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2016-03-11刘长华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5期
关键词:水泡口蹄疫黏膜

刘长华

(四川省米易县攀莲镇畜牧兽医站,四川米易 617200)

口蹄疫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刘长华

(四川省米易县攀莲镇畜牧兽医站,四川米易617200)

口蹄疫是由口蹄病毒引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深受其害。由于该病毒传染性较强,使得动物以及相关产品流通受到极大限制,给各国的经济带来严重损失,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该病症状、病原特点、危害、病理学剖析变化、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希望对控制该病带来帮助。

口蹄疫;病原;症状;预防措施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人也能感染。该病的特征是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患病动物以口腔黏膜、蹄冠、乳房、鼻盘等处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幼畜多因心肌炎致死。由于本病对人畜危害严重,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动物检疫对象,被国际兽医组织列为法定传染病和检疫对象。

1 病原特点

口蹄疫病原体为疱疹病毒科口蹄疫病毒,有7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Ι型。由于交通发达,动物流动性大和毒株变异快,出现多种型,各型之间因抗原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互免疫,各型之间又分若干亚型。该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和被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环境等可保持传染性达数周至数月,在冬季冻结状态下可以越冬;该病毒对酸碱敏感,2%氢氧化钠溶液可将其杀灭,高温和阳光能杀灭该病毒。

2 临床症状

2.1牛

潜伏期2~5 d,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食欲和反刍停止,流纤缕状或丝状带有泡沫的口涎,经1~2 d后,口腔黏膜发炎,口唇内面、齿龈、舌面、颊黏膜发生吞豆至核桃大小的水泡,水泡内含透明液体,乳房、鼻镜、阴唇等部位偶尔也会出现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边缘不整齐的红色烂斑。同时蹄冠、蹄踵、趾间皮肤先表现发炎继而发生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病牛因疼痛而跛行[1]。水泡破溃后,体温随之下降,全身症状好转。若继发细菌感染,则病情延长,局部化脓坏死,蹄匣脱落,不能站立,体重减轻,奶牛泌乳减少或停止,多呈良性经过。但也有病牛在恢复过程中突然恶化,表现为全身虚弱,肌肉震颤,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

2.2羊

潜伏期1周左右,症状与牛大致相同,但不如牛明显,常见在齿龈、硬腭和舌面形成小的水泡,较明显的症状是跛行,羔羊时有出血性胃肠炎,常因心肌炎而死亡。

2.3猪

病初体温升高达40~41℃,精神沉郁,减食或停食,口腔黏膜(舌、唇,齿龈、咽、腭)及鼻盘周围形成小的水泡,蹄冠、蹄踵、趾间等部位出现发热、红肿,触之敏感,不久该部位出现米粒~蚕豆大小的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出血性糜烂,若无感染,则1周左右痊愈。此时若继发感染,常使炎症向深部发展,侵害蹄叶造成蹄匣脱落,病肢不能着地,病猪不愿走动,常卧地不起,强迫行走时常因疼痛而尖叫和跛行或跪行,蹄部流血。有时病猪乳房上也会出现水泡特别是哺乳母猪较常见。

2.4人

患病后,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发干,唇、齿龈和颊黏膜潮红,发生水泡,舌边和咽部也有水泡。皮肤上的水泡多见于指头、指甲基部,有时也见于手掌、足趾、鼻翼和面部。水泡破溃后形成薄痂,逐渐愈合,有时形成溃疡。有的病人表现头痛、眩晕、四肢疼痛、胃肠痉挛、呕吐、腹泻、高度虚弱等症状。小儿发生胃肠卡他,似患流感,严重者可因心肌麻痹而死亡。

3 病理剖解变化

患病动物的口腔、蹄部、乳房、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粘膜发生水泡、水泡破溃后形成圆形烂斑和溃疡,上面覆有黑棕色痂块。真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具重要诊断价值的是心脏病变,心包膜有弥漫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相间的斑点或条纹,似老虎身上的条纹,故名“虎斑心”。心脏松软似煮过样。

4 口蹄疫的危害性

该病可感染的动物种类很多,以偶蹄动物最易感,家畜中易感性顺序依次为黄牛、牦牛、水牛、骆驼、绵羊、山羊和猪,野生动物野猪、鹿、象等对本病易感,人也可感染,马属动物对本病有很强的抵抗力。由于本病易感动物主要是猪、牛、羊等大家畜和人,所以对畜牧业危害特别严重。

5 传播

病畜及隐性感染的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病初期的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症状出现后患病动物排毒量最多,病毒毒力也最强,以舌面水疱皮含病毒量最多,其次是粪、乳、尿、呼出的气体和精液。康复家畜特别是牛羊的咽腔可长时间带毒。羊发病后症状较轻,仅表现短期跛行,不易被发现,可在羊群中成为长期的传染源;猪有增强毒力的作用,带病毒的牛排出的病毒感染猪后,可能再感染牛而引起流行,感染本病的人也可带毒和散毒。

本病毒可经同群饲养动物间进行直接接触传染,在同一片草场大群放牧或密集饲养条件下最易传播,也可通过其他传播媒介如昆虫、鸟、犬、猫、禽、鼠等动物以及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脏器、血液皮毛、肉品、被其污染的车辆、饲养用具、饲料、饲草、放牧场、水源、往来的人员特别是买卖牲畜的人员传播,空气流动可将本病毒带到50~100km外,引起远距离跳跃式传播。

本病常见的感染途径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及受损的黏膜、皮肤传染,也可经精液传播[2]。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有一定的周期性,主要与动物免疫状态有关。在自然条件下,痊愈动物对本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随着群体的更新,高易感性的后代不断增多,因此,在没有坚持强制免疫的区域常导致每隔3~5年周期性暴发该病。

6 诊断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特点,可作出疑似诊断,但为了与其他疫病进行鉴别,须按下列程序进行实验室诊断:采集水泡液、水泡皮、脱落的表皮组织、食道-咽部黏液,肝素抗凝血液(5 ml)左右、血清(10 ml)等。病料送检时,除血清外可将其他病料浸入50%的甘油磷酸盐缓冲液(浓度为0.04 mol,pH7.2~7.6)中,经密封包装运送至国家认可实验室检测到口蹄疫病原即可诊断为该病。

7 综合防控措施

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动物防疫机构疫病诊断、兽医卫生全程监控、疫情监测的能力,达到有效控制疫病传入传出。贯彻“预防为主”的联防协作方针,坚持“早、快、严、小”的原则,依法依规处置重大动物疫情,依法治疫。

7.1经常性防制措施

7.1.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动物防疫法》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基层干部和广大养殖户配合动物防疫人员认真做好春、秋两防工作,在每年3~5月,9~11月用国产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猪2 ml/头,牛3 ml/头,羊1.5 ml/头肌肉注射。近年由于病毒的变异和外疫的传入,也可用口蹄疫O型、A型、亚洲Ι型三价灭活疫苗按上述剂量肌注,注射接种后10~15 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6个月。规模养猪场40日龄首免,50日龄再加强补免一次,种公猪每六个月免疫一次,种母猪在产仔后配种前补免。骟免结合,散养农户阉割时也可进行补免;市场补免,平时加强对仔猪交易市场补免;农户申报补免,农户购买未免疫的仔猪后,及时向村防疫员申报补免。未用用完的疫苗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乱甩乱抾。

7.1.2加强流通环节的检疫和消毒工作对屠宰场和牲畜交易市场要加强检疫和定期消毒,对运输牲畜的车辆,在装车前和卸载后要进行清洗和消毒,检疫中发现本病要立即上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经相关专家诊断后,对患病及同群动物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的场地、车辆、用具严格消毒。

7.1.3坚持引种审批隔离制度引进种用动物前要向有关部门申报,引回后要严格隔离观察30 d以上,如无异常经免疫接种后方可入群。

7.1.4加强教育加强对动物经营人员的监管和教育,要求他们遵守《动物防疫法》,对违法分子依法严惩不怠。

7.2紧急防控措施

7.2.1及时确诊病原疫情发生后,一方面立即采集病料送检,确诊和鉴定毒株,同时派人调查疫源。

7.2.2划定疫点、疫区,严格封锁发病村、社划为疫点,严禁人畜出入,对周围乡、村进行疫情普查,以妥善划定疫区,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封锁令,禁

止易感动物及其产品流动,出入疫区的车辆必须严格消毒。

7.2.3扑杀患病动物及其同群动物按《口蹄疫防制技术规范》无害化处理被扑杀的动物。

7.2.4紧急预防接种疫区和受威胁区易感动物进行相应毒株紧急免疫接种,建立免疫隔离保护带。

7.2.5强制消毒对剩余的饲料、饮水和污染的垫草、动物产品实施销毁,对患病动物污染了的环境、圈舍及其他物品进行全面严格的消毒。

[1]马永军,陈生明.基层工作中口蹄疫的防控[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1):93-94.

[2]郑海学,何继军,郭建宏,等.口蹄疫及其防控技术[J].兽医导刊,2012,(12):35-38.

(编辑:高真贞)

S855.3

B

1006-799X(2016)15-0077-03

刘长华(1963-),男,四川米易人,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水泡口蹄疫黏膜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抽掉梯子
口蹄疫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