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及华法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2016-03-12张珺
张珺
(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 医保办,河南 南阳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动脉高压是其重要的并发症。气道慢性炎症可导致支气管关闭的显著增厚,管腔狭窄,导致呼吸道堵塞以及气流不可逆受限,从而出现慢性缺氧临床表现[1]。缺氧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从而导致肺循环阻力的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本研究通过给予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不同的抗凝药物治疗,来比较华法林及肝素二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56例,随机分为肝素组和华法林组,每组各28例。华法林组患者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3.1±6.4)岁。肝素组患者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62.3±6.8)岁。全部病例纳入标准: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且肺动脉平均动脉压 >25 mmHg(1 mmHg=0.133 kPa)[2]。排除标准:近期有手术外伤史患者;2周内使用过抗凝血、抗纤溶药物的患者;有严重肝肾疾病的患者;有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有恶性肿瘤等预期生存期短的患者;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对所使用药物过敏的患者[3]。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肝素组:低分子肝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319)2000IU加入125 ml 0.9%生理盐水,每日2次静脉滴注,5~7 d为一疗程。同时给于氧疗、抗生素治疗、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肝素治疗时监测患者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 of whole blood, ACT),ACT <160 s时适当加量,ACT >180 s时停药。
华法林组:每日口服华法林钠片(济南康源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10108)4 mg,10 d为一疗程。同时给于氧疗、抗生素治疗、祛痰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华法林治疗时每日测定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INR <1.8时适量增加剂量,INR >2.5时适当减量,INR >2.8时立即停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华法林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均短于肝素组患者,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呼吸困难改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s, 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比较 (±s, d)
注:†与肝素组比较,P <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呼吸困难改善时间肝素组 28 8.3±1.8 4.1±1.2华法林组 28 6.5±1.6† 2.2±1.3†t值 3.96 5.68 P值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表现为出血症状。肝素组发生皮肤瘀斑2例 (7.14%)、鼻出血3例(10.71%)、消化道出血3例(10.71%)和血尿4 例(14.2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2.86%;华法林组发生皮肤瘀斑3例(10.71%)、鼻出血5例(17.86%)、消化道出血4例(14.29%)和血尿4 例(14.2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14%;华法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数略高于肝素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423)。
3 讨论
临床以往对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改善通气,进行氧疗、控制感染、纠正心力衰竭以及合理使用利尿剂等方面。近年来研究表明,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常存在血栓前状态,因此在一般治疗的同时可加入抗凝治疗[4]。抗凝药物可有效治疗血栓同时预防血栓再形成,主要用于肺血栓及深静脉血栓的治疗。肝素可灭活某些凝血因子、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以及治疗和预防肺小动脉血栓形成。华法林可抑制患者凝血因子形成,从而抑制血栓生存及发展[5]。本研究中华法林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肝素组,表明华法林的治疗效果要优于肝素组。由于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和血尿等出血症状。华法林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数略高于肝素组,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提示在对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状态,针对不同的情况积极做出用药调整,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两种不同抗凝药物对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治疗的分析对比中,华法林的治疗效果优于肝素。华法林能有效使患者临床症状短时间内得到改善,对患者预后起到积极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鲜胜, 韩春俐. 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于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的肺功能及血凝的影响[J]. 临床肺科杂志 , 2013, 18(9): 1583-1586.
[2]邱海艳, 何海艳, 马航, 等.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J]. 国际呼吸杂志, 2013, 33(11):819-824.
[3]黄敏, 祝国风, 程晓曙. 肺动脉高压联合治疗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2013, 41(5): 442-444.
[4]杨勋, 赵苏. 低分子肝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并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血栓素A2及一氧化氮表达的影响[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 31(7): 608-609.
[5]王秋月, 张明娜. 不容忽视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3, 36(4): 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