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年佛教医学的研究概况

2016-03-11平海兵曹继刚

环球中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研究概况佛教

平海兵 曹继刚

430065 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平海兵(博士研究生)、曹继刚]



·学术论坛·

中国近年佛教医学的研究概况

平海兵曹继刚

430065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平海兵(博士研究生)、曹继刚]

【摘要】佛教医学是佛教博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关注度的提升,佛教医学越来越为学术界所重视。本文从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容、病因观、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佛教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近年来佛教医学研究现状进行了扼要综述;本文还从进一步挖掘佛教经典中的佛教医学、进一步深入比较佛教医学和中医学之异同以及系统研究佛教医学中的心身医学思想等方面,对下一步的学术研究作了简要前瞻。

【关键词】佛教;佛教医学;研究概况

佛教医学植根于佛教,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医学是佛教博大理论体系的一部分,《地持论》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瑜伽师地论》卷十三曰:“云何五明处?谓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菩萨地持经》记载:“菩萨求医方论者。为除众生种种病故。摄受大众故。”从上述佛教的经论来看,佛教医学在佛教中属于“医方明”的范畴。

近一些年以来,佛教医学越来越为学术界所关注。顾加栋等[1]认为,佛教医学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变及其在身心疾病诊疗方面的独到作用越发令人叹为观止。国内学术界对佛教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是系统整理佛教典籍中的医学资料,第二是探讨、分析佛教典籍中蕴含的佛教医学思想。系统整理佛教典籍中的医学资料,以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和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主编的《中国佛教医药全书》为代表:探讨、分析佛教典籍中的医学思想,侧重在佛教医学的定义及特点、基础理论、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佛教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等方面。现将佛教典籍中医学思想探析方面的研究概述如下。

1关于佛教医学的定义和特点

笔者以“佛教医学”为篇名关键词检索1990年至2015年文献,共检索到篇名中含“佛教医学”的相关论文近30篇,学者在提及佛教医学的定义和特点时,大多都认为佛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独立的,佛教医学和其他医学体系相比,在医学理论和临床治疗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李良松在《佛教精神医学》[1]一书的“总前言”中指出,佛教医学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经藏医学、居士医学和寺院医学,“佛教医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思想内涵、诊疗方法和临床经验,同时还有自己独特的方药和养生哲学,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医学。”陈明[2]则认为,佛教医学是一个非独立的医药学体系,它分为印度佛教医学和中国佛教医学两部分,它以佛教教义为指导思想,并吸收了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特点而形成。顾加栋等[3]认为,佛教医学是佛门解除众生生老病死苦的方便法门,佛教医学一方面吸收了古印度医学的大量思想及诊疗方法,另一方面始终保持着自身的宗教医学属性。关于佛教医学的特点。陈明[2]指出,佛教医学有如下几个比较鲜明的特点,即医学理论、临床治疗有较浓郁的宗教色彩,涉及内、外、儿、妇、五官科等较广泛的医学范畴,药方比重较少等。廖育群[4]认为,佛教医学的本质特征是以佛教教义为其指导思想。从学者们的研究可以看出,佛教医学从内涵和特点上迥异于其他中国传统医学,其独特性非常明显。

2关于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内容

佛教教理是佛教医学的理论基础,国内学者的观点基本是一致的。肖雨[5]指出,佛教哲学是佛教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佛教哲学中的缘起论、三法印、四谛说、五蕴论等是指导佛教医学理论的基础。佛教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以佛教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人类的疾病、病因、病类、病相的认识和所采取的治疗、预防、养生、保健等。刘怡等[6]提出中国佛教医学的天人观包括三个方面:阐明生灭规律、倡导回归自然;天地与人相应、身心与法共存;主张四大皆空、力求精神超度。邓来送等[7]则认为,从现代心身、行为医学的角度看,可以把佛教关于身心世界的基本理论看作身心、行为医学哲学理论,可以佛教医学关于疾病的病因、对治、养生、保健乃至佛教的“八正道”“三学”“六度”等看作心身疗法的最佳体系。曹秀伟[8]认为佛教医学的基础理论的主要包括缘起论、四大说和病因说。

从国内学者对于佛教教理的理解来看,虽然大多提及了缘起论、五蕴论,也涉及到身心的问题,但是未足够重视乃至基本忽略至关重要的一点,即缘起论、五蕴论以及身心问题都是以如来藏理论为理论支点的,《央掘魔罗经》卷四云:“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四曰:“如来藏身不生不灭,善巧方便普现世间”《长阿含经》卷12也说:“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皆因缘和合而生,非无因唯缘而生,所以缘起论之缘起非无因唯缘而缘起,五蕴论之五蕴也不是无因唯缘而出生,身心问题亦非无因唯缘而产生,万法的出生皆是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为根本因、和合种种缘而出生的,众生的五蕴也是以这个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出生的,五蕴不能自外于如来藏而生而死。离开不生不灭的如来藏而论万法,则会陷佛教于“断灭论”中,从而从本质上错解佛教,所以佛经中讲的“生死者依如来藏”是佛教教理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3关于佛教医学的病因观

佛教医学对于生命的阐释是以佛教生命观为理论基础的。佛教对于生命的起源、形成、结构等描述迥异于其他学科,主要体现在佛教的“三界唯心”的思想,佛教认为心理的因素在生命中起主导作用。鉴于此,佛教医学在生理、病理等方面非常突出心理的作用,佛教医学的病因观尤其强调心理因素的重要性。盖建民[9]撰文指出,佛教从因缘果报的角度认为人生病的原因有先世作孽和现世失调两大类,先世作孽导致先世行业病,现世失调造成现世失调病,佛教医学不仅认为人的生理状况和行为是致病原因,而且还深入陈述了心理因素在疾病产生过程中的作用。陈明[2]认为,佛教在探讨人类疾病的产生原因时发现疾病的产生有三类原因,即外因、内因和业因。邓来送等[7]则认为,从病因来看,佛教认为几乎所有的疾病的病因都可以归于精神因素,所谓“百病由心造”。罗安明等[10]经过研究认为,佛教将疾病大致分为三类即生理疾病、冤业病和宿业病,其致病原因主要是四大不调和贪瞋痴三毒,并认为后者为本因。笔者认为,佛教医学病因观的独特性是由其独特、丰富的生命观尤其是心理观所决定的,佛教心理观的内涵十分深广、独特,这就给佛教医学从心理角度去深入探讨病因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4关于佛教医学临床治疗

如前所述,佛教医学自身有其独特的特点,其病因观也有其独特之处,佛教医学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强调心理治疗、独特的宗教治疗方法等方面。曹彦[11]指出,病有先世业所成病和现世业所成病两类,而且后者才是最为普遍的疾病,并对这两类病治疗原理做了明确阐述。石文山[12]认为,虽然佛教般若智慧与现代心理治疗的价值取向有区别,但佛教般若智慧对优化人类心境、维护人类心理健康,确实有其特别的可以供现代心理学治疗人员参考和借鉴的地方。有关疾病的治疗问题,傅芳[13]认为佛教医学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药物和咒语同用或单用咒法、禅定治病法和药物治疗法等多种。王明辉等[14]还论述了佛教医学中的食疗和草木疗法。肖雨[5]认为,佛教典籍记载了很多对症治疗的方法,分为三大类:身病、心病和心身之病,其中,身病的治疗方法有以药物、针灸、天然食物、按摩、捏痛、灌肠、火罐、运动等,心病则用修定等方法对治,如果是心身之病,则综合运用二法。薛公枕[15]则认为佛教医学治病的一大特色是咒语治病,宋代《医说》卷四中的“观音洗眼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余兆晟[16]则提出佛教治病要从调心入手,增长智慧、伏除烦恼的方法成为佛教医学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最大特色。李铁华等[17]认为很多现代心理治疗师借鉴禅宗的心理疗法治疗各类心理疾病。

5关于佛教医学中的养生保健

在佛教医学中,养生保健的特色同样体现在养心的层面,特别是佛教独特的养心方法,如翟向阳等[18]指出,禅修是佛教医学中心理治疗的一种传统方法,中医学将禅修纳入到养生康复的范畴,作为调节心理的一种手段。盖建民[9]经研究指出,佛教中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心理养生法门,并特别列举出佛教论著《大乘义章》中的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空观等六种对治心病法门。陈素玲[19]探讨比较了中医与佛教的调心方法所依据之理论、中医与佛教之调心方法,并探析未来二者整合之可能性。陈明[2]则认为佛教的养生方法非常特别,如安般守意、禅定养生、食疗法、洗浴法、嚼齿木法等。范敬[20]则认为佛教禅定及戒律作为调节心绪的一种手段,作为精神治疗的一种方法,被中医养生学吸收了它们其中的精华。从学术界对于佛教医学养生保健的论述来看,佛教医学的养生观充分体现了“养心为要”的特色,这一点也是在佛教“三界唯心”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6关于佛教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佛教的义理以及佛教典籍中蕴涵的佛教医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巨大,单从佛教四大理论及四百四病说对中医学的渗透这一点就可见一斑。佛教《圆觉经》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中国古代的中医医籍经常称引佛教四大理论及四百四病说。南朝陶弘景在其《肘后百一方》的书序中说:“佛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隋朝巢元方等所撰《诸病源候总论》则用中医五行学说和印度四大学说来阐明病源。另外,唐朝孙思邈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王焘在《外台秘要》中,明末清初医家喻昌在其所撰《医门法律》卷二《阴病论》中,也有阐述和引用佛教四大理论。国内很多学者对佛教医学给中医学带来的影响也多有阐释,曾祥丽等[21]特别指出,佛学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四大学说,在药物的治疗方法和剂型上,佛医亦带来许多丰富的内容,佛教烦恼的观念对中医养生思想影响很明显,佛教的戒律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医的医德规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陈沛沛等[22]认为,佛教的饮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很大,例如佛教饮食中遵循的“戒杀”“素食”以及“分餐而食”等体现的饮食精神和科学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7结论

通过对佛教医学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概述不难发现,佛教医学的研究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学术体系。笔者认为,关于佛教医学的下一步研究应侧重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存佛教经典非常丰富,蕴含在佛经大海中的佛教医学需要进一步挖掘;第二、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佛教文化地位举足轻重,如何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去看待、研究佛教医学,对提升佛教医学的学术研究层次富有深意;第三、佛教医学与中医学的渊源既深又远,进一步深入探讨、比较二者的异同之处,有利于深化二者的研究广度和深度;第四、从佛教基本义理和佛教医学的基本内涵来看,佛教医学也蕴涵着深厚的心身医学思想,国内中医学者的研究虽然也提及心身医学,如方凤真[23]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佛教的医学观——佛教对身心疾病的探索与防治》、王月清[24]撰写的《佛教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关联》、尹立[25]撰写的《浅析佛学与现代医学目的之契合》、陈重晖[26]撰写的《佛法与现代医学》等,但对佛教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米渠.佛教精神医学[M].厦门:鹭江出版社,1998:1-3.

[2]陈明.印度佛教医学概说[J].宗教学研究,1999,(1):36-43.

[3]顾加栋,周祥龙.佛教医学思想简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1-4.

[4]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354.

[5]肖雨.佛教医学概论[J].五台山研究,2000,(1):17-23.

[6]刘怡,韩冰.中国佛教医学的基本思想[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2,(2):8-11.

[7]邓来送,邓莉.从现代医学论佛教的医疗功能[J].五台山研究,2003,(2):36-40.

[8]曹秀伟.佛教医学说略[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1):18-20.

[9]盖建民.关注人类生命健康,弘扬佛医养生思想——21世纪人间佛教建设的方便法门[J].宗教学研究,2002,(2):40-44.

[10]罗安明,戎志斌. 佛医学的病因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4):420-421.

[11]曹彦.佛教的业报与疾病观[J].湖北社会科学,2015,(3):107-109.

[12]石文山.佛教般若思想的心理治疗意蕴[J].心理学探新.2013,33(3):200-204.

[13]傅芳.佛医纵横[C].//首届全国佛教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厦门:鹭江出版社,1995:14.

[14]王明辉,王风雷.佛教医学中的食疗和草木药疗[J].东方药膳,1998,(1):4-6.

[15]薛公枕.儒释道与中医药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6:683.

[16]余兆晟.天台宗禅修与疾病观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7]李铁华,王欢.从身心观之异看佛教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3,34(1):37-39.

[18]翟向阳,魏玉龙.禅修的心理学分析与中医养生[J].中医学报,2012,27(8):961-963.

[19]陈素玲.中医与佛教调心方法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20]范敬.简论佛教禅定及戒律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2):36.

[21]曾祥丽,丁安伟,张宗明.简论佛学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84-86.

[22]陈沛沛,项平.佛教膳食观对中医食疗学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5,7(1):32-34.

[23]方凤真.佛教的医学观——佛教对身心疾病的探索与防治[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24]王月清.佛教思想与现代医学的关联[J].江苏社会科学,2001,(5):187-189.

[25]尹立.浅析佛学与现代医学目的之契合[J].宗教学研究,1999,(3):110-114.

[26]陈重晖.佛法与现代医学[J].法音,1990,(1):5-8.

(本文编辑: 蒲晓田)

(收稿日期:2015-05-29)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6.02.007

作者简介:平海兵(1971- ),2013级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E-mail:18971091907@163.com通讯作者: 曹继刚(1971- ),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藏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E-mail:caojigang722@21cn.com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研究概况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佛教艺术
徐日昇的中国佛教观
敦煌佛教疑僞經疑難字詞考釋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活血通络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