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6-03-11王章斌王成龙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5期
关键词:体病红细胞动物

王章斌,王成龙

(1.河南省新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 453000;2.河南省新乡市农牧局,河南新乡 453000)

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及综合防治措施

王章斌1,王成龙2

(1.河南省新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新乡453000;2.河南省新乡市农牧局,河南新乡453000)

为了探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对附红细胞体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和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重点介绍了附红细胞体实验室诊断方法;最后提出了预防和诊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目的是提高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认识,并做好相应的防治措施。

附红细胞体;猪;综合防治;诊疗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创染病,以贫血、黄疸和发热为主要特征。本病最早发现于1928年,直到1950年才确定猪的黄疸性贫血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自此,附红细胞体病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1 病原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数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形。附红细胞体多在红细胞表面单个或成团寄生,呈链状或鳞片状,也有在血浆中呈游离状态。猪附红细胞体一般呈环形,也有球形和杆状。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物比较敏感,0.5%的石炭酸于37℃经3 h可将其杀死,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剂在几分钟内即可使其死亡。但对低温冷冻的抵抗力较强,可存活数年之久。

2 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寄生的宿主有鼠类、绵羊、山羊、牛、猪、犬和人等。本病的传播途径尚不完全清楚,报道较多的有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等。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长期或短期接触可发生传播。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器具或打耳标、剪毛、人工授精等可经血液传播。垂直传播主要见于猪。本病多发生于夏秋或雨水较多的季节,此期正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频繁的高峰时期。

3 临诊症状

动物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多数呈隐性经过,在少数情况下受应激因素刺激可出现临诊特征。由于不同动物种类不同,其潜伏期也不同,介于2~45 d之间。

发病后的主要临诊症状为发热,食欲不振,精神委顿,黏膜黄染,贫血,背腰及四肢末梢淤血,淋巴结肿大等,还可出现心悸及呼吸加快、腹泻、生殖能力下降、毛质下降等。血液学检查表面,红细胞数减少,血红素下降,血浆白蛋白、β-蛋白、球蛋白均下降,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上升等。病程长短不一,短者几天,长者数年,严重者可出现死亡,死亡原因可能与低血糖有关。

4 病理变化

死亡动物或实验感染动物的病理变化可见黏膜、浆膜黄染,弥漫性血管炎症,有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聚集于血管周围,肝、脾肿大,肝有脂肪变性,胆汁浓稠,肝有实质性炎性变化和坏死,脾被膜有结节,结构模糊,肺、心、肾等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变化。

5 诊断

根据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直接镜检、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5.1直接镜检

采用直接镜检诊断人和动物附红细胞体病是当前检查的主要手段,包括鲜血压片和涂片染色。用吖啶黄染色可提高检出率。在血浆中及红细胞上观察到不同形态的附红细胞体为阳性。

5.2动物试验

用可疑人和动物血液接种健康实验动物(如小鼠、兔、鸡)或鸡胚,接种后观察其表现并采血查附红细胞体。此法费时较长,但有一定辅助诊断意义。

5.3血清学试验

用血清学方法不仅可以诊断本病,还可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常见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临床应用较为普遍。

5.4分子生物学方法

为了克服上述检测方法的局限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人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DNA探针技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来检测附红细胞体。发展至今,目前有关分子生物检测附红细胞的RT-PCR检测技术日渐成熟,在地市级动物疫病检测站都能对该病进行RT-PCR检测。该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强,深受广大养殖户热爱。

6 防制

预防本病要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尤其是要驱除媒介昆虫,做好针头、注射器的消毒,消除应激因素。具体应做到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减少不良应激等是防止本病发生的关键。夏秋季节要经常喷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猪群,切断传染源。在实施诸如预防注射、断尾、打耳号、阉割等饲养管理程序时,均应更换器械、严格消毒。购入猪只应进行血液检查,防止引入病猪或隐性感染猪。本病流行季节给予预防用药,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金霉素等药物饲料添加剂,或采用中药散剂给予预防给药量。

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虽有多种,但真正有特效的不多,每种药物对病程较长和症状严重的猪效果都不好。由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常伴有其他继发感染,因此对其治疗必须附以其他对症治疗才有较好的疗效。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药物:

咪唑苯脲每公斤体重用1mg~3 mg,1天1次,连用两三天。

四环素、土霉素(每公斤体重10 mg和金霉素(每公斤体重15 mg口服或肌注或静注,连用7~14 d。

新砷凡纳明按每公斤体重10~15 mg静脉注射,一般3 d后症状可消失。

(编辑:张淑凤)

S858.28

B

1006-799X(2016)15-0090-02

王章斌(1979-),男,河南封丘人,兽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体病红细胞动物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肉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和防治措施
最萌动物榜
破碎红细胞检测研究进展
动物可笑堂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