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6-03-11符亚杰

考试周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办学模式高职教育

符亚杰

摘 要: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这为高职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设计和教学质量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生产的用人需求的对接还远远达不到应有程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不断改进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寻求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是一条投资小,见效快,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理想途径。但是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办学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

一、高职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职教育,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2011~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支持1000个左右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4年,提出《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同年,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分两步走,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得到广泛宣传,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政策更加完备,人才培养层次更加完善,专业结构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中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衔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基本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制度基本形成,职业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的统称,下同)共同推进的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机制基本形成,职业教育体系的层次、结构更加科学,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重大政策更加完善,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建成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各类职业人才培养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含高职类院校1192所,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47所,独立学院275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从全国高职院校的数目看,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职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高职院校要有好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种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企业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才能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然而,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下问题。

1.目前大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选取及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束缚,没有彻底针对岗位群或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而开设相应课程。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只是简单地在原来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实验实训内容,而有些实训内容脱离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并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训作用。尽管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可在实训室里按案例要求实操一些具体业务的实训环节与内容,但是这种实训往往是分环节进行的,学生体会不到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连贯性、复杂性与多变性,往往无法真正进入角色。

2.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上主要是靠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实践技能匮乏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这些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学生实际学到的技术技能屈指可数。有些学校虽然聘请了一些企业的技师来校任教,但是由于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相对比较专一,覆盖面小,而且学校缺乏对于企业技术人员的有效监管措施,所以单纯靠企业技师承担教学也存在很大弊端。

3.多数高职院校对高职办学的理念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社会上一些企业和个人对高职教育认识模糊,理念不清,认为高职教育接收的都是高考分数低,能力较差的落后生,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带有偏见。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加之部分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最终影响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建立一种新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学校要积极地了解企业的用人知识技能要求,积极地探索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三、目前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存在上面提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让企业加入到教学中,寻求一种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大体上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协议,使企业作为高职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并且要求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确定,然后学生在学校进行基本理论和简单的项目实践的学习,在一定基础上让学生参加企业的实际生产实践,使学生知识和技术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校企合作。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看似解决了高职院校的关键问题,但是,在整个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和配合是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关键。只有企业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认真分析企业生产与企业不同岗位员工的知识储备要求,才能给学校提供贴近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为课程体系的制定打下基础。而真实情况是企业参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因为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并有没得到什么利益驱动,正因为这样现有的校企合作办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校企深度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校企合作的模式看似解决了高职院校的关键问题,但是由于缺乏企业的积极参与,效果并不理想。要想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教学中,还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机构应该建立和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法律条文,保障企业能真正参与到职业教育中,靠立法规制企业在参与职业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

2.建立利益补偿和驱动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3.制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评估方法,约束和监督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

五、结语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可以说,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高低决定了职业教育是否能真正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使命。

猜你喜欢

办学模式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初探
坚持市场化办学 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虚拟工读学校:新常态下探索工读教育办学的新模式
论我国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变革
基于“中德深度校企合作”高职办学模式的探索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