的重要标准时,财富的获得就自然登上欲望的榜单。莱恩非常明白财欲在人性中的重要位置,他在《桃色交易》中开始用金钱试验道德的底线。戴维和黛安娜夫妻生活窘困,希望用剩余的钱到赌城改变现状,岂料本利两空,输得一穷二白。进退两难时,百万富翁盖奇提出以100万美元高价买戴安娜共度一夜。到底是回去继续过穷日子,还是违背婚姻道德华丽转身为“富翁”?夫妻二人终究没有抵抗住金钱的诱惑。本以为只是“一夜情”,在恩爱的他们面前不会构成任何威胁,但道德的沦丧岂能用时间长短来衡量,“一夜情”与“婚外情”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与道德沦丧的悲惨结局相似,欲望破灭的后果也不堪设想,《致命的吸引力》中,当唾手可得的性欲不能继续把控时,阿莉克丝开始失去理性,从口头交涉的失败,到干扰丹家庭的正常生活,如骚扰电话,杀死宠物兔,绑架丹的孩子等,乃至发展到生死搏斗的惊悚场面。从财欲下的道德沦丧,发展到欲望破灭的非理性举止,都是沉沦欲望不能自拔的后果。莱恩对人性的追问就是这么深刻,他不用读白,也拒绝演说或是文字、影像的暗示,只是把人们的冲动真实地拍下来,就足够清晰地阐明这些复杂的人性命题。

二、人格自尊与道德重现的理性

欲望驱使下的沉沦只是莱恩揭露人性的第一步,若只停留在问题表面,不去反思沉沦的原因,就完全低估了莱恩影片人性命题的真正价值。所谓“无欲则刚”,不追逐欲望的人固然能够平淡度过此生,但也注定是平凡的一生。没有追求的生命历程该是怎样的苍白?人们之所以既能在满足欲望的前提下不断执著地追求,又能在禁锢欲望时不感到受侵犯,正是因为理性的约束。理性是复杂的概念,但在莱恩影片中似乎复杂的问题总能轻易化解。他是通过人格自尊与道德重现来解构理性回归的。

先看人格自尊的回归。在追求平等自由的道路上,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考虑到人权、法律等问题,却从来没有放在人与人情感层面加以思考,而这恰是莱恩影片的与众不同处。《不忠》中的安妮是9岁孩子的妈妈,是有夫之妇,她的家庭幸福美满。一次躲避龙卷风的遭遇使她沦为年轻书商Paul Martel的情人,在初尝禁果的刺激压过违心的谎言后,安妮变本加厉地沉沦在“美妙”的偷情中。故事的转折点在丈夫爱德华因误杀Paul去自首时,她极力地劝阻,将不忠和盘托出,将“美妙”抛之云外,以求得爱德华的原谅和平静生活的回归。与其说是回归过去,不如说是安妮人格自尊的回归。她逐渐看透Paul只是虚幻的存在、纵欲的恶魔,在性虐中从来就没有自由平等,更没有爱情。《爱你九周半》中伊丽莎白有着类似的经历,经历了“约翰式”的疯狂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离开。不管约翰再如何温情脉脉、花言巧语,觉醒后的伊丽莎白开始重新面对未来,对爱情的认识、对人格自尊的呼唤终于战胜非理性的欲望。

再来看道德重现的力量。婚外情、钱色交易是莱恩热衷的话题。在讨论出轨时,真爱常被理解为追求人性自由的借口,且不说出轨本身就有悖婚姻道德,也不说这一借口的逻辑存在严重错误,单拿出轨时是否有所谓的真爱来说,莱恩就显得技高一筹。《致命的吸引力》中失去理智的阿莉克丝的所作所为,除了惊悚之外,毫无爱情可言;《爱你九周半》中约翰与伊丽莎白只不过是追求性欲的释放,又何曾有真情流露;《桃色交易》中黛安娜与盖奇除了钱色交易外,纵使盖奇英俊潇洒、腰缠万贯、温柔体贴,她爱的始终是戴维……莱恩这些影片的共同结局都在诠释——真爱在出轨中是毫无立足之地的。驳倒这一伪命题后,莱恩进一步牵引出出轨中道德重现的强大力量,不管是婚姻道德、社会道德,还是伦理道德,张扬人性都受到这些力量的束缚,这一原则在《洛丽塔》中表现得更加清晰。[2]大学教授亨伯特迷恋上房东未成年的女儿洛丽塔后,为了经常见面,他违心地与夏洛特结婚。动机的不纯注定婚姻的悲剧,跳出性欲框架的洛丽塔和亨伯特又陷入伦理道德的泥淖,不必追问这段“孽情”的结局,莱恩设置这一情节无非是想彰显道德重现的力量而已。

经历了欲望驱使下的沉沦和人格自尊、道德理性的回归后,人性命题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放纵欲望是无可厚非的,在追求人性释放与自由平等层面甚至是值得赞美的,但若以违背道德的代价去张扬人性,去破坏社会原则,不论是冠冕堂皇的真爱借口,还是解贫脱困的“伟大”牺牲,必定要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三、人性的深层命题:罪恶与救赎

在解构莱恩影片中人性命题时,除了欲望层面的释放与约束外,还需进一步追问人性罪恶的根源与救赎的途径。自我沉沦固然是罪恶的一大根源,但就影响力来说,个人的危害与战争相比是微乎其微的。莱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恶根源的挖掘,跳出个人欲望的狭小空间,将目光转向战争,这才是人性罪恶的深渊。素以“外遇”题材见称的莱恩居然有《异世浮生》(1990)之类的战争影片,这一视野的转变须格外引起注意。本以为这或许是他创新风格的一次尝试,却惊讶地发现其仍然没有跳出人性的命题,反而是站在更高的境界重新审视人性的深层命题。

第一,罪恶与恐惧。罪恶无处不在,每个人都逃不出它的魔爪,上文谈及的性虐、出轨、谎言、杀生都是罪恶的表现。紧随而来的是犯错后的恐惧与忧虑。《异世浮生》中的Jacob Singer,是越南战争中幸存的军人,战后的正常生活并没有消除战争带来的恐惧,他时常穿梭在幻觉与现实之间,刚刚还在和前妻、孩子们一起玩闹,突然又进入现女友的生活场景;一会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场,转眼又是鸟语花香、安宁静谧的画面。貌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在退伍军人身上集中体现,有人将其解读为精神分裂,也有人说是战争中化学武器药性的残留,这些看起来成立的证据都只是影片的皮相,莱恩真正诉诸的是人在罪恶面前的恐惧心理。在表达这一观点时他故意用繁乱的画面“混淆视听”,因为这本来就是无法言说的话题,与其落入争论不休的不利处境,还不如使用“隐微修辞”[3],用四两拨千斤的技法来达到目的。如同《致命的吸引力》中的欲望破灭后报复的惊悚片段;“桃色交易”中戴维和黛安娜之间的感情裂痕等都是由不信任逐步发展而来的忧虑和恐惧,因为害怕失去,所以异常敏感,稍微的瑕疵都会被无限放大乃至异化。

第二,信仰与救赎。在罪恶的根源与恐惧的不良后果面前,人们又该如何化解?化解途径的探寻与消解再次见证了莱恩对人性反思的深刻。除了上文谈到的道德的理性回归之外,宗教信仰成为很多人自我救赎的最佳选择。莱恩以基督教为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镜头定格在Jacob Singer从病中醒来,紧紧地盯住但丁的《神曲》,又在《炼狱》《地狱》两篇之间反复特写,这是Jacob依托信仰自我救赎的明证。但莱恩对宗教信仰的力量是怀疑的,从Jacob灵魂备受折磨的过程已然明了莱恩的本意,这并非解救自我的绝佳途径。信仰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心理诉求,人们需要它才会去相信它,“需要”本身就是欲望,只是有别于性、情、财罢了。放下信仰的诉求,Jacob选择真正放空自我,其实他最大的障碍就是今生的死与后世的地狱,当生与死可以置之度外时,人性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净化。影片中军人的躯体已如槁木,但他的灵魂如凤凰涅槃般得以重生,这就是莱恩反思人性救赎给出的答案,答案背后支撑的理念实则是反战思想和破除宗教的神化。

从来没有一位导演将人性命题上升到如此高度。回顾一下莱恩的电影生涯,从挑战性与爱本质差异的《爱你九周半》,到外遇三部曲《致命的吸引力》《桃色交易》《不忠》,爱情与性爱是构成影片的主体,而主体的背后是对人性命题的追问,不管情节多么复杂,人物形象多么生动,结构设计多么巧妙,都掩盖不了莱恩追问的炯炯雄心。就票房、影响力来说,情感题材当然可以作为莱恩影视生涯的标杆,但若仅以人性命题为考量标准和终极目标的话,毫不夸张地说,《异世浮生》才是最后的赢家。

[参考文献]

[1] 韩松.弗洛姆人性理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 [英]阿德里安·莱恩,普罗旺斯.导演谈《洛丽塔》[J].世界电影,2009(01).

[3] 袁一丹.隐微修辞:北平沦陷时期文人学者的表达策略[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01).

[作者简介] 赵宁(1981—),女,陕西咸阳人,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猜你喜欢

阿德里安莱恩电影
阿德里安·索拉诺:赤道上的冰雪梦
看不见的隐形黑手
冯德莱恩 七个孩子的妈妈出任欧盟掌门
Sixteen Years’Promise
犯错的母亲
科莱恩“催化剂”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