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探析

2016-03-1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世界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子电路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徐 艳



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探析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徐 艳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电子化相关产业更是遍布全世界,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电子类课程我们更是应该要好好学习,它是电子、通信类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同时要求学习此课程的学生们需具有十分强的实践能力。本文针对电子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两者相结合,利用电路仿真设计平台,对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附上本人关于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子电路;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电子技术类专业是高校专门为了培养应用科技型人才而开设的工科专业,它所开设的电子类课程是电子及通信类的重要技术基础课,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及创作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且他们的就业率与此也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模式的确起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即使这样,还是有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努力去改进。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思路

老师要根据教材的整体设计理论去取材,尽可能选择一些有意思而且又比较实用又简单一些的来让学生们做。为了能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还需创造一个生动形象、趣味性强、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本着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观点,让同学们自已动手实践,老师旁边指导一下就可以了。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去选择自己比较拿手或者喜欢的题目去做。同时,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来确定是否需要将学生几个人分为一组或者要求独立完成。基础性实验就一人一组,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培养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需要将2人分配到一组,这样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创新性实验和电工电子实习却可以将3个人分配到一组,一起讨论商量设计实施方案并分配各自的具体任务。分组之后,老师要把自己设计好的题目跟同学们讲解清楚,可能会用到哪些原理,一定要让学生们对此题目有一定的熟悉和了解程。在学生们设计的过程中,老师要在一旁指导,看他们的方法是否正确。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在完成题目设计后,老师需要对这些题目设计进行评述。这之后才能让学生们进行仿真电路板的制作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故障,老师需及时出面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直到题目设计最终完成。最后,学生们要以说明书的样式对此次设计题目的过程做个书面总结。在整理总结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优秀的科研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实践教学课程模式

以前学生对于理论设计是否能够实现,元器件参数选择是否正确没有把握,只能在实验室里通过一次一次的反复实验才能确定。而现在的科技发展却允许学生运用先进的电子设计手段完成电子电路的设计。在计算机上先进行模模拟,随时更改设计电路和元件参数,通过仿真实现后再去实验室进行验证,这样明显提高了他们的成功率,使得学生们的兴趣增加了,自信心自然也增长了。这也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探索创新精神。

3 课程设计与电子电路的结合

较为常见的电子电路实践都是要求学生使用集成电路的套件,按照电路图有条有序地将焊接、安装、调试等步骤完成即可。可是学生们平时实践太少,动手能力较差,最终能成功的机率很低。而且他们只是简单的将这些配件组装在了一起,并不清楚其电路原理,不知道出了故障是哪里的问题所导致的,只能求助于老师,让老师去维修检查。这样极大的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觉得实践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而新的实践课程教学,是先选择电路原理并依此进行设计、计算,然后模拟仿真电路并进行元器件筛选,接着制作电路板并进行元器件的安装与焊接、调试测试,最终解决故障等流程组成。如此紧凑有序的把课程设计与电子电路实践及技能操作培训相结合,完美的实现了设计与工艺技能培训的相互融合。

4 电子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

4.1 拓展思维

课程设计和电子电路实践是电子化专业类必不可少的教学课程。不过在真正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没有起到充分锻炼学生的电子电路设计能力的作用,而且也没有达到对加深课程内容掌握的目的。常规的课程设计包含了题目设计、方案选择、仿真电路、元器件筛选、电路板制作及安装焊接调试,最后写总结报告。但由于学生操作不熟练,时间又短,几乎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如此以来,此课程的设立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将课程设计以毕业设计模式进行管理的教学计划显得相当有必要了。为了使得课程设计这门课程真正起到作用,学生独自完成的仿真电路设计将归纳到大纲里,增加实践课程的分值比例,对课程设计所安排的时间、任务的设计、报告总结格式及评定的标准都给出了一定的基本要求。这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综合能力。

4.2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所以平时我们要锻炼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这个过程,对本学科有着自己的见解。由此再去听老师讲解,在不明白或者见解不一致时更能及时发现并得到解决。这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在计算学生成绩的时候,多多留意学生平时的自主学习能力,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这更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平时对于课程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要求学生写成小结并进行点评,而且最终将这些评价加入到总成绩里去。如此以来,学生们更是会积极主动去学习,以自己的第一见解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自主学习的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4.3 注重定性分析

在当今时代,电子线路类课程是自动化控制的最基本的手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们严谨的科学理论知识,更加要重视全面系统观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探索出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解解题时,老师只需给学生们大致分析一下解题思路并给出答案,中间的解题过程就可以让学生们自已发挥了。但对于难度挺大的内容时,老师还是需要帮助学生细化一下解题步骤的。可以采用逐个破解的方法,或者化大为小,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方法,总之,要利于同学们理解,循序渐近地接受就行了。

4.4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知识的不断出现,电子电路实践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机遇和挑战。老师要根据新的情况不断的增添或删改一些教学内容。还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在讲解的时候将重点放在集成元件的电路分析上。多媒体、实验仿真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学生们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课程实验操作,这极大的增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更能让学习得到更好的效果。为了能更好的让学生们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可以采用讨论、练习、提问等形式引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启发式、导入式、仿真环节、情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穿插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再归纳一些有益于学生记忆和形象思维的诀窍,让学生和老师互动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对电子电路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一些相关问题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为当今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拥有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单长虹,龚学余.优化电子信息类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76-78.

[2]崔葛瑾.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EDA技术训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36-38.

[3]杨建中.项目教学法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24(2).

[4]冯志刚.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3(2).

猜你喜欢

电子电路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电子电路设计的实用技巧研究
电子电路设计中抗干扰技术
电子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处理方法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