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价值研究

2016-03-11韩玉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8期
关键词:成功率心肌梗死流程

韩玉敏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河北 邢台 054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因患者的心肌冠状动脉闭塞后,心肌血供得不到满足所致。该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心力衰竭、有突发的濒死感、绞榨性胸骨后疼痛等[1]。该病的发病率高,患者病情进展的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对急性心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分秒必争,抢救的速度越快,抢救的成功率越高,患者预后也越好。为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的价值,我院对近几年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护理流程,对其中25例患者使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了急救护理,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优化组,每组各25例患者。传统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其年龄为42~79岁,平均年龄为(61.7±8.4)岁;其中有8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下后壁,有10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前间壁及广泛前壁,有7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高侧壁。优化组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0例;其年龄为40~76岁,平均年龄为(60.1±8.0)岁;其中有8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下后壁,有9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前间壁及广泛前壁,有8例患者梗死的位置为高侧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传统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具体的方法是:由接诊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遵医嘱为其开放静脉通道。让患者吸氧。抽取患者的血液送检。待患者的病情被确诊后,准备好其进行治疗时需要使用的物品。将患者送入导管室。为优化组患者使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具体的方法是:1)院前急救与转运。急诊室接听呼救电话后,需在5min内出诊。医护人员应在救护车上使用电话联系患者的家属或现场的医生,指导其开展院前急救。让患者保持平卧休息的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让其吸氧。尽量使患者在救护车抵达前保持情绪稳定,减轻其心脏的负担。在救护车抵达现场后,即刻让患者使用面罩吸氧。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为其使用药物,解除其心肌疼痛的症状。完成现场抢救后快速转运患者。搬动患者时,确保动作快速、轻柔、平稳。让患者在救护车上保持仰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连接车上的氧气输送设备及心电监护设备。检查患者的静脉通道是否畅通,避免其发生输液管脱落、受压、移位或扭曲的情况。转运的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水平、疼痛的位置、神志是否清醒、心率及呼吸的频率和深浅。准备进行气管插管的工具及除颤器、吸引器等抢救设备,确保抢救与护理不中断。详细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转运途中打电话告知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医生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让其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2)急诊和接诊。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明确第一负责人为接诊护士。若患者的病情疑似为心肌梗死,应在其就诊10min内将其安置在抢救室中,并让其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的状态。让患者吸氧,在其左下肢建立静脉通道。采集患者的血样送检。对患者进行床旁心电图监护。3)进行PCI前的准备工作。在患者的病情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为其放置静脉留置针。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让患者嚼服300mg的波立维与500mg的阿司匹林。为患者备皮,帮助其更衣,让其排尿,注意为其防寒保暖。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传统组中有20例患者抢救成功,其抢救的成功率为80.0%;优化组中有24例患者抢救成功,其抢救的成功率为96.0%。优化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4.42)。传统组患者分诊的时间为(3.3±0.9)min,优化组患者分诊的时间为(1.0±0.2)min,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47)。传统患者抢救的时间为(68.5±14.9)min,优化组患者抢救的时间为(41.9±11.3)min,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5.18)。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且进展的速度快,致死率较高[2]。心律失常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用传统的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责任人不明确,护士的工作流程过于机械化,急救的成功率较低。优化院前急救与转运的流程,可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保证转运工作快速、安全,缩短其就诊与进行院前检查的时间,尽早确诊其病情,尽快对其进行院内救治,从而降低其死亡率。使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实行首诊护士责任制,让护士能在标准的时间内完成规范性的急救护理,使护士的护理工作更具有主动性、预见性及标准性,从而实现预期的护理目标[3]。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优化的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的优化组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分诊的时间及抢救的时间均明显优于使用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护理的传统组患者。这与蔡大华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使用优化的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可缩短其分诊的时间和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1] 王曼,李蓉,辜丽梅,等.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8):9-11,24.

[2] 阮晓芳.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12):7199-7199,7200.

[3] 王水妹,钟运彩,张艳旋,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13):96.

猜你喜欢

成功率心肌梗死流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