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电影的历史渊源及观念差异

2016-03-12耿卫玲

电影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摘要]电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和价值观最直接的影像展现,通过梳理中美两国的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从横向来看,中美两国在文化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而从纵向来看,中美两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观和历史观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电影反映了两国时代的变迁。本文从纵横两个方向对比了中美两国电影中文化的碰撞,揭示了两国电影所反映的文化观念的变迁,并深入探讨这些差异和变化的原因,对于研究电影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美观念;电影文化;历史差异;文化差异

中美电影虽然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但是中国电影的发展却与美国电影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19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就已经开始风靡中国,几乎垄断了所有的电影院线。仅1933年,相比于89部的中国自制电影而言,从美国引进的电影多达309部,由此可见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领域的重要地位。即使在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电影仍然是国统区人民的最爱。随后中国进入了解放战争时期,从美国进口的影片数量剧烈增长,其中包含米高梅、华纳、哥伦比亚、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在内的八大影片公司的影片。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进口美国影片的数量骤然减少,但是即便在改革开放之前,仍然有16部电影在中国公映,而其中13部是卓别林的作品。这类作品密集译制的背后,在引导群众看清“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貌”的同时,也带来了美国影片与中国社会的互文和观念上的碰撞。

一、渊源

从20世纪2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美国影片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宠儿,好莱坞所传递的美国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这种影响在上层阶层则表现得更为突出。1949年以后,美国电影在中国内地逐步受到限制,尤其是朝鲜战争爆发后,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导致美国电影必须遵守《国外影片输入暂行办法》,因此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的影响逐步削减,直至影响彻底清除。美国电影长期受禁的命运没有因为朝鲜战争的结束而改变,反而变成了长效的封杀机制。在1950年到1970年之间的20年里只有1958年的一部美国电影能够公开放映,而公开放映的美国电影的数量到1977年也只有四部,其中最主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是随着“文革”的结束,新的中央政府变得日益开明,尤其是中美乒乓外交之后,两国的关系步入蜜月期。由此带来了美国电影译制片数量的激增,从1978到1989年短短的十余年期间,在华公映的电影就有60余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美国电影在中国公映,好莱坞大片也成了各个院线招徕观众的最好的广告。通过数据统计发现,在1978年到1979年居然有16部美国译制片上映,这个数字比前30年美国电影公映数量的总和多三倍。

这16部公映的美国电影中有13部是美国著名幽默大师卓别林的作品,而其中的12部都拍摄于1910年到1950之间,也就是说,当中国国门开放后,第一批引入的美国电影居然是几十年前的老影片,而结合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的国情来讲,不难看出这是官方意识形态充分考量后的结果。通过研究这些老影片的类型不难发现,这些影片都具有批判西方资本家罪恶的主题思想。内地官方正是通过这些来自于美国的影片来批判西方主流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在否定西方社会的思想和逻辑的同时,“还原”资本主义的丑恶面貌。

二、关联

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以卓别林的影片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就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1918年第一次大战结束后,美国影片便跟随美国日益强大的国力传播开来,占领了中国全部的银幕,并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作为中国20世纪20年代家喻户晓的影业公司,明星影片公司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便受到了卓别林影片的影响,并且使用了卓别林的形象,虚构卓别林来到中国的种种奇遇,从而带来了《滑稽大王游沪记》的巨大成功。随后明星公司推出了同样题材的《大闹怪剧场》,也受到了追捧。从中可见卓别林影片对于中国电影的重要影响。

在左翼电影出现之前,中国的电影受到了卓别林影片的巨大影响,形成了滑稽、噱头、狂欢和闹剧的风格,具有典型的世俗格调。在这类影片中,“丑角”是影片的灵魂人物,其中韩兰根正是通过扮丑的表演成为“中国的卓别林”。卓别林的喜剧风格在联华影业的《天作之合》中也有体现。总之,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卓别林电影是在中国最受欢迎的外国电影,而卓别林也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电影明星,他的电影风格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电影译制片寥寥可数,公映的影片只有四部。在这四部电影之中较为特殊的是《巴顿将军》,因为《巴顿将军》原本是“内参”影片,在1979年中美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前后才得以公映。所谓的“内参”片是指那些专门为党政高层译制的影片,这些影片用来帮助高层领导者了解世界变化格局。但是这些影片是绝对不可以在民间传播的。由此可知,美国电影其实从没有间断在中国的传播,只是在用隐形和无声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内参片”的译制工作者译制了许多影片,其中便包括《红菱艳》《虎!虎!虎!》《简·爱》《音乐之声》《魂断蓝桥》《未来世界》等家喻户晓的影片。到了1978年,随着中美关系的回暖,许多美国电影得以公映,其中卓别林的电影占据了多数。这与卓别林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卓别林电影对于西方社会的批判精神也契合了中国当时的主流思想形态。

三、观念

美国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上销声匿迹的直接原因是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是朝鲜战争中的敌人,中国人民很自然地疏远了美国电影。但是即使没有朝鲜战争,美国电影也很难在中国大范围公映,这来源于中美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与生俱来的对立关系。当美国电影在中国迎来1978—1979的春天时,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这必然是美国电影得以在中国公映的主要原因,但其直接原因在于,苏联霸权主义的膨胀以及邓小平访美的成功。1978—1979年美国电影的集中公映显然在为邓小平1979年1月29日的访美营造氛围,敏锐的观众可以从这股美国电影公映高潮中感受到中美关系回暖的信号。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古今中外都是如此。1978年的中国刚刚从“文革”的阴影中看到光明的曙光,长期的政治高压让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政治上的惯性,他们对于世界政治的态度以及价值观都具有定势,此时卓别林电影成了中央政府向普通大众传递政治信号的最好形式。卓别林电影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而言,既继承了“文革”中对于西方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又让政治敏感的人们感受到中美关系的回暖。

在1978—1979年放映的电影中,《摩登时代》最具有代表价值。电影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于美国社会的抨击都与那个时期中国内地的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在邓小平成为中国领导人之前,中国还处于华国锋当政的时代,而华国锋则完整地继承了“文革”期间的政策体制。在1978年这个时期,虽然政治高压有所缓解,但是仍然处于封闭和改革的边缘,此时外国电影能够准入和公映的必备条件便是要符合高层的意识形态要求。由此可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作品确实是符合那个时代要求的最恰当的译制电影作品。卓别林的电影作品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于现实的批判,对于穷人的同情,对于资本家的憎恨和丑化。如果卓别林生长在中国,那他一定符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头衔,但是《绅士流浪汉》又让中国官方很头疼,因为在这部被卓别林称为自传的电影中,卓别林却与许多年轻的女演员保持着混乱的个人关系。从中可以体会到美国影片与中国社会观念的碰撞。

作为美国批判电影大师的卓别林,他的很多电影作品都反映了美国社会的悲惨现实以及主人公的苦难生活,而这些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官方所做的宣传是一致的。因为揭露美国社会贫富不均以及底层群众生活苦难的同时,就能够反衬出社会主义中国的美好,也恰巧与“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人”“在国外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广大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官方宣传不谋而合。

但是卓别林电影的批判性并不是那种为革命而做出的思想准备,恰恰相反,这是一种对于社会制度的天然批判,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想拥有幸福的生活,而现实社会总有各方面的局限和不足,批评家往往能够帮助掌权者找到努力的方向。但是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被牢牢地限制着。卓别林流浪汉的形象是不能出现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电影之中的,如果有也只能出现在“万恶的旧社会”这样的场景之中,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有关。尽管当时仍然有流浪汉和乞丐,但是国家处在百废待兴阶段,发展是主流,只有正能量的影片才能凝聚力量,让发展来得更好更快。《三毛流浪记》《白毛女》这样的作品,也能从反面激励中国人民的奋斗热情。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形象虽然本质上与中国官方的宣传不一致,但是对于先入为主的中国人民来说,卓别林的流浪汉形象仍然宣示着无产阶级遭受着政治和经济的压迫和掠夺,从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

四、生活对比

卓别林的这些电影多产于20世纪30年代,而影片中美国人的生存现状也具有那个年代的特点,而这些作品时隔40年后出现在中国观众眼前时,中国观众很自然地认为影片中的美国与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同步的,而40年的时差也被很自然地忽略了。

影片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展现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成果,这些20世纪30年代的发展成果有许多都让70年代的中国人充满了羡慕和惊讶。在《摩登时代》中男主人所憧憬的吃葡萄和苹果的画面都让观众羡慕不已,因为在70年代的中国,水果还没有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干旱的北方水果是稀缺的。而且,对于冬季只能靠大白菜等过冬的中国人来说,能够自由享受水果的美味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而外国电影中出现的挤牛奶的画面,更加让中国普通百姓艳羡,因为在中国牛奶是特供产品,跟一般居民没有关系。相比水果和牛奶,商店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让计划经济中的商场显得相形见绌。在《摩登时代》中女主公虽然只能栖身在窝棚中,但是仍然拥有幸福的生活,能够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但是在70年代的北京、上海,中心地带的贫困人口过着房屋高度紧张的日子。而面包的出现则多少让中国观众感到困惑,因为即使在美国的底层都能够吃到面包,而在中国这种比馒头、米饭更为奢侈的主食却是很少能见到的,更不要说能够吃到,即便是80年代也只是大中城市才有面包供应。面包在中国不会被当成影片中的底层主食,相反在许多人的童年回忆里,面包常常是作为奖励颁发的高级食品。虽然一段时间内,面包和黄油都被当成资本主义的标志,但是这似乎也有点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意味。这种影片与现实的互文,让我们更加客观地审视美国影片与中国社会历史的观念碰撞。

五、结语

工业革命的发展,让人类成为科学的奴隶。这种将人异化为机器的思想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批判的中心,而卓别林显然从中获取了灵感,并将这种思潮通俗化地表现出来。但是卓别林可能都没注意到,这种思潮也是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成果一同表现出来的。而正是这些工业文明的成果造成了中美社会间的互文现象。

[课题项目] 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对其民族文化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KL-2015-153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袁庆丰.美国电影与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关联——从1978年译制公映的《摩登时代》(1936)说起[J].当代电影,2015(07).

[2] 王成军,潘燕,刘芳.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对中国文化产业兴起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4(05).

[3] 汪朝光.众里寻他千百度——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的中国内地映像[J].学术研究,2010(02).

[4] 贾磊磊.中国电影产业的战略变局——增加美国影片进口配额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影响[J].当代电影,2012(05).

[5] 赵蓉婧,巨思嘉.美国电影的引进对中国电影市场影响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3).

[作者简介] 耿卫玲(1975—),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郑州成功财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