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恐怖电影研究近况概述
2016-03-12洪瑶
[摘要]官方对恐怖电影的界定仅体现了恐怖电影本身的美学特征,就时下的研究而论,其界定远远不够全面深入,忽略了恐怖电影的东西方传统差异、社会学意义、观众心理接受机制等。文章梳理并分析了近年来内地学术界对于恐怖电影研究的基本概况,对其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划分和区别。在国内繁荣的研究境况之下,发现了种种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出对未来的恐怖电影研究新的展望。
[关键词]中国内地;恐怖电影;研究;综述
一、恐怖电影概述及其中国本土化境况
恐怖电影的历史不长,但其从起始就带有欧美色彩。据考察,恐怖片起源于19世纪晚期维多利亚时代的哥特式小说,但更早可追溯到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1818),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恐怖电影则是有着电影“表现”先驱者之称的乔治·梅里爱所拍摄的《魔鬼的城堡》。此后的德国表现主义在对于恐怖片的美学影响上是有绝对话语权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即是代表。由此可知,恐怖电影在起始阶段就带有明显的英国和欧洲传统,它们和好莱坞电影似乎没有亲缘性,人们大多认为恐怖片不是标准的好莱坞类型片。
然而,事实却是好莱坞推动了恐怖电影普及的全球化进程。利益的驱动力致使好莱坞开始重新审视恐怖片这一类型,从德国电影中学到了精华(造型、场面调度等)。直到20世纪30年代,恐怖电影迎来了其在好莱坞发展的全盛时期。同时,英国的汉默公司促成了英国恐怖电影的复兴。西方恐怖电影开始大范围地侵入全球市场,并在不同时期吸收各种元素不断发展前进,不断融合变形,显现出了全新的开放姿态。此后的恐怖片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别:怪异恐怖电影、心理恐怖片、大屠杀电影。
以西方恐怖电影为轴向的恐怖电影影响力铺陈得非常广泛,甚而之后影响了非西方世界的恐怖电影创作,如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恐怖电影发展态势就相对迅猛。
然而,中国内地历来深受儒家思想左右,对于神怪之说向来是颇为鄙夷的,这在中国人的思想根脉上就植入了一层壁垒,再加上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制遏制,中国恐怖电影一直都处于边缘地位,而不得正视。不过,若我们审视中国早期电影史,可以发现一些恐怖电影的影踪,如早在中国电影第一股商业浪潮时,就有大量天一公司制作的神怪武侠片,神怪色彩中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怪异恐怖的元素。之后,在“孤岛电影时期”,中国影人吸收国外恐怖电影创作的手法,拍摄了大量的恐怖片,如马徐维邦的《夜半歌声》。
如今,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时代,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但恐怖电影在原来的边缘地位上始终不得正视,虽也有一批影人拍摄了恐怖片,但是大多是低成本且用蹩脚的剧本堆砌出的电影商品(如《笔仙魔咒》《半夜叫你别回头》),并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本土化特色。就观众接受来看,恐怖电影已然深入到观众内心,每年从国外或多或少会引进一些恐怖片,反响都非常好,可见恐怖片在中国的发展潜力还是巨大的。然而,国内的恐怖片创作却一直难以有可观的起色,粗制滥造且缺乏创新。综上而论,中国内地恐怖片的整体水准还在初级阶段。
二、内地恐怖电影研究概况
(一)研究概述
通过各种途径(网络、图书馆)检索和收集关于恐怖电影的相关研究文章及资料,从整体篇幅和数量上看,相比其他电影相关主题领域,恐怖电影研究这一范畴的成果略显单薄,文章内容也较多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系统地就某一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当然,也不乏优秀且具有启迪意义的论文。从选择指向上来看,内地的恐怖电影研究集中在国外恐怖电影(欧美系、日韩),对于中国本土恐怖电影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但也不是没有,如西南大学2012年的论文《中国内地恐怖片研究》。此外,对于国外研究文献的译著和相关的翻译文章也非常稀少和贫乏。
内地对于恐怖电影的研究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电影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内部研究倾向于恐怖电影的美学特征、造型艺术、心理机制等内部元素;外部研究倾向于恐怖电影的社会学、文化学等领域的外部延伸研究。综合来看,研究看似繁荣,但总体缺少细致全面深入的研究讨论。接下来,笔者将对研究内容进行相关分类梳理,将研究成果的整体面貌呈现出来。
(二)国外译著情况
国外具有大量的恐怖电影研究资源(特别是英国研究学派),但由于语言限制的阻隔,往往无法让国内研究者和读者看到。目前市面上很多的关于恐怖电影的研究翻译专著情况令人担忧,可以说是非常稀少,而且大量译著属于介绍指南型文献,研究型占少数。不过仍有那么一些专门译著,如大卫·斯卡尔的《魔鬼秀:恐怖电影的文化史》(2005)、杰伊麦·克罗伊的《日本恐怖电影》(2009)、塞斯·史密斯的《恐怖电影逃生指南》、杰克·亨特的《地狱中的爱神——日本另翼电影史》。涉及恐怖电影论述的译著有《电影的形式与文化》《世界电影史》《电影的艺术——形式与风格》等。而论述恐怖电影的文章被翻译成中文的也非常少,较为有名的有《娱乐性恐怖:当代恐怖电影的后现代元素》([美]伊比乃多,《世界电影》,王群译,1998年第3期)、《日本电影与祖灵崇拜》([日]佐藤忠男,《世界电影》,洪旗译,2001年3期)。
三、内地恐怖电影研究内容梳理
(一)内部研究
1.历史研究。这类文章主要关注在恐怖电影发展史中的重要命题、重要人物,或是仅仅基本阐释恐怖电影发展简史,但它们并没有过多地进入历史更深处,引发出更加具有史学意味的论述,浅尝辄止的讨论需要更加全面的史学厚度来深入恐怖电影史的领域。相关文章如《恐怖电影百年》(刘于嘉,《世界文化》,2004年第3期)、《马徐维邦:中国恐怖电影的拓荒者》(李道新,《电影艺术》,2007年第2期)、《黑色“梦魇”的足迹——论好莱坞恐怖片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李志强,《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等。
2.各地域不同类型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的核心问题是东西方电影文化的差异,对比讨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恐怖电影的不同特色,集中讨论研究个别地域的恐怖电影现象等。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开始走向成熟,这类文章占据总体文章的比重也挺大,地域性特色表达也非常到位,但是仍然趋于完整多言却鲜有创见。相关文章如《日本类型恐怖电影研究》(夏青,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佛与魔的艺术——解读泰国恐怖电影》(林宾苹,《东南传播》,2008年第8期)、《日韩恐怖电影比较研究》(叶梓,《电影文学》,2009年第21期)等。
3观众接受以及心理机制研究。这类文章是对受众的研究,对恐怖电影的恐惧心理、愉悦心理、在观众观影过程中的审美机制的研究。该类文章的研究方法涉及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意识形态批评等。恐怖电影心理研究者普遍认为,观众观看恐怖电影一方面会被惊吓,另一面也会被潜藏着的矛盾心理所吸引。观众的内在心理诉求致使恐怖片一直以来都被观众热捧。但国内对于这一向度的研究则非常浅薄,没有更进一步的深入探索,这一领域值得学术界予以重视。相关文章如《恐怖艺术审美心理初探》(熊焘,西南大学,2012年)、《恐怖镜像的审美愉悦》(刘可文,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人类的恐怖、焦虑心态试探——现代恐怖电影研究》(董丹萍,《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1期)等。
4创作叙事和技术手段研究。从专业的技术角度深入剖析恐怖电影内在的创作机制,包括叙事层面的故事言说及其中各种技术手段起作用的内部运作模式。比如,对声音、造型、美术如何营造恐怖效果而进行的具体模块式分析。然而,这类文章仅仅在分析阶段进行了阐释,却没有对如何更好地创作引出自己的看法。相关文章如《日本恐怖片的摄影造型特点》(郑汉民,《云南艺术学院院报》,2009年第1期)、《论恐怖电影声音元素的造型手段》(张翀,《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论文集》,2002年)、《论恐怖电影海报中的色调意境》(茅忠德,《电影文学》,2011年第22期)、《西方恐怖电影中的孤立空间研究》(狄鑫,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等。
5形象分析。文章着眼于影片中的不同性别角色的研究,恐怖电影研究中主要研究对象是女性形象。这也天然地与女性主义理论结合为其研究方法。但该类分析有其弊端,就是只是就电影论电影,忽视了其更广的范围研究。有代表性意义的文章有《西方恐怖小说和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周辉,《考试周刊》,2008年第22期)、《男性焦虑与性别划界——从〈驱魔人〉、〈闪灵〉看好莱坞恐怖片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徐海龙,《世界电影》,2006年第1期)、《好莱坞恐怖电影儿童形象解析》(丁婕,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等。
(二)外部研究
1价值论(社会、经济)研究。针对的是恐怖电影在社会学意义上所拥有的价值讨论。该类文章比较少见,但在国内学术界也能寻找到一些研究者的论文。不过研究和讨论的深度、广度不够,还需多维度切入,力求客观真实。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恐怖电影的价值论说》(王晶,兰州大学,2011年)、《恐怖电影背后的文化价值》(徐俊,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等。
2社会效果研究。这类研究探讨了恐怖电影和社会现实的关系以及带给人类文化生活的各种影响。文章大多是站在批判恐怖电影的角度上,针对青少年观影伦理问题来讨论的。普遍认为恐怖电影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相应的负面效果。笔者认为,这类问题不应完全站在意识形态宣教的角度来讨论,电影的艺术创作环境的问题应该是首先需要了解的,国内电影制度问题的讨论也是应该纳入进来的,仅仅一个青少年问题难免会走入思维的僵化领域,从而忽视了艺术发展和市场发展。对于其社会效果问题,应当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来评说才是理性的学术态度。此类相关的文章,如《暴力、恐怖影视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汪王莉、张延松,《电影评介》,2007年第12期)、《青少年为什么痴迷恐怖电影》(吴刚,《妇女生活》,2013年第10期)等。
3文化研究。研究的主要指向是恐怖电影所延伸出去的相关文化领域,这个范围就非常广泛了。但国内的研究却相应较少,此外研究方法也缺乏系统性、精确性,但这一研究向度的未来是值得深度挖掘的。目前能够看到相关文章中较有代表性的如《英文恐怖电影中的宗教文化情结》(马丽娅,《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年第4期)、《论泰国恐怖电影的佛教文化特征》(章赟,上海戏剧学院,2011)等。
四、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恐怖电影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看似繁荣的表面,其实也在前进中看到了很多没有研究到的面向。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创新性都还十分薄弱和稚嫩,研究的纵向、横向跨度太零碎,缺乏创见。此外,国内所拥有的相关国外文献资源也非常贫瘠,掌握第一手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大量评介性的文章主要流于表面评论鉴赏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到电影研究更宽广、更有现实意义的领域。诸如对恐怖电影的创作研究,对恐怖电影国内生存环境的评估和建议,对电影受众心理的深化理论化进展,用新的电影理论(如德勒兹、认知主义的)来阐释恐怖电影,对恐怖电影的市场营销以及传播方式的研究等。这些领域和命题今天的学术界依然没有太多研究。
因此,学界的探索之路还非常长远,要做的建设和讨论还有很多,然而首要之处还得是对恐怖电影研究和创作予以相应的重视,消除其相对边缘的地位。正所谓理论指导实践,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对现实创作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对恐怖电影研究的规划与指引,强化恐怖电影应有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恐怖电影研究才能在探索中瞭望。
[参考文献]
[1] [美]斯卡尔.魔鬼秀:恐怖的文化史[M].吴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美]杰伊·麦克罗伊.日本恐怖电影[M].连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3] [美]杰克·亨特.地狱中的爱神——日本另翼电影史[M].吴鸣,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
[4]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的艺术:形式与风格[M].曾伟祯,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5] [美]苏珊·海瓦德.电影学关键词——恐怖片[J].侯克明,钟静宁,译.电影艺术,2003(04).
[作者简介] 洪瑶(1982—),女,重庆人,硕士,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与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