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精神病人杀人的防控

2016-03-12陈灿球汤革新

大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作案工具肇祸精神病人

陈灿球 汤革新

试论精神病人杀人的防控

陈灿球1汤革新2

(1.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 广东清远 511500 2.广东省清远市公安局清新区分局 广东清远 511500)

本文综述了精神病人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可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监管机制及医疗保障体系、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关心体恤精神病人等方面预防和控制精神病人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发生。

精神病人;杀人;防控

近年来,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不断增多,重性精神病人杀人案件也时有发生,已对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精神病人杀人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精神病人杀人的相关措施,以期有效遏制精神病人杀人等严重暴力案件的发生。

1 精神病人杀人的特点

1.1 侵害对象具有不特定性

由于精神病人一旦发病就会失去自控能力,失去对周围的人和事的辨别能力,侵害对象随意,往往见凶器就拿,见人就打,随意攻击他人,侵害对象具有很明显的不特定性。因精神病人活动范围较小、接触人员较少,与其经常接触的家人或周围群众容易成为攻击和侵害的对象,造成家庭成员和周围群众的伤亡。

1.2 侵害发生具有突然性

大多数精神病人未发病时与正常人无异,非经医疗机构或专业医师确诊,仅凭表象,一般难以区分。他们在受到外界刺激之后,行为往往会在瞬间突然失控,发生杀人等严重的暴力伤害行为,这种危害方式往往在周围人毫无戒备的情况下发生,具有极强的突然性。

1.3 作案工具选择性具有随意性

精神病人杀人等严重暴力案件发生一般没有先兆,案犯作案前没有预先准备作案工具,作案工具在现场随手可得,往往拿起身边的凳椅、菜刀、铁锨、砍刀、镢头等日常工具或现场附近砖石等物品就行凶杀人,且大多数案件的作案人都不处理作案工具,往往将其随手丢弃在现场。

1.4 作案手段极其残忍

精神病人发病时神志不清,其本人完全意识不到做了什么和造成什么后果,故精神病人杀人时,只要下手就乱砍、反复砍,难以停下来。有的受害人被砍得身首二处、颜面部面目全非、四肢离断,往往出现被害人死后还无休止的加害,尸检时可见多处绝对致命伤。

1.5 作案目的、动机有悖常理

与正常人有相对明确的作案目的、动机不同,精神病人杀人的作案目的、动机具有常人无法理解的荒唐性,往往因为吵架、纠纷、家里夜间有人敲门等原因导致幻视、幻听,继而精神压力加大,总认为有人要害他,心理防卫强度加大,进而实施杀人行为。这种有悖常人的作案目的、动机,反映了精神病人杀人作案动机的幻觉特征。

1.6 作案无预谋,作案后一般不逃逸

精神病人在发病期间,自身的意识行为不受控制,在受到外界刺激时会突然实施杀人行为,作案前没有准备作案工具、确定作案的时间及地点、怎样处理作案工具及现场、作案后如何逃逸等犯罪的预谋,符合精神病突发失去理智的特点。大多数精神病人杀人现场会留下作案工具且大部分现场没有被刻意处理,案犯杀人后一般留在现场,没有逃逸行为。

2 精神病人杀人的原因

2.1 社会监管不到位

监管机制缺失是多年来精神病人杀人案件多发的主要原因。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精神病人“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治疗”。政府监管的滞后,导致各方监护责任不清,对精神病人的监护只停留在家庭层面上,多数重性精神病人家属或监护人承担对精神病人的监护、治疗,但受自身经济能力、时间精力、知识水平及家庭分歧等因素制约,无法有效履行监护责任,常常发生精神病人失散或离家出走事件。因对精神病人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管机制,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仅仅参与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重特大案件发生后的被动补救,对流落街头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文明或肇事后被释放的精神病人,有的被公安机关送到精神病医院医治,但因缺乏医疗费用,部分病人被强制出院,重新流落街头。大部分家属或监护人无法对精神病人进行有效监护,政府的监管机制又不到位,导致大量重性精神病人长期处于漏管失控状态,埋下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

2.2 医疗救助不到位

控制精神病人发病、肇事肇祸的最有效方法是对其进行治疗、管理,直至病情稳定、痊愈。目前,精神病人社会救助方面的制度还不完善,仍停留在由家庭出资治疗、救助的传统模式上,多数家庭因经济能力有限,无力承担巨额的医疗费用而被迫放弃治疗。政府部门受救助资金限制,加上社会救助保险的缺失,面对大量精神病人治疗需求,也变得束手无策,原则上非发生重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一般不予拨款,即使拨款,也只是维持短期强制治疗的费用,不能满足大量精神病人的治疗需求。大量的精神人由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形成发病、肇事、缓解、再发病、再肇事的恶性循环。

2.3 对危害性认识不到位

精神人家属和病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因对其隐患性和危害性估计不足,思想上日渐放松了警惕,认为一发病无非是一阵“打砸摔”,“暴风骤雨”过后依然还是“风平浪静”,因此对其发病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更不会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自家的菜刀、铁锨、镰刀、斧头等工具随处放置,使这些工具唾手可得,为精神病人杀人提供了方便条件。

2.4 对精神病人监管方式粗暴

精神病人的频繁发病成为其家庭沉重的负担,再加上他们多对家人和监护人实施伤害行为,造成家人对他们的感情冷漠甚至憎恶,对他们缺少耐心和感情关怀,往往一发病便简单地将其“打入冷宫”、“一锁了之”,使他们精神倍受刺激,引发对家属的报复心理,成为一些精神病人杀人作案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

3 对精神病人杀人的防控对策

3.1 建立健全社会监管机制,筑牢防控体系

对精神病人的有效管控是一项庞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程,需要建立健全社会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局面。公安机关要做好精神病人的排查、服务及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其现实状况和基本情况,积极推动政府部门分类协同处置;卫计部门要做好精神病人不同时期的病情、风险评估工作,并加强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对达到一定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及时通报给公安机关;民政部门要对无劳动能力、生活无来源、无监护人及流浪乞讨的精神病人提供必要的救助和监护;残联部门要积极开展精神残疾康复指导,协助做好贫困精神病人的治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康复医疗设施及服务;精神病人所在社区居委会、单位及监护人要提高关爱意识,积极履行监护、救助、治疗等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精神病人肇事肇祸案(事)件的发生。

3.2 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医疗救助到位

政府要加大对精神病人医疗、管理专属医院的资金、人员等保障性投入,真正做到病有所医、管有所依。具体来说,卫计部门是精神疾病治疗的第一道防线,负责精神卫生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精神疾病的基本治疗;劳动保障部门是精神疾病治疗的第二道防线,要保障职工中精神病人平等就业,并完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就医管理制度;民政部门是精神疾病治疗的第三道防线,负责为经济困难的精神病人提供义务救助;公安机关是精神疾病治疗的最后防线,遇到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及违法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强制治疗和监管措施。同时,为保证精神病患者的收治工作长期、健康、有序进行,建议政府成立专项资金,把精神病患者的监护治疗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用于家里没人管、治疗没有钱、监护没有人的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防范意识

卫计部门要加大对精神疾病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公众认识精神病症状,知道精神病人认知、思维、逻辑、注意、记忆、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从而知道精神病的发病机理,知道如何预防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大力宣传精神病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防治精神病的重要性,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特别是精神病人家属及周围人群,认识到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对他人的严重危害性,务必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精神病人犯罪的机会。

3.4 关心体恤精神病人,减少引发犯罪的诱因

精神病是一种疾病,患者应当得到同样的尊重。精神病人属于弱势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救助,应当改变对他们的恐惧、嘲笑、歧视和偏见。要主动关心、体恤精神病人,友善对待精神病人,避免刺激精神病人,通过减少引发精神病的诱因来减少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的发生。

3.5 建立快速处置机制,有效降低社会危害性

公安机关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理精神病人严重暴力犯罪的应急预案,对有作案迹象、苗头或者正在进行行凶的紧急情况,要按照应急预案快速出警,及时处置,有效控制,减少流血事件和多命案等恶性案件的发生。对发现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精神病人,要及时强制送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

D919.3

A

1004-7344(2016)33-0306-02

2016-9-13

猜你喜欢

作案工具肇祸精神病人
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相关因素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的预防与管理
精神病人监护问题研究
——以离婚纠纷为例
关于聂树斌案的证据学思考
给予强制治疗的245例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调查分析
作案工具失踪了
大盗面具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