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的“日出”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渠道研究

2016-03-11杨荣程甜

关键词:主渠道苏俄新青年

杨荣,程甜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精神的“日出”
——《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渠道研究

杨荣,程甜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有日本、苏俄、欧洲三个渠道,《新青年》作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领军刊物,客观地呈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渠道产生、发展的历史状况,真实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由日本渠道向苏俄渠道过渡的历史进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的风向标。《新青年》还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渠道传播内容的历史脉络。日本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苏俄渠道主要是传播辩证法与列宁的民族与殖民地革命理论;欧洲渠道对当时西方共产党组织、宣传有所介绍。传播主渠道的转换与传播内容的递进,是中国革命的客观需要,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标志。《新青年》的办刊历史突出展示了五四时期“精神日出”的辉煌进程。

《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渠道

“渠道”原指在河湖或水库等周围开挖的水道,通常用来比喻门路、途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有意义上的传播始于五四时期[1]4,学界公认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是一个历史过程,分有若干阶段,本文所说的“早期传播”的起止时间认定为1918-1927年。渠道有日本、苏俄、欧洲三条渠道。大众传媒则是传播渠道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媒体先锋,它不仅浓缩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记忆,也客观地呈现了传播渠道产生、发展的历史状况,真实地表现了传播渠道的历史进程。因此探索《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将扩大我们对传播渠道的研究视域。

一、《新青年》是传播渠道变化的风向标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传递过程,日本、苏俄、欧洲三个不同的传播渠道均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个渠道所起的作用亦有变化。在传播过程中,往往某个历史阶段由某个渠道居传播的中心地位,发挥传播的主导作用,同时期其他分渠道亦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在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过程中,一大批进步刊物或翻译经典,或发表时评,或报导新闻,都在传播的大幕上留下了熠熠生辉的名字。在这群闪光的名字中,《新青年》占据了中心地位,它立于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潮头,是传播渠道兴起、发展、转承的完整记录者,这一历史地位同时期没有任何一个刊物能够与之比肩。

(一)《新青年》是日本主渠道的标志性刊物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之初,日本是传播的主渠道。《新青年》是日本主渠道的标志性刊物,反应在办刊上是从1918年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开始,到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为止。1918年11月,《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和《Bolshevism的胜利》两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日本主渠道的开通。这两篇文章展现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尝试运用唯物史观,探索人类社会发展道路,为不久前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喝彩,并预言“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2]这两篇文章同时也标志作者李大钊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这一转变的机缘是李大钊曾留学日本,其写作的指导思想唯物史观直接来自于当时日文的思想材料。这两篇文章也象征着《新青年》由民主与科学启蒙开始过渡到马克思主义启蒙的历史新时期。

1919年9月,由李大钊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马克思学说》、《马克思奋斗生涯》等7篇文章,其中5篇的底本来自日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作者李大钊全新世界观的宣言,第一次在中国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其思想来源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先驱河上肇的《近世经济思想史论》一书。《新青年》从第5卷第5号(1918年10月)到第7卷第6号(1920年5月),共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文章24篇,其中原文明确标明和经过学者考证参考了日文文献的有10篇,占发文总量的41.7%。在《新青年》的影响与推动下,很多进步报刊如《每周评论》、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星期评论》、《晨报》、《少年中国》、《建设》等也掀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人民出版社、新青年社等出版机构从1920年到1923年,出版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籍85本,大部分的底本都是日文。

为什么《新青年》成了日本主渠道的标志呢?第一,与《新青年》敢为天下先、与时俱进的刊物风格有关。1915年9月,《新青年》横空出世,就以鲜明的政治抱负,高举思想解放的大旗,展现在世人面前。它紧扣时代的脉搏,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变更自己的办刊宗旨。起先,它是徽籍知识分子的同人刊物,宗旨是阐发近世文明,输入世界最新思潮,提出振兴中华的希望在青年,使“人心社会划然一新”[3]。办刊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无情鞭挞封建专制思想。1918年1月,随着陈独秀进入北京大学,《新青年》编辑部也由上海移到北京,随后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周作人、刘半农、钱玄同等加盟,《新青年》从第4卷第1号开始,成为引领新文化运动的北京同人刊物,宣扬的所谓“德先生”,增加了美国式的自由主义与实验主义的新内容。它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为的是“为大中华,造新文学”[4]355。胡适曾表示《新青年》可以代表当时的新时代[5]322,在激烈多元的思潮交锋中,《新青年》不断追求真理,引领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使它执中国思想界之牛耳。十月革命后,它便拥抱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领军刊物。

第二,与这一时期《新青年》编辑人员有关。陈独秀、李大钊是《新青年》的核心人物,《新青年》变成从日本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媒体与他们有密切的关系。陈独秀、李大钊都是在日本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在五四时期,先后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马克思主义者,这是杂志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媒体的关键性因素。1920年春,《新青年》编辑部发生了分裂,北京同人退出编辑部,陈独秀邀请了在上海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陈望道、李汉俊、沈雁冰、李达、袁振英等担任编辑,开启了上海同人时代。上海同人几乎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他们不仅编辑来自日文的马克思主义文章,而且也是日本渠道的主要传播者。李大钊、陈独秀写的文章很多取材于日译的马克思主义著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李汉俊翻译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李达的《唯物史观概说》的思想材料主要来自日本的思想界。

第三,从外部因素来看,与苏俄所处的险恶局势有关。当时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苏俄,遭到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地主、资本家与白俄军官掀起叛乱,国内战争持续。苏俄与中国交通断绝,几乎没有联系,不要说俄文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苏俄的消息也非来自苏俄通讯社,而辗转来自于西方媒体。当时中国懂得俄文的知识分子又是凤毛麟角,即便邮路相通,也缺乏翻译人才。此时的日本正处于大正(1912-1925)时代,社会主义运动风生水起,大批马克思主义著述被翻译成日文,先进的中国人就近学习马克思主义。这对一衣带水的中国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新青年》是苏俄传播渠道的主要标志

1920年9月开始,《新青年》所体现的传播主渠道逐渐由日本向苏俄过渡,历程分成两个阶段。从1920年9月《新青年》第8卷第1号到1922年7月第9卷第6号为第一阶段,是过渡期,苏俄渠道生成但同时日本渠道仍然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新青年》第8卷第1号发表了陈独秀的《谈政治》、《对于时局的我见》,其思想材料来源于苏俄,而非日本,具体来自列宁的民族与殖民地理论。该号还开设了“俄罗斯研究”专栏,发表文章3篇,8卷2号发表3篇,3号7篇,4号13篇,5号5篇,6号4篇,9卷3号3篇,6号1篇,共39篇。此阶段《新青年》还发表列宁、托洛斯基、布哈林等苏俄革命家及其他文章17篇,共56篇文章,占全部政论文章50%以上。这两组文章成为苏俄渠道生成的标志。

1923年6月《新青年》季刊第1期到1926年7月25日不定期《新青年》第5期为第二阶段,苏俄成为了《新青年》杂志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渠道。1922年7月1日《新青年》出版到第9卷第6号时被迫停刊,1923年6月15日以季刊的形式复刊。复刊的《新青年》成为传播主渠道由日本转变为苏俄的标志。首先,编辑部由从苏俄回国的瞿秋白、蒋侠僧(蒋光赤)、彭述之等人员组成。其次,刊物栏目彻底改造,开设了“共产国际号”、“列宁号”、“世界革命号”等俄味十足的专栏。最后,译文取材也由日文为主变成以俄文为主,译文与政论文基本来自于苏俄。此阶段《新青年》共出版季刊、不定期共9号,发表文章99篇,其中列宁经典著作、苏俄革命及共产国际的文章46篇,占全部文章的46%;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12篇,占12%,这些文章的底本大半来自苏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大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文章19篇,占19%。所谓结合的文章主要是在列宁主义指导下的产物,所以此时苏联渠道成了《新青年》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渠道。

《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由日本主渠道转变成苏俄主渠道,并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这其中有着深层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1920年9月,《新青年》刊物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前的《新青年》是以北京大学教授为主要成员的北京同人刊物,是宣扬哲学文学的综合性刊物。1920年6月陈独秀发起成立了中共早期组织——上海发起组,他将刊物变成中共早期组织的刊物,吸收中共早期党员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沈雁冰进入编辑部,至此《新青年》成为上海同人刊物,主要办刊宗旨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因为中共早期组织一开始就是“以俄为师”的无产阶级政党,因此《新青年》转变成宣传苏俄革命理论的刊物是顺理成章的事情。1921年7月,中共一大后,《新青年》正式成为党的机关刊物。1923年6月《新青年》复刊,明确是党的理论刊物。作为党的刊物,必然应该适应党的宣传需要。

第二,共产国际、苏俄与《新青年》传播渠道的转换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920年3、4月,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经共产国际领导批准,派遣全权代表魏金斯基第一次使华,与李大钊、陈独秀取得了联系。在他的帮助下,同年6月陈独秀等5人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组织,即中共上海发起组,为从苏俄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成立后,立即着手成立中共第一家出版机构——新青年社,《新青年》编辑部隶属其管辖,并将《新青年》改造成党的刊物,为从苏俄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媒体保障。同时,共产国际、苏俄还给予了《新青年》出版发行的经费支持。《新青年》第8卷第1号,因经济发生很大困难,几乎无法出版,魏金斯基提供了经费,使之出版。还帮助开办了党领导的印刷厂,印刷《共产党宣言》、《新青年》、《劳动界》、《共产党》月刊等。共产国际、苏俄还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俄文版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为传播提供了内容支持。《新青年》开设的“俄罗斯研究”的底本《Soviet Russia》由魏金斯基提供。《新青年》季刊、不定期刊登载的马克思著作、列宁、布哈林著作,以及苏俄的情况,几乎都是苏俄提供的。从1920年8月到1922年1月,一年多的时间,党领导的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书籍25种,列宁与苏俄的著作15种,这些书籍底本也均由共产国际、苏俄提供。1924年到1927年,党领导的上海书店、国光书店、长江书店、新青年社出版的马克思、列宁的书籍,或是由共产国际、苏俄提供,或是留苏党员带回。如《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①《第三国际议案及宣言》1922年4月第一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人民出版社与新青年社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1923年两社合并,人民出版社不复存在,此书由新青年社多次再版。、《共产主义的ABC》、《列宁主义概论》、《农民问题》、《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者的列宁》等,这些经典底本,大部分来自俄文,由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或节译、或译述、或发表诠释文章,或刊登广告,进行广泛的理论译介与宣传。

第三,《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渠道转为苏俄渠道还与孙中山联俄、联共政策有密切的关系。孙中山对苏俄十月革命是持欢迎态度的,他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实行开放政策。1921年2月1日,承印《新青年》的印刷所被上海法租界巡捕查抄,没收了《新青年》8卷6号的全部稿件。《新青年》无法在上海立身,同年4月与新青年社从上海迁移到广州昌兴路26号、28号。这样《新青年》、新青年社获得合法地位,通过各地分售处,销量激增,迎来了杂志的黄金时期。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开始,随着国民党将联俄、联共作为国民党的基本政策,《新青年》通过苏俄主渠道传播马克思主义所需要的翻译出版人才和原始资料来源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发行渠道更加畅通和多样,可以说,《新青年》也以自己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巨大影响力,推动了苏俄主渠道的发展和成熟。

(三)《新青年》是欧洲渠道在国内发挥作用的重要媒介

五四运动后期,青年学生中掀起了赴欧洲勤工俭学的高潮,一部分进步青年在到达欧洲后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例如蔡和森、向警予等。他们在欧洲利用油印刊物如《少年》等,传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经典著作,很多人还与国内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保持着通信联系,通过信件来探讨社会改造、阶级斗争、中国建党等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欧洲渠道。但欧洲渠道影响主要作用于欧洲勤工俭学学生、旅欧华人群体中,对国内的影响很有限,《新青年》则是它在国内发挥作用的重要媒介与平台,其中两封信件与两篇文章最受人关注。

第一封信是蔡和森在1921年2月于法国蒙逢尼致陈独秀的信。另一封重要信件是1921年6月张崧年从法国巴黎致陈独秀的信。欧洲渠道的两篇重要文章是阿多那斯基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底几个规律》和蒲列哈诺夫的《辩证法与逻辑》。这两封信的内容和陈独秀的回信后来都刊登在《新青年》上,两篇重要的文章也被《新青年》转载,这样,借助于《新青年》这个新文化运动中最具光彩的平台,作者所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不仅仅局限于通信的两人或者欧洲的进步人士中间,而是传播到了整个神州大地。

二、《新青年》清晰地展示了各渠道传播内容的历史脉络

(一)日本主渠道阶段的传播内容

日本主渠道阶段《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唯物史观。对唯物史观的传播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早期传播的序幕,开先河者是《新青年》。李大钊于1918年发表的《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就是我国第一批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世界大势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中国第一篇系统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它的第一部分就是传播唯物史观。此外,《新青年》发表了《马克思学说》、《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在现代历史学上的价值》、《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等文章,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要点有:(1)马克思学说上有两大“根柢”,一是历史观,一是经济论。所谓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也说是“经济史观”,是指经济的变动,是社会变动的根本原因,“经济的生活,是一切生活的根本条件”[6]。(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因为要以社会的生产生活物资,所以发生了一种一定的、必然的,和自己意志独立的关系。换一句话说,这种关系就是适应那社会物质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的生产关系”[7]。(3)存在与意识,“不是人类的意识决定其存在,他们的社会的存在反是决定其意识的东西”[8]。(4)“一社会组织,非到他的全生产力,在其组织内发展的一点余地也没有了以后,决不能颠覆去了。这新的,比以前还高的生产关系,在这个东西的物质的生存条件于旧社会的母胎内孵化完了以前,决不能产生出来”[8]。(5)“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上经济的构造,就是社会真正的基础,这是构造法制上政治上的建筑物的真正基础,又是适应社会的意识形态的真正基础”[7]。

第二,剩余价值理论。它是马克思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第二个伟大的“根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新青年》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学说》、《马克思还原》等文章中对此作了重点诠释。(1)通过对剩余价值创造过程的分析,指出剩余价值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秘密”,也是“资本主义下资本家掠夺劳工生产的方式”[9]。(2)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因为“维持工力所必要的物品的价值,永不能与那工力的生产的价值相等”。假如一个工人每天工作十个小时,而工人的所得,“止抵五小时工力的价值”,则“其余五小时工力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9]。(3)资本家扩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二:一是“尽力延长劳动时间”,二是“尽力缩短生产工人必要生活费的时间”[9]。(4)“无产阶级本来是资本主义下的产物,到后来灭资本主义的也就是他”[9]。

第三,阶级斗争理论。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要点如下:(1)指出“阶级之成立和争斗崩坏都是经济发展之必然的结果”[10]。过去的政治和文明之历史,都是建设在这个基础上面的。(2)要将“一切掠夺压制和阶级差别、阶级争斗完全铲除,永远把社会全体解放出来”[10]。(3)“全世界一切掠夺,压迫,阶级制度,阶级斗争,若不完全歼灭,全世界被压迫被掠夺的无产阶级,不能从施压迫掠夺的有产阶级完全解放”[11]。(4)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5)无产阶级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利用国家机器,“用最大的加速度,发展全生产力”[11]。

(二)苏俄主渠道阶段的传播内容

苏俄主渠道阶段《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辩证法。在大革命时期,马克思的辩证法通过苏联渠道传入我国。《新青年》发表了《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底几个规律》等文章,新青年社出版《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论》等专论,诠释了辩证法的一般原理。(1)辩证法的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基础。(2)世界所有事物都是不停地运动着的。(3)世界存在一般与特殊、必然与偶然、自由与必然、否定之否定、量变与质变等法则。(4)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理论的唯一来源是实践,但正确的理论又指导实践。“革命的理论必须和革命的实践相密切联结起来,否则理论便成空谈。然而实行革命运动而没有理论,也就要变成盲目的妄动”[12]。

2.民族与殖民地问题理论。该理论是列宁东方革命理论的核心,是《新青年》宣传列宁主义的重点。(1)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革命的性质虽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紧密联系,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翼。(2)东方落后民族必须同先进国家的无产阶级结成结盟。“东方劳动者与西方无产阶级联合更可以开出一行向世界苏维埃联邦共和国的途径”[13]。经过非资本主义前途,到达共产主义。(3)东方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必须依靠广大的农民。“假使不能以大多数农民群众之行动为根据,决不能成功”。要想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就必须“提出彻底变更土地制度之要求”[13]。(4)在民主革命中,必须团结资产阶级中的民主派。在与资产阶级联合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并牢牢掌握斗争的领导权。

(三)欧洲渠道的传播内容

尽管欧洲渠道没有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渠道,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封信和两篇文章也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蔡和森在给陈独秀写信之前曾写过两封长信给湖南的毛泽东,明确指出要发展中国革命,必须成立共产党,并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等问题提出了正确主张。在1921年2月这封致陈独秀的信中,他再次明确表明自己“为极端马克思派,极端主张:唯物史观,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蔡和森还阐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认为“马克思的学理由三点出发:在历史上发明他的惟(唯)物史观,在经济上发明他的资本论,在政治上发明他的阶级战争说。三者一以贯之,遂成为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蔡和森极端推崇无产阶级专政,认为“阶级战争是阶级社会必然的结果,阶级专政又是阶级战争必然的结果”,不过“无产阶级专政是暂时必然的手段,其目的在取消阶级”[14]。陈独秀在回信中对此肯定,指出唯物史观的要义是“历史上一切制度底变化是随着经济制度底变化而变化的”[14]。

张崧年致陈独秀的信除了向国内同志介绍法国和英国共产党组织和宣传出版情况外,最大亮点在于提出“生于东方的人,不能不仍希望东方”,各国政治的发展要切合自己的“实况”,不可随波逐流,因此中国的发展,搞代议政治“纯粹是欺人之谈”[15]。这实际上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思想萌芽。

欧洲渠道的两篇文章最早是发表在1923年3月1日《少年》第7号上。《少年》是旅欧的中国少年共产党的机关刊物,发行量有限,国内读者也很难读到,因此瞿秋白担任《新青年》季刊主编后,将其在《新青年》上转载刊发,扩大了文章的社会影响,也成为《新青年》传播辩证法的先声。

三、结语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6]209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于《新青年》杂志上所体现的传播渠道的变化不仅是简单的来源语种转化,更深层地反映到了新文化浪潮中,中国思想界对传播、接受马克思主义需要的不断上升与强化。

传播渠道在《新青年》上的变化,实际上是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思想救国,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改造中国革命实践的一段历史缩影,清楚地彰显了先进知识分子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积极探索的历史轨迹。日本渠道主要介绍唯物史观、剩余价值与阶级斗争这三大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贫瘠的中国,首先传播这三大理论,是继“民主”、“科学”之后,又一次对中国思想界的洗礼,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为第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了解中国社会,改造中国社会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原则。这一时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主要体现在译介,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时代命题,但仍然缺乏具体的内容。

随着中国革命实践的发展,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凸显出来,中国社会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西欧,也不同于列宁主义的故乡俄国,非常特殊。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革命实践道路的特殊性。了解并掌握中国的“特殊性”,才能寻求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与解放的正确道路,这只有借助于辩证法才能实现。苏俄渠道重点传播的辩证法和列宁的民族问题的理论,直接“满足”中国共产党寻求由“走俄国之路”向“走中国之路”转变的渴望。

欧洲渠道的影响持续于日本主渠道和苏俄主渠道发挥作用的期间,从一开始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基本原理,到着重传播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虽不如两条主渠道一般浓墨重彩,但也暗合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的思想发展历程,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传播主渠道的转变,直接推动了传播内容由浅到深,由知识层面到学理层面,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的递进演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历史进程上的一致性。这种实践意义上的传播在大革命时期,产生了中国本土的重要理论成果,即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成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标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军刊物《新青年》,突出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译介传播到理论深化再到实践发展的这一段“精神日出”的辉煌进程,在此意义上或许我们应该重审《新青年》杂志在整个新文化运动浪潮中的实际作用和历史地位。

[1]田子渝,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2]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J].新青年,1918,(5).

[3]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J].青年杂志,1915,(1).

[4]胡适.留学日记[M]//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5]胡适.致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沈性仁[M]//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李大钊.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J].新青年,1920,(4).

[7]渊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J].新青年,1919,(5).

[8]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J].新青年,1919,(5).

[9]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下)[J].新青年,1919,(6).

[10]陈独秀.马克思学说[J].新青年,1922,(6).

[11]李达.马克思还原[J].新青年,1921,(5).

[12]瞿秋白.列宁主义概论[J].新青年,1925,(1).

[13]一鸿.东方问题之题要[J].新青年,1923,(1).

[14]蔡和森.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J].新青年,1921,(4).

[15]英法共产党——中国改造[J].新青年,1921,(3).

[16]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马建强]

K251;K26

A

1001-4799(2016)06-0060-06

2015-10-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15JDSZK030

杨荣(1974-),女,湖北公安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史、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研究;程甜(1992-),女,湖北安陆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主渠道苏俄新青年
学校教育惩戒:学生欺凌治理的主渠道选择及其实现路径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发挥国有主渠道作用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应急保供主渠道作用
信与疑:鲁迅如何看苏俄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新青年》(珍情)读者意见调查表
钱玄同与刘半农炒作《新青年》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配合主渠道积极参与大学生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