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光启
——农田水利深钻研

2016-03-12

河北水利 2016年12期
关键词:徐光启全书农田水利

徐光启
——农田水利深钻研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松江人,明代杰出的科学家,我国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之一。一生勤奋著述,作品众多,代表作为《农政全书》。《农政全书》共分12门,60卷,70余万字,是我国古代一部集大成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书中,水利作为一目,有九卷之多,位居全书第二。

《农政全书》中的农政思想主要表现在用垦荒和开发水利的方法来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徐光启认为,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西北地区有着广阔的荒地却弃而不耕,另一方面京师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要从长江下游启运,耗费惊人。我国古代自魏晋以来,全国的政治中心常在北方而粮食的供给、农业的中心又常在南方,每年需耗资亿万来进行漕运,实现南粮北调。时至明末,漕运已成为政府较大的弊政之一。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徐光启主张用垦荒、水利、移民等方法发展北方农业生产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正是《农政全书》中专门讨论开垦和水利问题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徐光启写作《农政全书》的宗旨。此外,徐光启还用了四卷的篇幅讲述东南(尤指太湖)地区的水利、淤淀和湖垦。

在水利经验总结中,徐光启强调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重视水利测量。他推崇郭守敬从事大规模水利地形测量的做法,认为审慎的测量是规划工作的客观依据,并在《农政全书》中专门写了一章《量算河工和测量地势法》,详细介绍了河道和地形测量的仪器、施测步骤、计算方法、验收核实以及如何发现和制止可能出现的作弊现象等,可以视作当时的测量规范。

16世纪初叶,徐光启曾师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熊三拔等人,翻译过大量的西方著作,主要有《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泰西水法》是徐光启根据西方水利科技整理而成的一本专著,全书共6卷,是我国最早系统地介绍西方近代水利科学技术的专著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徐光启不仅系统地吸收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结合我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提出了一整套开发农田水利的设想。

从万历四十一年至天启元年(1613-1621年),徐光启先后四次在天津进行屯田,研究农田水利工程,探索消除南粮北调弊端的可行性问题,以巩固国防,安定人民生活。此时的明政府已陷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根本无力支持屯田活动,因此徐光启的试验完全依靠个人力量。徐光启初至津南时,大面积稻田荒废,“仅静海县之葛沽高地已田”。他引进南方优良稻种,在葛沽购置20顷荒田,仍采用围田之法防涝,并戽(音hu,汲水)海河水备旱,同时,利用海河潮汐进行灌溉。

徐光启一生有30余年从政,晚年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他是一名天主教徒,对酉方科技有比较广泛的了解。同时他又很注重研究我国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学风严谨、求实,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创获。农业和水利则是他平生用力最多、成就最大、贡献最著的领域。

2016-11-20

猜你喜欢

徐光启全书农田水利
图片资料
徐光启翻译“几何”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西湖》一部婉约而豪放的西湖全书
新发现的线装本《张天师发病书》《发病全书》整理研究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你知道“几何”的由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