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娱乐叫围观

2016-03-12渡云

中国青年 2016年2期
关键词:围观麻木真人秀

文-渡云

有一种娱乐叫围观

文-渡云

直到今天,我们仍兴奋于做一名伸长脖子的看客,享受着围观带给我们的无黑无白的快乐。

说真人秀节目已经取得中国电视界的绝对统治地位,是毫不夸张的。

2015年,各卫视共推出了200档真人秀类节目,也取得不俗的收视率。

真人秀到底刺激了中国人的哪根神经?

当我们在看真人秀时,我们的身份叫观众。观众是什么?不也就是看客?

人们围观的原初动机,就是为了看热闹,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掺杂了比较原始的好奇心,从众心,还有高级些的求知欲。

我们这个民族,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才艺,就叫围观。鲁迅不止一次地在文章里讽刺过“看客”,也就是围观的人群,他将此视作中国人的一种令人悲愤的麻木,也即麻木的丑相。围观砍头,在他所骂的看客们的贫瘠生活里,是一项难得的娱乐。实际上,在大革命时期的法国,群众最爱看的热闹,也是砍头,越血腥,越能得到喝彩。如果事先昭告的砍头突然取消了,群众会暴动。

围观的本质和趣味在于,人们不是有组织而来的,而是收到了“信号”之后加入人群,成为熙熙看客的一员,从而使自己的身份既公开,又隐蔽,并且获得共同参与一件事的归属感和乐趣。所以我们看球赛,看演出,往往都要和众人一起才会觉得有趣,或者更有趣。

想当年,雕刻匠的儿子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唾沫横飞,也必有一众闲极无聊的看客簇拥着,听他雄辩滔滔地谈论什么是勇气和良知,怎样获得知识和德性。他也享受到经群众围观的流程而名满天下的荣耀。

这一优良传统一直传到近代中国。爱国学生领袖站在北京的中心广场上,踩着凳子振臂高呼,宣传进步和救亡,也必有一众学生和百姓围观。这些学生领袖,很多在日后成长为革命领袖,实现救国图存的理想。

所以,围观行为本身是中性的,围观究竟是好是坏,全看被围观的是什么,以及看客们会做何反应。

在技术为王的信息时代,互联网进一步成就了围观。网上的论坛和微博,电视的选秀和真人秀,也就成为最好的围观平台。

还记得几年前,网民们在微博上展露出舆论监督的本事,有媒体总结说,围观改变中国,倒也并非空话。围观二字前所未有的扬眉吐气,一雪前耻。但“围观”如果想洗白自己,可没那么简单。

也许是受“观棋不语真君子”的礼数熏陶久了,在近年来对一些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我们一次次地悲愤于围观人群见死不救,将大是大非的冲突只当热闹看。

网上群情激奋,带来的往往也不是正义的落地,而是新的一轮不明真相的语言暴力,以及最后导致的非正义。

不知何时开始,各档真人秀大肆占领屏幕,“撕名牌”这种几乎没有技术含量可言的表演竟成为流行节目,大肆吸睛。

围观真人秀时,我们绝不是在期待平平淡淡,和和气气,我们期待着看到明星出丑,出糗,出格,期待着矛盾,纷争,戏剧性。于是,我们认可了这是一个娱乐精神无限溢出,浸染一切的时代。

既然是娱乐,就要悬置是非对错。哪怕是跳楼跳河,在娱乐精神满满的观众眼里,都容不下什么严肃深沉的追问,不过是一包开胃健脾,强筋健骨,提神醒脑的精神零食,只怕你跳得不好看,叫得不凄惨,打得不激烈呢!

这种观众,和鲁迅笔下的麻木看客,又有何区别?

可以说,由真人秀的大流行,我们不能不再次赞叹于国人的厉害。那就是,直到今天,我们仍兴奋于做一名伸长脖子的看客,享受着围观带给我们的无黑无白的快乐。

责任编辑:尹俊国

猜你喜欢

围观麻木真人秀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麻木
开饭啦,快来围观一场餐桌礼仪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被围观的网络生活
不做政治麻木、办事糊涂的昏官
围观古代名人的错别字
浮生一记
朋友圈,欢迎围观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