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课堂情境创设误区的对策

2016-03-11钟莉莉

科学中国人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多媒体

钟莉莉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教师进修学校

改变课堂情境创设误区的对策

钟莉莉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教师进修学校

情境创设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氛围,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方面都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很多教师在情境创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在情境的创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对教学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比如有的教师情境创设过于主观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也有的教师情境创设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不相符等等。解决情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创设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是实践和理论的重大问题。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存在的误区严重制约了数学教学的发展,通过实地调查,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解决情境创设中存在误区的对策,使情境创设目标明确,内容严谨,方式丰富,富有情感,教学能确实的取得成效。

一、教师应提高个人专业素养,多与学生沟通

教师应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在实际中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不断加强自己在数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加强教学情境创设的相关理论基础,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相关理论。通过小学数学专业发展提升教学情境创设中情境与课本内容的统一性。在日常课堂情境创设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注重情境创设的精确性,在选材、设问上要精心准备,使情境与课本内容相匹配。教师要通览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部教材,对教材的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精度本年段的教材内容,了解相邻年段的学习目标。

教师还要有敏锐数学洞察力,注意观察,抓住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使老师走入到学生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的求异意识,经过老师的参与,要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二、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水平进行情境创设

1.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推进教学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提出,儿童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基础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知识是情境化的,新的知识是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上利用相关经验去同化、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

教师在选材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通过引导性问题的创设来提高情境创设的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一个数的倍数教学时,教师设立了三个步骤,一是提出问题,我们班级语文老师的年龄?二是给予了一定条件,语文老师年龄是大家的3倍,三是教师提供了关键信息,语文老师年龄也是6的倍数,在每个步骤的条件抛出后,教师都让学生自由探讨,看看能不能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常识以及旧知识的回忆,通过引导性问题的点拨,使情境中的问题逐步数学化,增加情境创设的针对性,迎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达到了情境创设为数学教学服务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认知上的逻辑思维能力。

2.教师应重视学生心理发展水平

数学教师应加强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学识。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可以教出好成绩的教师,更是能够洞悉学生心理的教师。因此教师应学会心理调控,站在自己的角度,首先调控好自己的心理情绪,教师的教学态度,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精神饱满,语言幽默风趣,亲切,学生也能从教师那里感受到信赖,鼓舞,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再者,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个别学生的心理变化,建立有效的课堂情境策略,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保持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和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这里问题的解决不单单是数学方面的,还应拓展到在数学课上学生提出的与数学较远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的目的。

三、理论联系实际让数学回归生活

情境创设要与生活紧密联系,突出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早就提出“学习内容现实性”。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离开了生活,数学也就失去了动力源泉,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进行课堂情境创设中,要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联系,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以学生生活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事为题材。例如:在进行加减法教学时,情境创设中可以有学生陪伴妈妈去买菜,在菜价上做文章,教师课题出题目,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买菜经历提出一些数学问题,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到生活中的细节,学生不但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而且还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桥梁。数学回归生活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世界的数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学到书本中的知识,用书本中的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为现实世界服务的本质。

四、正确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时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原本沉闷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活力,使课堂教学的形式多样化。但是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应持谨慎态度。一方面,不应摒弃传统教学中常年积累的优点,教师带领学生的动手实践,另一方面,教师应加深对书本课程的认识,认知研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明确多媒体的使用作用。在新旧知识的链接,概念教学,教学难点,或学生思维困惑时,利用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但在一些数学推理,空间思维教学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多媒体只是一种引导性的感性材料,绝不能让多媒体的演示代替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度。教师要让学生体验思维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加深教学结果的印象。

五、加强校园数学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它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数学教学上,教师应重视软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通过布置一个温馨有爱的教室,比如:教室可以放一些盆栽,布置一个有趣的黑板报,或者墙上可以挂一些数学名家的格言等美好的环境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在一个轻松的状态下快乐的学习。对于课后的回顾,应加强教室外的数学文化走廊建设,比如有的教师在进行完数学图形变化的教学后,及时的在走廊墙壁设置了一个“图形变变变”的专栏,下边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这样的布置不仅可以使学生时刻了解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来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

此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应多于学生沟通,让学生了解自己,也使自己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爱上数学这门课,主动的学习。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