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提取高中历史材料信息有效性的思考

2016-03-11陈静

考试周刊 2016年6期

陈静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实施的全面推进,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考查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考试说明》明确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在当前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在提取材料信息方面却存在一定的误区,笔者就这一现象做了探索。

一、高中生在历史材料中提取错误信息的原因分析

(一)提取信息不全面

1.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学生在考试中容易犯粗心的毛病,看到比较熟悉的题目或关键词时往往头脑发热,不能冷静思考,也不会认真看题寻找突破口。如2015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2中的第24题,发生错误的学生基本一看到“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就认为儒学者是“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而选错,没有深入思考儒学者寄希望于统治者效法先贤,目的是创造理想政治环境,这既是自身的渴望又是时代的需求

2.只看表面,不及实质。

部分学生在读题时仅仅注意表面现象(即显性信息),忽视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即隐性信息),从而造成错误。2015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2中的第32题,遗憾的是学生无法从茶叶在英国的地位由上流社会消费品到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的变化看出茶叶的价格下降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作用,是与东方贸易增多的结果。

3.只见主干,不见枝叶。

目前的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既有纯文字题,又有文字、图表和图片相结合的题;既有材料正文又有一些辅助信息:材料出处、材料提示语、标题。在答题时,有的学生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视其他信息。如2015年全国高考山东历史卷第38题,该题的材料提示语为“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它对图片“城市与生活”和材料二“生活与观念”作了重要补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时间属宋代;主要内容和理学相关。从学生的回答看,许多学生忽视理学是封建社会主流思想的新发展的这一重要信息,不能得出当时的“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这样的结论。

(二)提取信息不准确

1.不能排除无效信息。

历史材料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的信息可以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如2015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2中的第41题,这是一道图表型的开放性试题,要求指出我国节假日变化的一种趋势并总结原因。图标中的2000年劳动节放假3天,2008年则房间1天,其实这只是局部的调整,不能足以说明整体的节假日变化的增多趋势,属于无效信息,对解答本题并不起决定作用,但部分学生却不能排除这一迷惑性信息,从而导致该题大量失分。

2.不能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

在阅读材料时,学生极易忽视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答题,经常作出错误的判断。如2015年全国高考卷新课标2中的第33题,图表题干显示为“英美法德死过的工业生产总值虽然随着时间发展而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70%以上的控制地位”。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主要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而在经济结构上并没有什么重大变化。

二、提高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方法

(一)重抓审题

无论何种历史考试题型,都要首先从审题开始,审题最重关键词。关键词包含两个部分:一为条件限制,二为答题主题。

1.审清条件限制。

条件限制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就时间限制而言,通常有两大类:(1)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1895年等。(2)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有三种情况:①有上限,无下限,如汉朝以来儒家思想的发展;②有下限,无上限,如明清以前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③上下限皆不明确,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主题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

如:(2015全国卷Ⅱ第31题)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都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的需要。

在这个选择题中,“1952年底”是时间限制,“新中国”是地点限制,“学习俄语的热潮”是事件限制,“需要”(即原因)是考察主题。审清了这些限制和主题就不难做答。

(二)突出重点

目前全国高考试卷中基本不会有着重号标注,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训练中在审题这一环节就必须养成习惯,即看到的关键词一定要在其下画线,甚至在做主观题时要在材料上写出答题主题以突出重点。只有这样的常规训练才能使得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水平在高考中发挥出来。

(三)关注图

近年来各种模式的全国高考卷的历史试题中出现大量的数据图表、图画及地图,在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时候需要分别注意:

1.数据图表类(普通表格、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等)。

一看其来源,是来源于书本还是来源于材料还是书本和材料的结合;二看其条件限制;三看其考察主题;四看分值,即根据分值多少组织答案。

2.对于图画类题型。

一抓图画内涵实质,高度重视漫画的内涵实质;二看文字,高度重视图里和图外的文字。

3.对于地图类题型。

一看地理信息如方位、江海、地形、城市;二看文字如问题、标题、图例等,切记受地图内与问题不相干的信息干扰。

在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高考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树立让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在平时就着重加强综合训练,把握高考命题规律,通过信息加工、归类建档等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